第31章
“长沙事件”及杨开慧等共产党人的牺牲震动了全国,上海等地报刊在报道时,曾提到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关系,鲁迅在这里借“湘灵鼓瑟”的故事,寄托对革命烈士的哀思,表示对反动派血腥屠杀的愤怒。
毛泽东从鲁迅的《湘灵歌》分想到了杨开慧。心中充满着一种常人皆有的缅怀与愧疚:当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在风险浪恶危机四伏的湘江两岸为革命奔波时,他在井冈山就和贺子珍同居了。无论他如何排遣,某种负疚感总是无形地伴随在他和贺子珍的生活中。
毛泽东和杨开慧曾经有过志同道合情深意长的幸福。尽管岁月流逝。杨开慧的一颦一笑仍使他不能心安神宁,时时激起青年时期对她的火热的情爱。他对杨开慧和贺子珍的爱,哪个更真挚、更深沉,他似乎难以找到测量这种深浅的尺度,她们两人是不同的。
但是,毛泽东既具有农民式的被人讽之谓“乡巴佬”的生活习性;又其有哲学家的深邃、诗人的浪漫、大战略家的远见和领袖气概。这些反差极大的素质,注定使他很难找到满意的伴侣。从杨开慧、贺子珍到后来的江青,她们都只能互相适应他的一部分需求!
毛泽东久经沧桑,他善于透视别人心灵,他经常感受到杨开慧那温存的目光,宛如洒向他心中的火苗。但他时常对这种热恋采取抗拒的态度。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它必然削弱把主要精力用于伟大革命事业的意志!
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曾引起他久久的感叹。
对伟业的追求,超过生活中的一切。
他跟杨开慧的结合,并不总是幸福的:也许应了“若要甜加点盐”那句俗话,他们之间充满着误会、使气、别拗、冲突与和解。
杨开慧对他过分的依恋,曾使他产生过厌烦,写了元慎的《菟丝》赠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菟丝蔓,依倚棒与荆。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
这首诗使杨开慧产生了误解。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以致毛泽东数次写信解释也难以消除,杨开慧耿耿于怀久久不与其和解。
毛泽东又记起,那是1923年的冬天,他们几乎吵翻。那一年,毛岸英刚刚周岁,毛泽东要离湘远行。可是,杨开慧不愿意放他走,要么,就把她和孩子一起带上。这两种办法毛泽东绝对不能接受,这就出现了常人(那时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家中经常出现的争吵的局面……
以至他离家出发之时,杨开慧竟然不去送行。他是那样苦恼而怨恨地独自踏着长沙东门外的铺地寒霜,披着半边残月,站在清水塘边等待杨开慧心回意转,从后面跑来。
结果,他没有等到。当火车汽笛长鸣,站台上仍不见杨开慧送行的身影,他是多么怨忿,多么伤心,又是多么孤单啊!他当时面对火车窗外疾速向后飞去的山野和天空时聚时散的流云,写下了一首《贺新郎》:
挥手从兹去!
更堪那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毛泽东回想他们之间发生的种种误会,来往书信竟解释不清,既懊恼又遗憾。世上多少家庭,不管平民百姓,还是皇帝总统,夫妻间就是在这种互不沟通的误会中度过的啊!真正的互相爱着,又互相折磨着。毛泽东希望那些误会,像过眼的滔滔云雾一样消散无踪。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旧的误会消除,新的误会随又发生,真的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没有无冲突的家庭吗?真像有人说的:“对外是模范夫妻,对内是互打耳光,只是家丑不外扬”吗?
人有病,天知否?
毛泽东感到人生之复杂,写下一句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触:他本来期望杨开慧会借他离家远行的契机,解开疙瘩前来送行,但他判断错了。
内心之深奥、性格之缺陷,这样的人生之病,谁能参透?也许只有上帝知道吧?他踏着深秋寒霜,提着小小的行李箱,步出东门。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他是那样孤独地走着,几步一回头,依然不见杨开慧修长的身影,怨恨之刀无法割如缕的情丝。
凭割断愁丝恨缕。
他的心情由伤感而愤慨,突然涌起的豪情冲决了忧烦沉郁的堤坝,怒涛狂泻: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
他怀着陡起的稀世豪勇、人杰气概,昂首阔步地走了,不再回头。
他从秋收起义失败到宁都会议。每逢坎坷痛苦时,他总是想到杨开慧。在他最苦闷时,贺子珍只能在生活上照顾他,而不能从心灵上宽慰他!因而也就对杨开慧倍感思念。当他重抄这首《贺新郎》时,他才可能面对自己,面对内心,像无数常人一样,在纯属个人的内疚、恩怨、悲苦、忧烦和怀恋中徘徊。
谁的心灵的奥秘会公之于众?
二 建议不被接受
毛泽东从鲁迅的《湘灵歌》分想到了杨开慧。心中充满着一种常人皆有的缅怀与愧疚:当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在风险浪恶危机四伏的湘江两岸为革命奔波时,他在井冈山就和贺子珍同居了。无论他如何排遣,某种负疚感总是无形地伴随在他和贺子珍的生活中。
毛泽东和杨开慧曾经有过志同道合情深意长的幸福。尽管岁月流逝。杨开慧的一颦一笑仍使他不能心安神宁,时时激起青年时期对她的火热的情爱。他对杨开慧和贺子珍的爱,哪个更真挚、更深沉,他似乎难以找到测量这种深浅的尺度,她们两人是不同的。
但是,毛泽东既具有农民式的被人讽之谓“乡巴佬”的生活习性;又其有哲学家的深邃、诗人的浪漫、大战略家的远见和领袖气概。这些反差极大的素质,注定使他很难找到满意的伴侣。从杨开慧、贺子珍到后来的江青,她们都只能互相适应他的一部分需求!
毛泽东久经沧桑,他善于透视别人心灵,他经常感受到杨开慧那温存的目光,宛如洒向他心中的火苗。但他时常对这种热恋采取抗拒的态度。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它必然削弱把主要精力用于伟大革命事业的意志!
吴起杀妻求将的故事,曾引起他久久的感叹。
对伟业的追求,超过生活中的一切。
他跟杨开慧的结合,并不总是幸福的:也许应了“若要甜加点盐”那句俗话,他们之间充满着误会、使气、别拗、冲突与和解。
杨开慧对他过分的依恋,曾使他产生过厌烦,写了元慎的《菟丝》赠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菟丝蔓,依倚棒与荆。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砍将去,柔蔓与之并。
这首诗使杨开慧产生了误解。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以致毛泽东数次写信解释也难以消除,杨开慧耿耿于怀久久不与其和解。
毛泽东又记起,那是1923年的冬天,他们几乎吵翻。那一年,毛岸英刚刚周岁,毛泽东要离湘远行。可是,杨开慧不愿意放他走,要么,就把她和孩子一起带上。这两种办法毛泽东绝对不能接受,这就出现了常人(那时他们也都是普通人)家中经常出现的争吵的局面……
以至他离家出发之时,杨开慧竟然不去送行。他是那样苦恼而怨恨地独自踏着长沙东门外的铺地寒霜,披着半边残月,站在清水塘边等待杨开慧心回意转,从后面跑来。
结果,他没有等到。当火车汽笛长鸣,站台上仍不见杨开慧送行的身影,他是多么怨忿,多么伤心,又是多么孤单啊!他当时面对火车窗外疾速向后飞去的山野和天空时聚时散的流云,写下了一首《贺新郎》:
挥手从兹去!
更堪那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毛泽东回想他们之间发生的种种误会,来往书信竟解释不清,既懊恼又遗憾。世上多少家庭,不管平民百姓,还是皇帝总统,夫妻间就是在这种互不沟通的误会中度过的啊!真正的互相爱着,又互相折磨着。毛泽东希望那些误会,像过眼的滔滔云雾一样消散无踪。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旧的误会消除,新的误会随又发生,真的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没有无冲突的家庭吗?真像有人说的:“对外是模范夫妻,对内是互打耳光,只是家丑不外扬”吗?
人有病,天知否?
毛泽东感到人生之复杂,写下一句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触:他本来期望杨开慧会借他离家远行的契机,解开疙瘩前来送行,但他判断错了。
内心之深奥、性格之缺陷,这样的人生之病,谁能参透?也许只有上帝知道吧?他踏着深秋寒霜,提着小小的行李箱,步出东门。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他是那样孤独地走着,几步一回头,依然不见杨开慧修长的身影,怨恨之刀无法割如缕的情丝。
凭割断愁丝恨缕。
他的心情由伤感而愤慨,突然涌起的豪情冲决了忧烦沉郁的堤坝,怒涛狂泻: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
他怀着陡起的稀世豪勇、人杰气概,昂首阔步地走了,不再回头。
他从秋收起义失败到宁都会议。每逢坎坷痛苦时,他总是想到杨开慧。在他最苦闷时,贺子珍只能在生活上照顾他,而不能从心灵上宽慰他!因而也就对杨开慧倍感思念。当他重抄这首《贺新郎》时,他才可能面对自己,面对内心,像无数常人一样,在纯属个人的内疚、恩怨、悲苦、忧烦和怀恋中徘徊。
谁的心灵的奥秘会公之于众?
二 建议不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