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总司令,你谈谈参谋部的会议情况吧!”
“没有那么紧急,你先吃完红薯,等玉米糊温热了,吃完再谈,……”
“那就边吃边谈。……”
朱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述了两军态势。
“博古和顾问的意见呢?”
“他们说等你来司令部之后再研究,他们休息了,要不要去……”
“不必请他们了,态势是严重的复杂的,但也是明显的,除了坚决战斗之外别无他法。……”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像自己回答自己,“的确很被动。”
“变被动为主动不但需要条件,而且也需要时间……”朱德微带沙哑的声音,始终平稳沉着,不露任何激动,却具有镇定人心的力量,他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既不勉强,也不抱怨,“我看局势并不过分严重,目前,红星纵队已经渡过湘江,红章纵队正在渡江,当然,……八军团,……本来都是新兵,战斗力有限,一、三军团,可以顶住湘桂两敌,保障渡江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红五军团,正在文市附近与追敌苦战。……”
这话并没有给周恩来带来多大的安慰,反而引起他的焦虑不安,他站起来,走近窗口,手扶落满灰尘的窗台,谛听着远方的枪炮声。
五军团,是周恩来所最担心的一支部队,因为殿后,这是最危险的任务。此时,他竟想起古代战场上、一个勇敢而谦逊的将领的故事。在战斗中他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阻挡着强大的追敌,当他保卫了全军安全进入国门时,则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不过,谦逊得有点过分了。
红五军团是1931年12月14日在宁都起义的烈火中诞生的,在反对敌人的“围剿”中成长为一支劲旅,在这次战略转移中,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顽强地抗击着优势敌人的尾追,打阻击,走夜路,吃不好,睡不成,边打边走,极为艰苦。五军团的34师走在最后。
这时,他们还在百里之外。伤亡惨重。
周恩来对红军的每一个挫折,都感到自己负有直接和间接的责任,这种不贪功不诿过的品格给他带来比别人更多的自责和痛苦。
周恩来的应变若定和临敌不惊的非凡静气,也无法改变目前严酷的现实。他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上下左右的制约,使他的才智无法发挥,使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他必须执行上级的指示,他必须代人受过,一种无力回天的宿命感在他的潜意识中漫延开来。
世界上哪个人是自由的呢?他回想起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那满含委屈悄然离开会场的微躬的背影,心中不由涌起一阵酸楚:“以正确屈从错误,该有多么痛苦!”
他的思绪忽然飞逸到遥远的岁月,遥远的地方!他的惊人的记忆力使他超越时空而使那些模糊的往事变得分外清晰:
那是1928年6月的气候宜人的莫斯科。中国共产党六大的召开,离大革命失败还不满一年。在这短促的日子里,中国革命走过了一段惊涛骇浪的路程,党在城市和农村的阵地遭到严重的打击,全国六万名党员锐减到不足两万人!
面对新反革命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带着伤痕从血泊中站立起来,投入新的战斗。在这摸索和苦斗中,一种新的危险——左倾盲动主义,从右的血泊中抬起了头。
1927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左倾盲动主义取得了支配地位。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自然要负重要责任,他把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速度用一句话来概括,称作:“无间断的革命。”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种论断的思想状态是盲从与思考。
党,毕竟很年轻!那时的周恩来刚满29岁。能够迈开探求的步伐,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下来就是伟大的,即使跌几个跟头又算得了什么呢?11月会议,把主要希望寄托在广州暴动和两湖暴动上。
冷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美好的期待。广州起义只维持了3天就失败了。人们不禁要问,主观设想和实际结果为什么完全不同?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党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一会儿说低潮,一会儿说高涨。
这种对革命形势判定上的重大反复,反映了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形势的变幻无常。这种迷茫游疑状态,曾使“多畏多虑”的周恩来常常沉入郁闷难抒的痛楚内省。他深知权力这把两刃刀。在用之不当时,既伤害革命也伤害自己;他甘愿把重大决策的重担,让给比他更其洞察力和坚定性的人去平担。而他在从属中去弥补有可能造成的损伤。
在茫茫深夜中的探求者,一步迈对了,也不要看作无尚光荣,一步迈错了,也不能看作终生耻辱。那种为了一时的政治需要。把一方升上天堂把一方踩入地狱的偏颇,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先驱者的探索是多么艰难,客观上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主观上各自带着理论与实验的局限、他们处在历史大变动的时代,许多陌生而复杂的问题,提到这些并不成熟的革命者面前,他们面前是没有前人涉足过的深山老林远古洪荒。在历史没有作出答案前,一切事务都隐在云里雾里,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说走进峡谷是绝对的好,也很难说攀上悬崖就绝对的坏!也许,认定的平坦大道上突然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也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的境界。在不清晰的未知数中,也不允许你从容地思考。革命理论水准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丰富都需要时间乃至沉痛的代价。
“没有那么紧急,你先吃完红薯,等玉米糊温热了,吃完再谈,……”
“那就边吃边谈。……”
朱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述了两军态势。
“博古和顾问的意见呢?”
“他们说等你来司令部之后再研究,他们休息了,要不要去……”
“不必请他们了,态势是严重的复杂的,但也是明显的,除了坚决战斗之外别无他法。……”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像自己回答自己,“的确很被动。”
“变被动为主动不但需要条件,而且也需要时间……”朱德微带沙哑的声音,始终平稳沉着,不露任何激动,却具有镇定人心的力量,他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既不勉强,也不抱怨,“我看局势并不过分严重,目前,红星纵队已经渡过湘江,红章纵队正在渡江,当然,……八军团,……本来都是新兵,战斗力有限,一、三军团,可以顶住湘桂两敌,保障渡江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红五军团,正在文市附近与追敌苦战。……”
这话并没有给周恩来带来多大的安慰,反而引起他的焦虑不安,他站起来,走近窗口,手扶落满灰尘的窗台,谛听着远方的枪炮声。
五军团,是周恩来所最担心的一支部队,因为殿后,这是最危险的任务。此时,他竟想起古代战场上、一个勇敢而谦逊的将领的故事。在战斗中他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阻挡着强大的追敌,当他保卫了全军安全进入国门时,则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不过,谦逊得有点过分了。
红五军团是1931年12月14日在宁都起义的烈火中诞生的,在反对敌人的“围剿”中成长为一支劲旅,在这次战略转移中,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顽强地抗击着优势敌人的尾追,打阻击,走夜路,吃不好,睡不成,边打边走,极为艰苦。五军团的34师走在最后。
这时,他们还在百里之外。伤亡惨重。
周恩来对红军的每一个挫折,都感到自己负有直接和间接的责任,这种不贪功不诿过的品格给他带来比别人更多的自责和痛苦。
周恩来的应变若定和临敌不惊的非凡静气,也无法改变目前严酷的现实。他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上下左右的制约,使他的才智无法发挥,使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他必须执行上级的指示,他必须代人受过,一种无力回天的宿命感在他的潜意识中漫延开来。
世界上哪个人是自由的呢?他回想起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那满含委屈悄然离开会场的微躬的背影,心中不由涌起一阵酸楚:“以正确屈从错误,该有多么痛苦!”
他的思绪忽然飞逸到遥远的岁月,遥远的地方!他的惊人的记忆力使他超越时空而使那些模糊的往事变得分外清晰:
那是1928年6月的气候宜人的莫斯科。中国共产党六大的召开,离大革命失败还不满一年。在这短促的日子里,中国革命走过了一段惊涛骇浪的路程,党在城市和农村的阵地遭到严重的打击,全国六万名党员锐减到不足两万人!
面对新反革命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带着伤痕从血泊中站立起来,投入新的战斗。在这摸索和苦斗中,一种新的危险——左倾盲动主义,从右的血泊中抬起了头。
1927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左倾盲动主义取得了支配地位。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自然要负重要责任,他把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速度用一句话来概括,称作:“无间断的革命。”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种论断的思想状态是盲从与思考。
党,毕竟很年轻!那时的周恩来刚满29岁。能够迈开探求的步伐,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下来就是伟大的,即使跌几个跟头又算得了什么呢?11月会议,把主要希望寄托在广州暴动和两湖暴动上。
冷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美好的期待。广州起义只维持了3天就失败了。人们不禁要问,主观设想和实际结果为什么完全不同?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党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一会儿说低潮,一会儿说高涨。
这种对革命形势判定上的重大反复,反映了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形势的变幻无常。这种迷茫游疑状态,曾使“多畏多虑”的周恩来常常沉入郁闷难抒的痛楚内省。他深知权力这把两刃刀。在用之不当时,既伤害革命也伤害自己;他甘愿把重大决策的重担,让给比他更其洞察力和坚定性的人去平担。而他在从属中去弥补有可能造成的损伤。
在茫茫深夜中的探求者,一步迈对了,也不要看作无尚光荣,一步迈错了,也不能看作终生耻辱。那种为了一时的政治需要。把一方升上天堂把一方踩入地狱的偏颇,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先驱者的探索是多么艰难,客观上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主观上各自带着理论与实验的局限、他们处在历史大变动的时代,许多陌生而复杂的问题,提到这些并不成熟的革命者面前,他们面前是没有前人涉足过的深山老林远古洪荒。在历史没有作出答案前,一切事务都隐在云里雾里,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说走进峡谷是绝对的好,也很难说攀上悬崖就绝对的坏!也许,认定的平坦大道上突然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也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的境界。在不清晰的未知数中,也不允许你从容地思考。革命理论水准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丰富都需要时间乃至沉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