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空司重新拟定的呈报总参谋部的报告草稿送到刘亚楼眼前,他一挥大笔,改为:台湾蒋军使用U-2飞机入窜大陆,进行高空侦察照相,获取我重要国防机密,其意义有三:一、曾经停止了一年半之久的内陆纵深侦察已经重新恢复;二、此次U-2由马祖入陆,飞越我闽浙皖豫陕甘宁七省,在银川、兰州、包头、西安诸地照相后经郑州、福州返台。沿线我机多批拦截,均不获成功。我某部飞行员竭尽全力使飞机升到实用极限,发现U-2还高出5000米以上,无法施行攻击,敌U-2飞机在内陆深远腹地逍遥自在地游历了一圈,安然返台,显示了U-2的极大优越性;三、从U-2飞行达到的终极侦察地区看出,美蒋对我西北原子工业重地及重大设施极度重视。
如何打下滑得像泥鳅一样的U-2呢?对这个新对手,空军上下掌握的情况和资料不多,对其结构、性能、飞行特点还知之甚少。当时,空军的防空装备,主要有雷达、探照灯、高射炮、歼击机、地空导弹。在一个由刘亚楼组织的研讨会上,一位参谋不经意地说:看得见的打不响,打得响的够不着,够得着的挪不动。
刘亚楼认为这话有点意思,说明这位年轻参谋肯用脑子。不过,他也指出:这话未免过分、绝对了些,1959年4月间,我们三个导弹营从北京转到宁夏沙漠打靶,不是挪动了吗?
在解放军的防空兵器中,当时只有苏制萨姆-2导弹能对付U-2。而能掌握此种尖端武器的,只有区区几个导弹营。543部队在北京“守株待兔”几次未着后,刘亚楼识破了对手的花招。他从那位年轻参谋的话中得到启发,打破常规,提议选择新的作战地点,让一个营挪动挪动,在U-2经常活动的航路上机动设伏。他别出心裁地称之为“导弹游击战术”。
选择突破口
有人不同意这种挪动,理由是543部队本来就少,调离了一个营,首都的布防怎么办?这种担忧不是多余的,首都的天空布防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刘亚楼却定下了部署决心,他说:王英钦被击落后,敌机不会再光顾北京的。你在北京守株待兔,可兔子学乖了,他不会再往你那个网钻的,只有把部队拉出去机动设伏,才能捕捉战机。树挪死人挪活,导弹部队也得挪活。不要怕影响,敌人来了,打不下来才是最坏的影响。
刘亚楼力陈己见后,得到大多数与会高级将领的赞同。
事关重大,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批准了空军这个新颖而大胆的战术。
拉哪个营出去?突破口选哪里?
为将者组织战役,都要选择突破口,选好能打开突破口的部队,往往也就胜券在握了。刘亚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通县一战扬名的导弹二营,随后派负责国土防空的空军副司令员成钧打前站选择“突破口”。
对地空导弹的使用,世界各国固有经验,都仅限于要地防御和集团部署,至于指挥地空导弹部队机动设伏,不仅没有实例和经验,而且在组织铁路运输、摩托行军、选择配置阵地、战斗准备、生活保障诸方面,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虽是一个导弹二营的挪动,上上下下却为搬家发了愁。萨姆是固定或半固定式的,庞大复杂且笨重的设备不适合机动行动:一具导弹发射架净重11吨,上车下车,吊起放下,何其不易。而一个导弹发射营有数具这样的导弹发射架,而且还有用途各异的天线收发车、指令车、显示车、坐标车、发射控制车、配电车、电源车、牵引车、天线拖车……这些粗大笨重的家伙却都是精密电器,是全营的眼睛、耳朵和心脏。偏偏这些宝贝娇气十足,一怕震动颠簸,二怕风吹雨打。长途运行这些家当,谈何容易?一个导弹营车运行军,按估算需要65节车皮,真是非同寻常的胃口,何况国家的火车皮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幸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全力支持,幸有刘亚楼雷厉风行又心细如发的大将之才,对部队实行导弹游击战可能遇到的困难考虑得特别多,对这次车运行军的安全和保密工作特别重视。因此,这支机动性能差的部队,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机动”起来:全营近百辆特种用途的大汽车、导弹、导弹发射架、雷达制导天线,以及一应武器、装备、油料、生活用品、人员等等,顺利地装进了两列火车。
1962年6月27日暮色苍茫时分,岳振华率导弹二营300多号人马,悄然离开北京南苑机场。空军作战部副部长恽前程前来送行,并传达刘亚楼的意见:要求二营在铁路运输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兵器固定要牢靠,做到万无一失,开个好头。
两天后,二营埋伏在长沙大托铺机场。一个多月未见U-2的踪影,刘亚楼比前线将士更着急。
正在这难忍难熬之时,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发了话:“大海捞针,总不死心。”这个话,压得刘亚楼和他的导弹部队简直透不过气来:共和国广袤的天空里,一架小小的U-2飞机在两万米的高空纵情恣意地飞来飞去,而我们总共只有5个营的导弹部队,每个营的拦截正面不超过30公里,这对于活动半径上万公里、活动范围几乎覆盖整个大陆的U-2飞机,简直是沧海一粟,要在活动范围高出数百倍的大海里“捞”U-2,谈何容易!
引蛇出洞
根据汇总上来的情报分析敌情,发现自1962年1月U-2开始对大陆腹地侦察飞行半年以来,11次飞行有8次经过南昌。刘亚楼从敌机入窜的线路和次数、时机、条件和国际国内的大小气候作了番梳理筛篦,断定有飞机制造工厂的南昌是对手的一个侦察点。经和空军负责国土防空的副司令员成钧秘密研究,决定在南昌布下罗网,埋伏待机。
如何打下滑得像泥鳅一样的U-2呢?对这个新对手,空军上下掌握的情况和资料不多,对其结构、性能、飞行特点还知之甚少。当时,空军的防空装备,主要有雷达、探照灯、高射炮、歼击机、地空导弹。在一个由刘亚楼组织的研讨会上,一位参谋不经意地说:看得见的打不响,打得响的够不着,够得着的挪不动。
刘亚楼认为这话有点意思,说明这位年轻参谋肯用脑子。不过,他也指出:这话未免过分、绝对了些,1959年4月间,我们三个导弹营从北京转到宁夏沙漠打靶,不是挪动了吗?
在解放军的防空兵器中,当时只有苏制萨姆-2导弹能对付U-2。而能掌握此种尖端武器的,只有区区几个导弹营。543部队在北京“守株待兔”几次未着后,刘亚楼识破了对手的花招。他从那位年轻参谋的话中得到启发,打破常规,提议选择新的作战地点,让一个营挪动挪动,在U-2经常活动的航路上机动设伏。他别出心裁地称之为“导弹游击战术”。
选择突破口
有人不同意这种挪动,理由是543部队本来就少,调离了一个营,首都的布防怎么办?这种担忧不是多余的,首都的天空布防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刘亚楼却定下了部署决心,他说:王英钦被击落后,敌机不会再光顾北京的。你在北京守株待兔,可兔子学乖了,他不会再往你那个网钻的,只有把部队拉出去机动设伏,才能捕捉战机。树挪死人挪活,导弹部队也得挪活。不要怕影响,敌人来了,打不下来才是最坏的影响。
刘亚楼力陈己见后,得到大多数与会高级将领的赞同。
事关重大,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批准了空军这个新颖而大胆的战术。
拉哪个营出去?突破口选哪里?
为将者组织战役,都要选择突破口,选好能打开突破口的部队,往往也就胜券在握了。刘亚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通县一战扬名的导弹二营,随后派负责国土防空的空军副司令员成钧打前站选择“突破口”。
对地空导弹的使用,世界各国固有经验,都仅限于要地防御和集团部署,至于指挥地空导弹部队机动设伏,不仅没有实例和经验,而且在组织铁路运输、摩托行军、选择配置阵地、战斗准备、生活保障诸方面,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虽是一个导弹二营的挪动,上上下下却为搬家发了愁。萨姆是固定或半固定式的,庞大复杂且笨重的设备不适合机动行动:一具导弹发射架净重11吨,上车下车,吊起放下,何其不易。而一个导弹发射营有数具这样的导弹发射架,而且还有用途各异的天线收发车、指令车、显示车、坐标车、发射控制车、配电车、电源车、牵引车、天线拖车……这些粗大笨重的家伙却都是精密电器,是全营的眼睛、耳朵和心脏。偏偏这些宝贝娇气十足,一怕震动颠簸,二怕风吹雨打。长途运行这些家当,谈何容易?一个导弹营车运行军,按估算需要65节车皮,真是非同寻常的胃口,何况国家的火车皮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幸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全力支持,幸有刘亚楼雷厉风行又心细如发的大将之才,对部队实行导弹游击战可能遇到的困难考虑得特别多,对这次车运行军的安全和保密工作特别重视。因此,这支机动性能差的部队,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机动”起来:全营近百辆特种用途的大汽车、导弹、导弹发射架、雷达制导天线,以及一应武器、装备、油料、生活用品、人员等等,顺利地装进了两列火车。
1962年6月27日暮色苍茫时分,岳振华率导弹二营300多号人马,悄然离开北京南苑机场。空军作战部副部长恽前程前来送行,并传达刘亚楼的意见:要求二营在铁路运输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兵器固定要牢靠,做到万无一失,开个好头。
两天后,二营埋伏在长沙大托铺机场。一个多月未见U-2的踪影,刘亚楼比前线将士更着急。
正在这难忍难熬之时,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发了话:“大海捞针,总不死心。”这个话,压得刘亚楼和他的导弹部队简直透不过气来:共和国广袤的天空里,一架小小的U-2飞机在两万米的高空纵情恣意地飞来飞去,而我们总共只有5个营的导弹部队,每个营的拦截正面不超过30公里,这对于活动半径上万公里、活动范围几乎覆盖整个大陆的U-2飞机,简直是沧海一粟,要在活动范围高出数百倍的大海里“捞”U-2,谈何容易!
引蛇出洞
根据汇总上来的情报分析敌情,发现自1962年1月U-2开始对大陆腹地侦察飞行半年以来,11次飞行有8次经过南昌。刘亚楼从敌机入窜的线路和次数、时机、条件和国际国内的大小气候作了番梳理筛篦,断定有飞机制造工厂的南昌是对手的一个侦察点。经和空军负责国土防空的副司令员成钧秘密研究,决定在南昌布下罗网,埋伏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