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大战临头,麃公亲自检查了几个营伍的伙食。很不错,大锅炖肉。浓稠的汤汁浇在麦米饭上,高高的铺了一层肉,几块萝卜点缀其中完全是配菜,阵阵肉香勾起肚子里的馋虫。麃公吃了一大碗,可能是泡了肉汁的缘故。粗粝的麦米饭,似乎也不那么粗粝,不像以往那般吃着刮嗓子。
“少吃些!瓜怂娃子!”一个新丁可能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站起来盛第四碗却被身后的队正一脚踹了回去。
“战饭都不让吃饱,又不是吃你家的!”新丁挨了打却不敢还手,只能弄了一碗肉汤蹲在墙根“滋溜”“滋溜”的吸溜。偷眼瞧着队正不注意他,这才敢嘟嘟囔囔的抱怨。
“你这娃子瓜湿嘞!嚷嚷个啥子么!吃的肚子鼓鼓嘞,咋能个跑动。别喝了,喝一肚子水跑起来稀里咣当,一会儿你就吐了。”嘟囔得老卒有些烦躁,抬手一个脑勺便扇在了新丁后脑上。打得新丁的肉汤洒了一身!
军伍里的老卒都知道,今天晚上要赶路。肉汤拌饭是好吃,可不能喝太多肉汤也不敢吃太多。一旦跑起来,肚子里来回逛荡的水别提多难受。有时候,吐得不及时那汤汁会从鼻子里喷出来。那滋味儿,保管要你想死的心都有。
所以,老卒们很节制麦米饭吃一碗就成。八分饱最好,还有的在伙房偷了两大块煮熟的肉。乡下人饿怕了,总是有意无意的藏吃的。
老卒是军队的宝贝,无论何种军官都会这么说。他们杀过人,见过血。不但富有战斗经验,而且还有应付军伍里事情的各种办法。战斗中,最为能战的便是这些老卒。很多时候,他们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军阵中总是将老卒排在最后面。前面的新丁若是被冲锋的骑兵吓得后退,只能面对老卒那森寒的矛尖儿。
火红的太阳即将落山之际,大队人马已经整肃完毕,在校场上黑压压的站了一大片。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兵刃的光芒。肃杀之气,比冬天的寒风似乎还要冷些。
麃公看了看旗号,心里打了个突兀。因为有几大将军队不见了踪迹,难道有人敢临阵退缩?
中军校尉很有眼色,见到麃公疑惑便附着麃公的耳朵说了几句。
“大胆!把那几营人马给老夫调回来!”麃公眉毛都快立起来,一脚便蹬翻了帅案。抽出佩剑就要去砍了嫪毐那个王八蛋,现在他才开始后悔为什么早不砍了这个害人精。
“上将军,不能啊!嫪毐手里有太后的令旨,那些军卒也都是常驻雍都,原本就是嫪毐麾下。上上下下都换成了他的人,自然是听他的。大军出征在即,若是这个时候和他撕撸。不但军心士气受到打击,时间上也来不及。若是现在不出发,恐怕就要误了时辰。”中军校尉跪下来,抱着麃公的大腿便不撒手。朝廷里现在对麃公屡屡失利已经颇有微词,若是此时得罪了太后后果不堪设想。毕竟,大王明年才亲政。太后此时,还是监国的身份有资格节制麃公。
“哎……小人误国!”麃公挥手一剑,深深的劈进了倒地的帅案之中。
按照他的盘算,恒齿带着五万人去进攻万余东胡人。而且其中还有一半是负责辎重的老幼,成功的把握还是非常大的。自己只要凭借兵力优势,带着大军接应恒齿。且战且退,回到雍都应该不成问题。
可万万没有想到,嫪毐居然来这一手。而且是即将出征之时才发动,让麃公有些悴不及防。二十万大军被嫪毐扣留了六万人,现在出征的只有十四万人。恒齿的先锋是不能削弱的,接应的兵团只有九万人。面对三十万机动能力极强的东胡军,麃公的心里有些没底。
第五十二章 出征
麃公无奈的收住了腿,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和嫪毐撕逼的时候。九万人虽然危险,但也不至于没有一战之力。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速度,只要快速赶奔上方谷干掉那里的守军,再快速撤回。即便东胡人都是骑兵,也拿自己没什么办法。几十里路而已,不至于全军覆灭。
大秦名将不是白叫的,当麃公的身影出现在高台上的时候。充满了“嗡”“嗡”声的校场立刻安定下来,按照惯例大将军要在这里宣读军令。即便是百战老兵,听到那些血淋淋的斩字也会打个寒颤。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出乎预料,麃公没有说那些让人寒气直冒的话语。而是,纵声高歌!浑厚的关中腔回荡在校场上,钻进了每名士卒的心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开始有士卒跟着吟唱,然后是所有的士卒都跟着吟唱,巨大的声浪好像夏日里的天雷直冲云霄。
这是当年武公出征时吟唱的无衣,在大秦无人不晓。如今在出征之时吟唱出来,倒显出了几分苍凉与悲怆。麃公在吟唱,大秦的军卒在吟唱。久经战阵的老家伙,自然知道如何鼓舞士气。三遍无衣念过,十几万人一片肃杀之气。
没有蛊惑性的语言,没有煽动性的口号。麃公大手一挥,十几万条关中汉子便钻进了冬日里的黑幕中。
天上的圆月自东山升起,大得好像一面战鼓。银色的月光照耀着每一个人,沙沙的脚步声不断响起,一场旷世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少吃些!瓜怂娃子!”一个新丁可能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站起来盛第四碗却被身后的队正一脚踹了回去。
“战饭都不让吃饱,又不是吃你家的!”新丁挨了打却不敢还手,只能弄了一碗肉汤蹲在墙根“滋溜”“滋溜”的吸溜。偷眼瞧着队正不注意他,这才敢嘟嘟囔囔的抱怨。
“你这娃子瓜湿嘞!嚷嚷个啥子么!吃的肚子鼓鼓嘞,咋能个跑动。别喝了,喝一肚子水跑起来稀里咣当,一会儿你就吐了。”嘟囔得老卒有些烦躁,抬手一个脑勺便扇在了新丁后脑上。打得新丁的肉汤洒了一身!
军伍里的老卒都知道,今天晚上要赶路。肉汤拌饭是好吃,可不能喝太多肉汤也不敢吃太多。一旦跑起来,肚子里来回逛荡的水别提多难受。有时候,吐得不及时那汤汁会从鼻子里喷出来。那滋味儿,保管要你想死的心都有。
所以,老卒们很节制麦米饭吃一碗就成。八分饱最好,还有的在伙房偷了两大块煮熟的肉。乡下人饿怕了,总是有意无意的藏吃的。
老卒是军队的宝贝,无论何种军官都会这么说。他们杀过人,见过血。不但富有战斗经验,而且还有应付军伍里事情的各种办法。战斗中,最为能战的便是这些老卒。很多时候,他们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军阵中总是将老卒排在最后面。前面的新丁若是被冲锋的骑兵吓得后退,只能面对老卒那森寒的矛尖儿。
火红的太阳即将落山之际,大队人马已经整肃完毕,在校场上黑压压的站了一大片。放眼望去,到处是一片兵刃的光芒。肃杀之气,比冬天的寒风似乎还要冷些。
麃公看了看旗号,心里打了个突兀。因为有几大将军队不见了踪迹,难道有人敢临阵退缩?
中军校尉很有眼色,见到麃公疑惑便附着麃公的耳朵说了几句。
“大胆!把那几营人马给老夫调回来!”麃公眉毛都快立起来,一脚便蹬翻了帅案。抽出佩剑就要去砍了嫪毐那个王八蛋,现在他才开始后悔为什么早不砍了这个害人精。
“上将军,不能啊!嫪毐手里有太后的令旨,那些军卒也都是常驻雍都,原本就是嫪毐麾下。上上下下都换成了他的人,自然是听他的。大军出征在即,若是这个时候和他撕撸。不但军心士气受到打击,时间上也来不及。若是现在不出发,恐怕就要误了时辰。”中军校尉跪下来,抱着麃公的大腿便不撒手。朝廷里现在对麃公屡屡失利已经颇有微词,若是此时得罪了太后后果不堪设想。毕竟,大王明年才亲政。太后此时,还是监国的身份有资格节制麃公。
“哎……小人误国!”麃公挥手一剑,深深的劈进了倒地的帅案之中。
按照他的盘算,恒齿带着五万人去进攻万余东胡人。而且其中还有一半是负责辎重的老幼,成功的把握还是非常大的。自己只要凭借兵力优势,带着大军接应恒齿。且战且退,回到雍都应该不成问题。
可万万没有想到,嫪毐居然来这一手。而且是即将出征之时才发动,让麃公有些悴不及防。二十万大军被嫪毐扣留了六万人,现在出征的只有十四万人。恒齿的先锋是不能削弱的,接应的兵团只有九万人。面对三十万机动能力极强的东胡军,麃公的心里有些没底。
第五十二章 出征
麃公无奈的收住了腿,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和嫪毐撕逼的时候。九万人虽然危险,但也不至于没有一战之力。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速度,只要快速赶奔上方谷干掉那里的守军,再快速撤回。即便东胡人都是骑兵,也拿自己没什么办法。几十里路而已,不至于全军覆灭。
大秦名将不是白叫的,当麃公的身影出现在高台上的时候。充满了“嗡”“嗡”声的校场立刻安定下来,按照惯例大将军要在这里宣读军令。即便是百战老兵,听到那些血淋淋的斩字也会打个寒颤。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出乎预料,麃公没有说那些让人寒气直冒的话语。而是,纵声高歌!浑厚的关中腔回荡在校场上,钻进了每名士卒的心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开始有士卒跟着吟唱,然后是所有的士卒都跟着吟唱,巨大的声浪好像夏日里的天雷直冲云霄。
这是当年武公出征时吟唱的无衣,在大秦无人不晓。如今在出征之时吟唱出来,倒显出了几分苍凉与悲怆。麃公在吟唱,大秦的军卒在吟唱。久经战阵的老家伙,自然知道如何鼓舞士气。三遍无衣念过,十几万人一片肃杀之气。
没有蛊惑性的语言,没有煽动性的口号。麃公大手一挥,十几万条关中汉子便钻进了冬日里的黑幕中。
天上的圆月自东山升起,大得好像一面战鼓。银色的月光照耀着每一个人,沙沙的脚步声不断响起,一场旷世大战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