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您对清美关系怎么看?”我问道。
美国被认为是最友好的超级大国
袁说:“大清国的政治家们,自从开始考虑我国的国际关系时,就认为我们和美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看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真切,并且将来也一定会继续下去。我觉得,我们需要和贵国保持友好和令人满意的关系,这种需要的程度怎么说都不过分。贵国一直是大清国的朋友,并且贵国从未错过任何机会以无私的方式表示出这一点。的确,美国一直对东方国家非常友好,并且从未显示过哪怕是最轻微的军事部署要去攻击它们。如果说在不远的将来,大清国在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峻时刻必须挺身抗争的话,我们会期待并信赖美国能够为保护我们的权利而在国际上善施影响。当然我们会对所有那些友好的列强国家抱有同样希望,然而我们更加信任美国。”
“清国人民怎样看待美国舰队访华的提议?”我问道。
“我本人对于贵国政府宣布他们正在善意地考虑我们的邀请而感到高兴。并且我确信,大清国的百姓也会与我有同样的感觉。众所周知,大清国已经被外国武力很多次地‘访问’过了,我是说包括友好的和非友好的。然而在这件事上,甚至在此之前从未有过任何一支外国海军舰队认真考虑过我们的愿望,或者曾友好地等待我们邀请。大清国人民能够通过美国海军的友好访问而理解到贵国对我国的友谊和重视。并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们的舰队将受到所有清国人民的欢迎。我希望不会发生什么事阻碍这个计划的实施。大清国人民将把这件事当成我国对外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袁用下面的话结束了我们之间的交谈。他说这是他首次正式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并且他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表达他对美国总统及美国人民的诚挚问候。在引用袁世凯阁下的话时,我当然未能精确地遵循他的措辞,尽管童先生把袁的话翻译成了英语的习惯用语,但我仍尽量希望能保持语言和神情的原貌。当然,袁在某些话题上是有保留的,这是很自然的事,并且在这种环境下无疑也是非常恰当的。毫无疑问,袁对自己目前在大清国政治舞台上所面临的危险非常清醒,他不但十分明了这些危险的源头所在,而且也知道这些危险在他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发生怎样的作用。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1)
1860年10月9日
据英军随营记者佚名报道:
英军宿营地,距北京东北大门一英里。我们于6日再次扎营。同天夜晚,清国皇室的颐和园、圆明园被联军占领。昨天,小迈克斯、巴夏礼、亨利·洛奇等被清方释放并已回到公使馆。
我4日从离通州六英里的宿营地给你们发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很可能已经到了你们手中。那封信发出的第二天,联军为了寻找鞑靼军队而开始搜索行军,当时预计四五英里外就会发现他们的大队人马。但这两支部队的前锋搜索过大片的乡村后,并未发现敌人的踪影,甚至就连一个丢弃的营帐也未见到。我们于下午1点钟停止搜索。侦察分队是昨天夜晚派出的,他们曾与鞑靼人的哨兵遭遇。鞑靼人向他们开了三枪。6日一大早,我们又出发了,但当我们最终发现鞑靼军队曾驻扎的位置时,一切早已寂然无声了。
这一带建有一些非常高的砖窑,站在上面可以清楚地望到五英里外北京城的几座城门和城墙里面的其他建筑。我军继续追击,穿越了一片林木茂密的乡村地带。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土木工事。这些工事沿着这座首都的北面延伸,离北京城约有一英里远近。在这些土木工事附近不到半英里的距离内有些房屋,在这时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鞑靼人。英国皇家骑兵队向他们发起了猛烈攻击,迫使对方丢下八名死伤队员逃走,而骑兵队在这场小突击中有一人受伤。
防御工事阻断了一条通往北京东北大门的笔直大道,我们就在这些工事上掘开一个60~80码的缺口,正与那条大道的宽度相同。部队从这个缺口进入,然后向右转,停到了我们现在站的地方。这时我们发现在防御工事的内部还建筑了一道40~50英尺高的副堤,这要是掌握在一支精锐部队手中,的确是一道非常坚固的防线,恐怕英国军队的大队人马就驻扎不到这里了。
为何我军没按计划继续向圆明园挺进尚不得而知。而法军和我军的骑兵队,连同一些炮兵则按计划向圆明园进发。但法军落后于我军两个小时才到达那里。彼时,已到达那里的英军部队正在等待着其余部队。当法国人到达时,英军指挥官提议与他们合作。法国人要求英军绕到园后去切断鞑靼人的退路,而他们自己则从正面进攻皇家园林。法国人的确进攻了,他们发现圆明园中有300名太监在负责,另外只有40名男人在掌管着花园,他们中只有20人有武器。皇家园林方面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两名太监被杀,而法军有两名军官受伤。接着,法军就占领了这座皇家园林。
据说我军没再继续前进的原因是发现一支鞑靼军队出了北京东北大门,并且在往南的方向消失,因此我们应该追击他们。我想这是个假情报。
从我们宿营地工事的外面,沿着一条曲折的路到位于西北方向的圆明园,大约有五英里的路程。在马戛尔尼①阁下的公使馆中,斯当东②的文章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大清国的作品都对圆明园进行了描述。然而,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掠被认可。贵宾接待厅、国宾客房和私人卧室、招待室、女人化妆室,以及其他庭园的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们砸毁掉。还有装饰用的墙格、屏风、玉饰、瓷器、钟表、窗帘和家具,没有哪件东西能逃过劫难。数不清的衣橱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外套,每件都用华贵的丝绸和金线刺绣着大清皇室特有的龙纹,另外还有统靴、头饰、扇子等等。事实上,房间里面几乎到处都是这些东西。储藏室装满了成匹成匹的上等丝绸,一捆一捆地摆放着。这些丝绸在广州光买一匹就要花20~30美元。粗略估算,这些房间里的丝绸肯定有七八万匹之多。它们被扔在地上随意践踏,以至于地板上厚厚地铺满了一层。人们拿着它们彼此投来投去,所有人都尽其所能拿走了他们所看中的丝绸。这些丝绸装了很多车,捆绑这些车辆用的不是绳子而是丝绸。整个法军营地都被这些抢劫来的丝绸堆满了,法国人用它们来做营帐、床铺、被单等。
美国被认为是最友好的超级大国
袁说:“大清国的政治家们,自从开始考虑我国的国际关系时,就认为我们和美国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看法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真切,并且将来也一定会继续下去。我觉得,我们需要和贵国保持友好和令人满意的关系,这种需要的程度怎么说都不过分。贵国一直是大清国的朋友,并且贵国从未错过任何机会以无私的方式表示出这一点。的确,美国一直对东方国家非常友好,并且从未显示过哪怕是最轻微的军事部署要去攻击它们。如果说在不远的将来,大清国在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峻时刻必须挺身抗争的话,我们会期待并信赖美国能够为保护我们的权利而在国际上善施影响。当然我们会对所有那些友好的列强国家抱有同样希望,然而我们更加信任美国。”
“清国人民怎样看待美国舰队访华的提议?”我问道。
“我本人对于贵国政府宣布他们正在善意地考虑我们的邀请而感到高兴。并且我确信,大清国的百姓也会与我有同样的感觉。众所周知,大清国已经被外国武力很多次地‘访问’过了,我是说包括友好的和非友好的。然而在这件事上,甚至在此之前从未有过任何一支外国海军舰队认真考虑过我们的愿望,或者曾友好地等待我们邀请。大清国人民能够通过美国海军的友好访问而理解到贵国对我国的友谊和重视。并且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们的舰队将受到所有清国人民的欢迎。我希望不会发生什么事阻碍这个计划的实施。大清国人民将把这件事当成我国对外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袁用下面的话结束了我们之间的交谈。他说这是他首次正式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并且他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表达他对美国总统及美国人民的诚挚问候。在引用袁世凯阁下的话时,我当然未能精确地遵循他的措辞,尽管童先生把袁的话翻译成了英语的习惯用语,但我仍尽量希望能保持语言和神情的原貌。当然,袁在某些话题上是有保留的,这是很自然的事,并且在这种环境下无疑也是非常恰当的。毫无疑问,袁对自己目前在大清国政治舞台上所面临的危险非常清醒,他不但十分明了这些危险的源头所在,而且也知道这些危险在他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发生怎样的作用。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圆明园惨遭洗劫(1)
1860年10月9日
据英军随营记者佚名报道:
英军宿营地,距北京东北大门一英里。我们于6日再次扎营。同天夜晚,清国皇室的颐和园、圆明园被联军占领。昨天,小迈克斯、巴夏礼、亨利·洛奇等被清方释放并已回到公使馆。
我4日从离通州六英里的宿营地给你们发了一封信,现在这封信很可能已经到了你们手中。那封信发出的第二天,联军为了寻找鞑靼军队而开始搜索行军,当时预计四五英里外就会发现他们的大队人马。但这两支部队的前锋搜索过大片的乡村后,并未发现敌人的踪影,甚至就连一个丢弃的营帐也未见到。我们于下午1点钟停止搜索。侦察分队是昨天夜晚派出的,他们曾与鞑靼人的哨兵遭遇。鞑靼人向他们开了三枪。6日一大早,我们又出发了,但当我们最终发现鞑靼军队曾驻扎的位置时,一切早已寂然无声了。
这一带建有一些非常高的砖窑,站在上面可以清楚地望到五英里外北京城的几座城门和城墙里面的其他建筑。我军继续追击,穿越了一片林木茂密的乡村地带。这时,我们发现了一些土木工事。这些工事沿着这座首都的北面延伸,离北京城约有一英里远近。在这些土木工事附近不到半英里的距离内有些房屋,在这时我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鞑靼人。英国皇家骑兵队向他们发起了猛烈攻击,迫使对方丢下八名死伤队员逃走,而骑兵队在这场小突击中有一人受伤。
防御工事阻断了一条通往北京东北大门的笔直大道,我们就在这些工事上掘开一个60~80码的缺口,正与那条大道的宽度相同。部队从这个缺口进入,然后向右转,停到了我们现在站的地方。这时我们发现在防御工事的内部还建筑了一道40~50英尺高的副堤,这要是掌握在一支精锐部队手中,的确是一道非常坚固的防线,恐怕英国军队的大队人马就驻扎不到这里了。
为何我军没按计划继续向圆明园挺进尚不得而知。而法军和我军的骑兵队,连同一些炮兵则按计划向圆明园进发。但法军落后于我军两个小时才到达那里。彼时,已到达那里的英军部队正在等待着其余部队。当法国人到达时,英军指挥官提议与他们合作。法国人要求英军绕到园后去切断鞑靼人的退路,而他们自己则从正面进攻皇家园林。法国人的确进攻了,他们发现圆明园中有300名太监在负责,另外只有40名男人在掌管着花园,他们中只有20人有武器。皇家园林方面只进行了微弱的抵抗,两名太监被杀,而法军有两名军官受伤。接着,法军就占领了这座皇家园林。
据说我军没再继续前进的原因是发现一支鞑靼军队出了北京东北大门,并且在往南的方向消失,因此我们应该追击他们。我想这是个假情报。
从我们宿营地工事的外面,沿着一条曲折的路到位于西北方向的圆明园,大约有五英里的路程。在马戛尔尼①阁下的公使馆中,斯当东②的文章以及其他一些有关大清国的作品都对圆明园进行了描述。然而,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掠被认可。贵宾接待厅、国宾客房和私人卧室、招待室、女人化妆室,以及其他庭园的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制或外国制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们砸毁掉。还有装饰用的墙格、屏风、玉饰、瓷器、钟表、窗帘和家具,没有哪件东西能逃过劫难。数不清的衣橱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外套,每件都用华贵的丝绸和金线刺绣着大清皇室特有的龙纹,另外还有统靴、头饰、扇子等等。事实上,房间里面几乎到处都是这些东西。储藏室装满了成匹成匹的上等丝绸,一捆一捆地摆放着。这些丝绸在广州光买一匹就要花20~30美元。粗略估算,这些房间里的丝绸肯定有七八万匹之多。它们被扔在地上随意践踏,以至于地板上厚厚地铺满了一层。人们拿着它们彼此投来投去,所有人都尽其所能拿走了他们所看中的丝绸。这些丝绸装了很多车,捆绑这些车辆用的不是绳子而是丝绸。整个法军营地都被这些抢劫来的丝绸堆满了,法国人用它们来做营帐、床铺、被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