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这样,伯颜上演了一出奴隶翻身斗倒奴隶主的剧情,不过这种翻身,并不正义,也不值得颂扬。

  ☆、第47章 最佳导演+编剧=韩山童

  伯颜的疯狂,导致了元朝末年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农民及少数民族起义不断。直到公元1340年,妥欢实在忍不住这样一个奸臣在搅浑天下,来了一招借刀杀人,支持伯颜的侄儿脱脱发动政变,才使这颗老鼠屎在被贬广东途中病死。

  随后,脱脱在妥欢的大力支持下出任丞相进行了系列改革,其中就包括恢复科举用人制度,调整蒙古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减轻对人民的控制和剥削,暂缓了伯颜时期的社会发展逆流。

  举措是好的,但当时的元朝已经是病入膏肓,不是贴几块皮肤膏药就能治本的病情。脱脱的系列政策虽然是对症下药,但相比元朝当时衰落的速度,显得药力明显不足。

  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元1344年五月,元朝真的下起雨来,这场大雨一直下了20多天,洪涝不断,黄河水泛滥,流域受灾严重,而偏偏这时元朝政府没有采取果断的治水策略,使洪水不断往北方侵袭。

  水患其实并不致命,致命的是因水患导致的社会动荡。大批被洪水冲毁了家园的流民涌入长江下游,无家可归,无饭可吃,政府又没有及时地进行救济,出于求生的本能,流民们开始了偷盗抢的集体活动,社会一下子混乱起来。

  乱世之中,肯定会出现许多趁火打劫的人物或者人群,所以全国的农民和少数民族起义又开始轰轰烈烈地在各地陆续开展,

  与此同时,元朝地方政府的贪污腐败问题也是日益严重,加剧了社会矛盾的尖锐。地方官也是挖空心思通过各种途径榨取民脂民膏,使百姓极度贫困.

  面对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脱脱丞相开出了两付药方:变钞与开河,不想却最终把元朝拉向了灭亡。

  变钞的实施使社会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这些都不是致命,致命的是开河。

  开河是皇帝批准治理黄河水患,通过疏浚黄河故道,堵塞黄河下游缺口,修筑北岸的堤防等方式进行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为了使此项工程的有效开始,元朝政府向向社会征了十几万的群众服役开河。不料却被被不法分子抓住机会成功发动武装起义。

  这个抓住开河机遇起义的家伙非常有意思,如果放到现在一定是个非常出色的编剧和导演,他叫韩山童,河北人,是元朝北方白莲教的教主。

  白莲教渊源于佛教净土宗的弥勒净土法门,得名于五世纪初东晋庐山慧远之白莲社。南宋初昆山人茅子元创立白莲宗,也就是白莲教了。

  这个教派实行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品行是比较好的团体,但传到韩山童这家伙的时候就变了味,他手下有刘福通等一大堆骨干,都是积极在社会上和教众当中煽动起义反元的积极分子。

  而作为杰出的编剧和导演的韩教主,当然不会放过这次开河起义的良机,在政府征集了十几万人准备开河前,韩教主就挑选了一块上好的石头,雕刻成了一个人形,而且只开了一只眼睛,在石人的背后刻上了两行字:

  “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随后,韩教主找人在开河的施工流域挖了个坑,把石头人预埋在了黄陵岗,随后通过教众发散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言论。

  公元1351年,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造反氛围之后,开河民工在进行挖掘作业时发现了独眼石头人,还看到了背后的两行字,与风传的民谣“不谋而合”。这种事情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电影中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剧情,可在当时封建社会的百姓心中可谓“神迹”,再通过八卦民工们茶余饭后对故事情节的添油加醋,人人都坚信天下真的要大乱了!!

  韩教主对电影票房十分满意,他马上打铁趁热,通过教派中的骨干刘福通向百姓鼓吹自己是宋徽宗的后代,要扫除蒙古外族,重掌中原大地,恢复汉室江山。同时不断揭露元朝政府的各种腐败、各种无能,还欺压百姓、排除异己等等一系列有或者莫须有的罪名,煽动广大汉族同胞揭竿起义,推到蒙古族的统治。

  也就在这一年的五月,韩教主与骨干刘福通聚集了3000左右的造反支持分子在安徽誓告天地,宣布起义。

  估计是起义选的日子不怎么好,或者无间道实在盛行,起义造反走漏了风声,元朝地方政府军在韩教主宣布起义的当天搞了个偷袭,直接把韩教主给干掉了,骨干刘福通杀出重围,率领起义军占领安徽阜阳。

  刘福通的起义军统统头上包着红巾,所以又称红巾军。就这样,红巾军起义正式爆发。

  妥欢一听到造反就慌了头,马上派出枢密院的赫厮、秃赤以及河南行省徐丞相三个元江同时派兵镇压起义。

  这是妥欢最错误的决定,因为元朝历史上这三个将领都是吃干饭的,平时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喝喝酒、泡泡妞。而他们手下的兵更坏,从来没想过保家卫国,而是整天跑出去抢劫,根本没有战斗力。

  果然,赫厮带兵出战,一见到刘福通的部队来势汹汹,马上认输逃跑了,刘福通部队乘胜追击,取得了起义的初步胜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