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除此之外,唐朝还经常与各民族当亲家,最出名应该是太宗时期的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吐蕃也就是如今藏族同胞的祖先。所以一家亲,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拿出来说,不必打打闹闹。
太宗同志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促使了唐朝的民族大团结,大家都觉得皇帝是个慈祥、和蔼的大伯伯,还经常给小朋友棒棒糖吃,少数民族们都亲切地称呼唐太宗为“天可汗”。
☆、第26章 安先生和史先生
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这句话同样适用唐朝,唐朝的衰落,从“安史之乱”开始,安史其实是两个人,安即边防节度使安禄山,史就是平卢兵马使史思明。
安禄山这家伙我先着重介绍一下,他是辽宁人,是个胡人,少数民族,能说六种少数民族语言(佩服他的语言天分),而且还很聪明能干,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个很漂亮而且喜欢吃荔枝的干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没错,安禄山的干妈就是被誉为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虽然他干妈被传有狐臭,但并不影响当朝皇帝唐玄宗对她的喜爱。皇帝最喜爱的女人的干儿子和皇帝是什么关系?说不清,反正安禄山就是和皇帝很有关系。
就凭这层关系,安禄山从一名低级官员坐火箭直升到高级将领,最多同时兼任辽宁、北京、山西三镇节度使。本来节度使只负责军事,后来权力越来越大,不但管枪(军事),还管人(行政)、管钱(财政)。这三权集中,使节度使像一个小皇帝一样生活着。
不过男人都不喜欢小字,不喜欢小气,不喜欢小人,不喜欢小......,安禄山也是个男人,他也不喜欢小,所以他要把小字去掉,他只想当皇帝。
随时爆发的野心炸弹出现了,没有导火线怎么引爆呢?怕什么,当时的唐朝地大物博,区区一条导火线算什么?几条都有!
唐玄宗时期,唐朝崛起已经到了顶峰,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规律,高山登顶后就是下坡,历史也是如此,朝代亦然一样,唐朝的发展到了顶峰,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引起下坡的原因,是人口问题。
我无法衡量当今计划生育政策给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好成效,但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因为不控制人口增长而导致灭亡的朝朝代代。
当时的唐朝,土地兼并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发展,贫富悬殊逐步加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官僚和土豪通过买卖获得。这样使贫苦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连地都没有得耕种了,何来银两养活家人?
唐玄宗后期,人口达到了顶峰,许多农民租不到田来种,或者原来租到的田已经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子女。人口增多,但土地反而越来越集中在富人手中,又没有杂交水稻。大部分农民没活干、没饭吃,只好流浪乞讨,甚至当上了绿林好汉或者梁上君子。
别人是全民皆兵保平安,唐朝的当时却是全民皆贼偷盗抢,社会已经临近崩溃边缘。
这就是安史炸弹导火线的其中一条。
另一条是什么?皇帝!
当时掌权皇帝唐玄宗,前期还可以,后期开始享乐了,就开始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这是官方的说法。我们老百姓的说法就是光吃饭不干活。
玄宗这家伙把国家大事全部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妃子笑的舅舅)。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鸟,杨国忠更甚,他自持是妃子笑的舅舅,主力讨好皇帝,一路平步青云,最多同时身兼了朝廷15个以上的官职,成为朝廷重臣。
与此同时,杨国忠四处拉拢帮派,大搞政治腐败,搞得朝廷天昏地暗,社会民不聊生。
这时侯,你说唐朝的形势水深火热已经太低档次了,火烧眉毛也才刚刚凑合。尽管这样,皇帝还是爱理不理,不急。无为而治嘛,我不管就行了,继续抱我的妃子笑。
这种皇帝,爱美人不爱江上,留你何用?打!
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在范阳起兵造反。
一般来说,出师要有名,安和史这两家伙敢造反智商也不会低到那里去,他们与朝廷开打前假传密旨,一边在劳苦大众和饿肚子的饥民中大骂朝廷腐败,皇帝不作为。一边整理军队,打起讨伐杨国忠,为民除害的口号,叫嚣着带领二十多万军队(据说只有十五万)开战。
安史军队一路过关斩将,直取洛阳城,随后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定国号大燕。随后攻入长安城。唐玄宗这时不敢无为而治了,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兵临城下之时,玄宗急召杨国忠会面:“国忠啊国忠,现在怎么办?叛贼就打到皇宫了。”
杨国忠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溜吧。”
说走就走,唐玄宗马上带着杨贵妃、杨国忠,在大内禁军的保护下往四川逃跑。
当逃亡队伍到达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北23里)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累得快趴下了,但是这次要保护的是皇帝和他的家人,谁敢说累啊,只是一肚子怨气而已。
队伍的骚动给暗中操纵与策划兵变的太子李亨提供了绝好时机,他认为除去杨国忠的时机已到,随后让宦官李辅国煽动陈玄礼在禁军的将士当中发表了激情四射的演讲,痛斥杨国忠,表示此次叛乱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杨国忠引起,才使各位要劳师动众,死伤无数,杀了杨国忠,叛乱就可平息。各位也可以回家和老婆小孩吃饭了。
太宗同志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促使了唐朝的民族大团结,大家都觉得皇帝是个慈祥、和蔼的大伯伯,还经常给小朋友棒棒糖吃,少数民族们都亲切地称呼唐太宗为“天可汗”。
☆、第26章 安先生和史先生
当然成绩只代表过去,这句话同样适用唐朝,唐朝的衰落,从“安史之乱”开始,安史其实是两个人,安即边防节度使安禄山,史就是平卢兵马使史思明。
安禄山这家伙我先着重介绍一下,他是辽宁人,是个胡人,少数民族,能说六种少数民族语言(佩服他的语言天分),而且还很聪明能干,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个很漂亮而且喜欢吃荔枝的干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没错,安禄山的干妈就是被誉为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虽然他干妈被传有狐臭,但并不影响当朝皇帝唐玄宗对她的喜爱。皇帝最喜爱的女人的干儿子和皇帝是什么关系?说不清,反正安禄山就是和皇帝很有关系。
就凭这层关系,安禄山从一名低级官员坐火箭直升到高级将领,最多同时兼任辽宁、北京、山西三镇节度使。本来节度使只负责军事,后来权力越来越大,不但管枪(军事),还管人(行政)、管钱(财政)。这三权集中,使节度使像一个小皇帝一样生活着。
不过男人都不喜欢小字,不喜欢小气,不喜欢小人,不喜欢小......,安禄山也是个男人,他也不喜欢小,所以他要把小字去掉,他只想当皇帝。
随时爆发的野心炸弹出现了,没有导火线怎么引爆呢?怕什么,当时的唐朝地大物博,区区一条导火线算什么?几条都有!
唐玄宗时期,唐朝崛起已经到了顶峰,按照正常的逻辑发展规律,高山登顶后就是下坡,历史也是如此,朝代亦然一样,唐朝的发展到了顶峰,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而引起下坡的原因,是人口问题。
我无法衡量当今计划生育政策给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好成效,但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因为不控制人口增长而导致灭亡的朝朝代代。
当时的唐朝,土地兼并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发展,贫富悬殊逐步加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官僚和土豪通过买卖获得。这样使贫苦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连地都没有得耕种了,何来银两养活家人?
唐玄宗后期,人口达到了顶峰,许多农民租不到田来种,或者原来租到的田已经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子女。人口增多,但土地反而越来越集中在富人手中,又没有杂交水稻。大部分农民没活干、没饭吃,只好流浪乞讨,甚至当上了绿林好汉或者梁上君子。
别人是全民皆兵保平安,唐朝的当时却是全民皆贼偷盗抢,社会已经临近崩溃边缘。
这就是安史炸弹导火线的其中一条。
另一条是什么?皇帝!
当时掌权皇帝唐玄宗,前期还可以,后期开始享乐了,就开始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这是官方的说法。我们老百姓的说法就是光吃饭不干活。
玄宗这家伙把国家大事全部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妃子笑的舅舅)。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鸟,杨国忠更甚,他自持是妃子笑的舅舅,主力讨好皇帝,一路平步青云,最多同时身兼了朝廷15个以上的官职,成为朝廷重臣。
与此同时,杨国忠四处拉拢帮派,大搞政治腐败,搞得朝廷天昏地暗,社会民不聊生。
这时侯,你说唐朝的形势水深火热已经太低档次了,火烧眉毛也才刚刚凑合。尽管这样,皇帝还是爱理不理,不急。无为而治嘛,我不管就行了,继续抱我的妃子笑。
这种皇帝,爱美人不爱江上,留你何用?打!
公元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在范阳起兵造反。
一般来说,出师要有名,安和史这两家伙敢造反智商也不会低到那里去,他们与朝廷开打前假传密旨,一边在劳苦大众和饿肚子的饥民中大骂朝廷腐败,皇帝不作为。一边整理军队,打起讨伐杨国忠,为民除害的口号,叫嚣着带领二十多万军队(据说只有十五万)开战。
安史军队一路过关斩将,直取洛阳城,随后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定国号大燕。随后攻入长安城。唐玄宗这时不敢无为而治了,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兵临城下之时,玄宗急召杨国忠会面:“国忠啊国忠,现在怎么办?叛贼就打到皇宫了。”
杨国忠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咱们溜吧。”
说走就走,唐玄宗马上带着杨贵妃、杨国忠,在大内禁军的保护下往四川逃跑。
当逃亡队伍到达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县西北23里)的时候,大家都已经累得快趴下了,但是这次要保护的是皇帝和他的家人,谁敢说累啊,只是一肚子怨气而已。
队伍的骚动给暗中操纵与策划兵变的太子李亨提供了绝好时机,他认为除去杨国忠的时机已到,随后让宦官李辅国煽动陈玄礼在禁军的将士当中发表了激情四射的演讲,痛斥杨国忠,表示此次叛乱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杨国忠引起,才使各位要劳师动众,死伤无数,杀了杨国忠,叛乱就可平息。各位也可以回家和老婆小孩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