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在文中,唐伯虎虽然不改狂性,但说话的身段儿早已经下放到子弟层次。无怪乎袁宏道批语称为:真心实话。谁谓子畏狂徒者哉?
朋友兄弟重新和好,将唐伯虎失去妻子的悲哀慢慢抹平。似乎一切都好了起来,然而,紧随其后的宁王之邀又使他遭逢一场大难,再次遭受皮肉之苦。最终,他悟得了人生的真谛,一首劝解世人的千古悲壮之歌诞生了,这就是著名的《百忍歌》。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间当自省;道人何处未归来,痴云隔断须弥顶。脚尖踢出一字关,万里西风吹月影;天风冷冷山月白,分明照破无为镜。心花散,性地稳,得到此时梦初醒。
君不见如来割身痛也忍,孔子绝粮饥也忍;韩信跨下辱也忍,闵子单衣寒也忍;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头自思忖。囫囵吞却栗棘蓬,恁时方识真根本?
此时的唐伯虎已经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了世俗世界的强大,他开始屈从于世俗社会。原因很简单,他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他要卖书画赚钱,他要卖文赚钱。而要卖就要针对对方的需求,按照人家的要求去写,否则你没饭吃。所以说,他必须要向世俗低头,尽管他的内心还在保留着很强的自我。
他这个时期也创作了不少规劝世人的诗词,主要是教人重德行。如:《警世》
交朋切莫交无义,做鬼须当做有灵;万类之中人最贵,但行好事莫相轻。
《检斋》
检束斯身益最深,检身还要检诸心;鞠躬暗室如神在,恭已虚斋俨帝怜。
视听动言皆有法,杯盘几席尽书箴;遥知危座焚香处,默把精微又理寻。
许多后世具有唐伯虎思维方式的“心学”信徒,都很惊讶:唐伯虎怎么会写出这样的东西。其实,唐伯虎经受着世俗社会的煎熬,他不得不这样写。
其次,是教人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多多快乐逍遥。例如,《叹世》的“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四十寿》的“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岂忧贫”。
《警世世事如舟》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万事由天》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就是《警世》中的一句话“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几乎人人都知道。
除此以外,还有《赠人游》“功名何必苦追疑?心事从来天可知”,《失题》“于人无忮求,于世无乞索。天下方太平,乡里免漂泊。君能知此趣,吾诗所以作”等,不一而足。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唐伯虎是痛苦的,表面上他不在意世俗的压力,买画的人除了交钱之外,还要送酒。其实,饮酒赋诗仅是他摆脱痛苦的一种手段。
6.唐伯虎的作品与民间传说
做酒引蝶得渔父图
有这么一位前朝大官,他的故居虽经几百年的洗礼,但仍旧不改本色。特别是南厅房更是建造得质量上乘。房前有一株老梅树,非常高,站在树下抬头观看,真是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一般。每逢花开,梅花香四溢全城,真说得上是苏州一美景。
这间旧房子,经过上百年风雨已经换了不少住户,前后屋也时常改造,独有南厅房始终未动。唐伯虎一次偶然经过发现了这个好地方,非常感慨,忙请暂时托管的人一起饮酒。这位正在发愁如何找唐伯虎写篇文章,忽见伯虎如此殷勤,自然是喜不自禁。但见他,笑逐颜开、脸上的皱纹都乐开了花。
“唐公子,何事叫在下?”
“您贵姓?”
“哈哈,民贵姓徐,单名一个舞,徐舞(虚无)。”
“哦。来来来,咱们边吃边聊,我给您些银两,您买些小菜和老酒,咱们在树下聊聊。您看如何?”
“好好好,求之不得。”
徐舞乐颠乐颠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便跑了回来。二人把桌子放好,便在梅树下饮酒言欢。唐伯虎博学多才,又很懂得风月之事,俩人越说越高兴,越高兴越喝酒,渐渐地醉了。
第12章 万事由天莫苦求 (12)
“来来来,我为你画幅戏蝶。”唐伯虎一说,徐舞心里这个美呀。唐伯虎打开身边的画纸,这东西唐伯虎天天放在身边,吃饭的家伙嘛,当然是绝不离手。刷刷点点几笔之后,只见二三十只各式各样翩翩起舞的蝴蝶出现在徐舞面前,如同真的一般,欲从纸上飞出。
徐舞赞不绝口,唐伯虎志得意满。二人喝得太多了,渐渐地睡着了。唐伯虎一会儿便鼾声大作。突然,唐伯虎听到了阵阵惊叫声,不禁连忙睁眼,只见四面八方飞来数百只蝴蝶,全都落在了那幅画上。原来,它们以为是异性在此,纷纷上前求爱。
朋友兄弟重新和好,将唐伯虎失去妻子的悲哀慢慢抹平。似乎一切都好了起来,然而,紧随其后的宁王之邀又使他遭逢一场大难,再次遭受皮肉之苦。最终,他悟得了人生的真谛,一首劝解世人的千古悲壮之歌诞生了,这就是著名的《百忍歌》。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将奈何?我今与汝歌百忍,汝当拍手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耻也忍,辱也忍;苦也忍,痛也忍;饥也忍,寒也忍;欺也忍,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间当自省;道人何处未归来,痴云隔断须弥顶。脚尖踢出一字关,万里西风吹月影;天风冷冷山月白,分明照破无为镜。心花散,性地稳,得到此时梦初醒。
君不见如来割身痛也忍,孔子绝粮饥也忍;韩信跨下辱也忍,闵子单衣寒也忍;师德唾面羞也忍,刘宽污衣怒也忍;不疑诬金欺也忍,张公九世百般忍;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头自思忖。囫囵吞却栗棘蓬,恁时方识真根本?
此时的唐伯虎已经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了世俗世界的强大,他开始屈从于世俗社会。原因很简单,他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他要卖书画赚钱,他要卖文赚钱。而要卖就要针对对方的需求,按照人家的要求去写,否则你没饭吃。所以说,他必须要向世俗低头,尽管他的内心还在保留着很强的自我。
他这个时期也创作了不少规劝世人的诗词,主要是教人重德行。如:《警世》
交朋切莫交无义,做鬼须当做有灵;万类之中人最贵,但行好事莫相轻。
《检斋》
检束斯身益最深,检身还要检诸心;鞠躬暗室如神在,恭已虚斋俨帝怜。
视听动言皆有法,杯盘几席尽书箴;遥知危座焚香处,默把精微又理寻。
许多后世具有唐伯虎思维方式的“心学”信徒,都很惊讶:唐伯虎怎么会写出这样的东西。其实,唐伯虎经受着世俗社会的煎熬,他不得不这样写。
其次,是教人知足常乐,与世无争,多多快乐逍遥。例如,《叹世》的“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四十寿》的“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岂忧贫”。
《警世世事如舟》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万事由天》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就是《警世》中的一句话“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几乎人人都知道。
除此以外,还有《赠人游》“功名何必苦追疑?心事从来天可知”,《失题》“于人无忮求,于世无乞索。天下方太平,乡里免漂泊。君能知此趣,吾诗所以作”等,不一而足。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唐伯虎是痛苦的,表面上他不在意世俗的压力,买画的人除了交钱之外,还要送酒。其实,饮酒赋诗仅是他摆脱痛苦的一种手段。
6.唐伯虎的作品与民间传说
做酒引蝶得渔父图
有这么一位前朝大官,他的故居虽经几百年的洗礼,但仍旧不改本色。特别是南厅房更是建造得质量上乘。房前有一株老梅树,非常高,站在树下抬头观看,真是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一般。每逢花开,梅花香四溢全城,真说得上是苏州一美景。
这间旧房子,经过上百年风雨已经换了不少住户,前后屋也时常改造,独有南厅房始终未动。唐伯虎一次偶然经过发现了这个好地方,非常感慨,忙请暂时托管的人一起饮酒。这位正在发愁如何找唐伯虎写篇文章,忽见伯虎如此殷勤,自然是喜不自禁。但见他,笑逐颜开、脸上的皱纹都乐开了花。
“唐公子,何事叫在下?”
“您贵姓?”
“哈哈,民贵姓徐,单名一个舞,徐舞(虚无)。”
“哦。来来来,咱们边吃边聊,我给您些银两,您买些小菜和老酒,咱们在树下聊聊。您看如何?”
“好好好,求之不得。”
徐舞乐颠乐颠地跑了出去,不一会儿便跑了回来。二人把桌子放好,便在梅树下饮酒言欢。唐伯虎博学多才,又很懂得风月之事,俩人越说越高兴,越高兴越喝酒,渐渐地醉了。
第12章 万事由天莫苦求 (12)
“来来来,我为你画幅戏蝶。”唐伯虎一说,徐舞心里这个美呀。唐伯虎打开身边的画纸,这东西唐伯虎天天放在身边,吃饭的家伙嘛,当然是绝不离手。刷刷点点几笔之后,只见二三十只各式各样翩翩起舞的蝴蝶出现在徐舞面前,如同真的一般,欲从纸上飞出。
徐舞赞不绝口,唐伯虎志得意满。二人喝得太多了,渐渐地睡着了。唐伯虎一会儿便鼾声大作。突然,唐伯虎听到了阵阵惊叫声,不禁连忙睁眼,只见四面八方飞来数百只蝴蝶,全都落在了那幅画上。原来,它们以为是异性在此,纷纷上前求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