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些关于唐伯虎的文学作品,经常有如下描写:唐伯虎到了某处,人家问:“您哪位?从何处来?”唐伯虎便回答:“我乃苏州唐解元伯虎!”

  其实这很不合理。因为古时候的新闻媒体不如今天这么发达。事情从京城出,也许两三年才能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如果唐伯虎与之对话的人是学子,那么,唐伯虎恐怕不会这么怡然自得。因为,以唐伯虎那时的声誉根本达不到举国皆知的地步。苏州自古多才子,当时唐伯虎的威名比起祝允明来相对逊色许多。与之前的老前辈王鏊、文林等相比更不是一个重量级。

  那么,唐伯虎千里大游玩的具体情况又如何呢?唐伯虎《与文徵明书》谈道:“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可以想见,纵情山水之时,唐伯虎肯定也遇到了多起被奚落的事件。由此,才使得他这次散心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前后两个唐伯虎有着如此大的差异。

  第9章 万事由天莫苦求 (9)

  一壶浊酒一盏灯

  唐伯虎离开了苏州,乘船前往镇江。在镇江市郊游览了著名的金山寺。金山可以遥望江中的焦山,焦山的西面则是金陵。抬眼望去,高耸挺拔的紫金山和石头山隐没在茫茫云雾之中,景色绮丽动人。在瞥见金山的那一刻他可能想起了过往的岁月,不由得发出了“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的感慨。明朝杨仪写的《明良记》中记载,唐伯虎曾写“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首是百年人”对科场弊案后的心情做了总结。后人为了更直白的表达悔恨之意和更有冲击力,便将“笑”改成了“恨”。

  唐伯虎满怀悲情地游览完金山寺、焦山后,便赶到钱塘江由那里出发到了杭州,看了西湖、平山堂等名胜。同时,唐伯虎也想去看朋友郭云帆,可巧他没在家,于是留给他一首《寄郭云帆》。

  我住苏州君住杭,苏杭自古号天堂。

  东西只隔路三百,日夜那只醉几场?

  保叔塔江湖影浸,馆娃宫把麝脐香;只消两地堪行乐,若到他乡没主张。

  虽然朋友没在,但他仍然游览杭州,写下了《题画》:湖上仙山隔渺茫,世尘不上渡头航。白蒴开处藏渔市,红叶中间放鹿场。落日沈沙罾有影,新霜着树橘生香。遥闻逋老经行处,芝草葳蕤满路旁。

  在保傲寺他与好友朱彦明一同游览美景,留下来一首名《与朱彦明同游保傲寺》的诗。

  筱舆衔尾试临汀,兰若从头遍叩扃。

  晨呗香凝通殿雾,夜渔灯散漫湖星。

  登高新酒倾郧白,吊古空山涌帝青。

  又算一番行乐处,诗成吟与故人听。

  其后,他又到了芜湖、九江、庐山,写下《庐山》诗一首: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移家来(未)往(住)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留岁月,读之漫来为修容。

  接下来,他又乘船到了黄州,《赤壁图》出炉。然后南行到达湖南,登鉴岳阳楼。逗留几日后又顺湘江南行直至衡阳,登上了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向东进入了福建,浏览了武夷各座名山和仙游县的九鲤湖。到了九鲤湖的那天晚上,唐伯虎在九仙祠睡下,进行他的第二次祈梦。梦的结果是:他来到了一个空空的房间,看到屋顶垂下一条黄色的绢绸,上书“中吕”二字。

  在此时,唐伯虎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身上的儒家气味日渐淡薄,道家的“处世哲学”日渐显见。他写下了如下词句:

  浅浅水,长长流;来无尽,去无休;翻海狂风吹白浪,接天尾闾吸不收。即如我辈往(住)人世,何荣何辱?何乐何忧?有时邯郸梦一枕,有时华胥酒一瓯。古今兴亡付诗卷,胜负得失归松楸。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蓂荚自晦朔,兰菊自春秋;我今视昔亦复尔,后来还与今时伴。

  君不见,东家暴富十头牛;又不见,西家暴贵万户侯;雄声赫势掀九州,有如洪涛汹涌,世界欲动天将浮,忽然一日风打舟断蓬,绝梗无少留,桑田变海,海为洲,昔时声势空喧啾,呜呼!何如浅浅水,长长流?

  其后他进入浙江,游天台山、雁荡山。在天台山,他写下了《嗅花观音》一诗。

  拈花微笑破檀唇,悟得尘埃色相身。

  办取星冠与霞帔,天台明月礼仙真。

  游雁荡山期间,他画了十几幅画并题诗,其中有一首更显示出唐伯虎已经脱离了烦躁心情。

  沿溪结屋山居幽,烦嚣不到林木稠;元谈足以消长日,况有琴书相唱酬。

  山中老木春还青,山下渔舟泊浅汀;一笛月明人不识,自家吹与自家听。

  仙香柔条映小寰,柴门流水自潺浣;心期写处无人到,梦里江南女儿山。

  之后他渡海到了普陀,再次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达安徽,再上黄山与九华山。对于南方水系比较了解的人可能会纳闷儿,唐伯虎为何再次从钱塘江出发。其实,这些都并不重要,唐伯虎出游本来就是没有目的性的散心之旅,突然想到了意犹未尽、突然想到了还有某个地方没有游玩、突然想到了某个朋友没有去拜访等,都有可能促使他重走一些地方。这种毫无目的的游玩,直到把钱花完才停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