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8、 七国之乱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的儿子刘启即位,史称汉景帝。景帝跟他老爸齐名,可说是西汉初期的贤君。别看他当上皇帝后是贤君,可小时候却是个暴脾气。

  有一次,吴王刘濞的儿子来长安觐见,跟刘启一块儿下棋。他俩从小都是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特别要强,就是下棋也非要分出个输赢来。两人没下多久,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刘启看见对方不可一世的模样,不由得怒火中烧,心道:我以后可是九五之尊,哪能容你一个王爷的小儿子在我面前耀武扬威?想到这儿,他二话不说就操起棋盘,往吴王世子头上狠狠敲去。这一砸,可说是拼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世子当场倒地,就再也没爬起来。

  文帝吓坏了,吴王怒了。当世子的棺材被送回吴国时,刘濞悲愤交加:“这天下哪儿都是刘家的地方,葬哪儿都一样,干吗还专门抬这儿来?”说完,他就让抬棺的人重新把自己儿子的尸体抬回长安,让文帝安葬。

  刘濞很嚣张,从这以后每到要进长安朝拜时,他要么就写病假条,要么就直接让人带个口信,说卧病在床,其实就是不想去。文帝为此很烦恼,但有什么办法呢,谁叫自己的儿子犯了杀人罪,理亏在先?为了赎罪,他还常赏赐东西给刘濞,并说:“吴王今后不用请假也可以不来,在家好好休息,颐养天年才最重要。”

  刘濞接到命令后,更加目中无人,在自己的领地上任意地开铜矿、铸钱、贩盐、开拓市场经济。几年之后,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都很拥戴他。他见自己的实力和人气指数都上了一个大台阶,儿子的惨死也淡忘了,只觉得这辈子如果只待在吴国这个地方,简直就是浪费才能。

  等到景帝上台,他可学不来老爸的淡定隐忍。当时,汉朝分封的诸王都在自己的封地上大力开展事业,干得热火朝天。景帝着急了,暗道:“本来俺爷爷的江山就是抢来的,子孙后代安分守己的基因恐怕很少,照这势头发展下去,这帮家伙早晚都得把我这个正主轰下台。”

  景帝这边正着急呢,一个叫晁错的官员又上来添了把火,劝道:“皇上啊,现在这些刘姓王渐渐坐大,到时候人心不足,恐怕仅仅一个王位无法满足他们了啊。难道皇上要拿自己的位子跟他们做赌注吗?”

  景帝连忙抓住晁错的手,说:“朕总算找着一个能说体己话的人了,但他们人多势众,朕现在虽然是皇上,但也有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啊。”

  第10章 清净有为(4)

  晁错便给他出主意,让他把各个诸侯王的封地收归国有。景帝听后有些犹豫,晁错便继续劝道:“这些诸侯王越来越嚣张,尤其是吴王刘濞,这么多年都没来长安探望一下。照此发展下去的话,皇上,其实不管你收不收回封地,他们都会造反的。”

  景帝一拍大腿:“好,就听你的,收回封地!”于是,公元前154年,景帝的诏书送到了楚王戊、赵王遂和胶西王的手中。诏书上无非就是写着几个诸侯王犯了卖官等罪,景帝顾及他们的面子,就不多加惩罚了,只是要没收他们手中的一点土地,意思一下。

  阿龙记事贴

  刘邦种下的苦果,刘启来吃

  景帝刘启最大的这次政治危机,源于祖上刘邦种下的苦果。高祖大封异姓王,本来目的是要保卫刘家的江山,不料几代之后,刘家的江山乱在了刘家自己人的手上。七国之乱中,楚王刘戊是第三代楚王;赵王刘遂是刘友的儿子,在惠帝时由淮阳王转封为赵王;齐王的土地在文帝时被一分为六,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皆刘肥之子。七王中刘濞是景帝叔父,其他同辈。

  诸侯们不高兴了,乍看上去,皇上削点地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况且自己的确犯了错,因此众人只好隐忍下来。景帝见大家没有反抗,便放松下来,继续写诏书没收土地。这一次,他的诏书送到了吴王刘濞那儿。

  刘濞一见诏书,气得当场就把它撕得粉碎,怒吼道:“这小子当年杀了我儿子,我没找他算账就不错了,他居然还想跟我要地盘!他以为本王这些年是白混的吗?”他脚一跺,心一横,便召集手下说要造反。

  官员们见吴王已经下定决心,只好给他出主意。有的就说:“您这么鲁莽就造反的话,不会有人响应的。倒不如扛个正义的旗帜,召集众王,那样成功的几率才比较大啊。”于是,刘濞扯出了“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帜,扬言要把晁错这个嚼舌根的家伙给铲除掉。

  诸侯王们一看这旗帜,都不禁拍手叫好:这可真是个起兵要回土地的好借口啊,一来可以告诉天下人我们代表着正义,二来还能光明正大地找皇帝要地盘。就这样,公元前154年,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纷纷起兵响应,刘濞造反的第一炮打响了。

  景帝见七个诸侯国一哄而起,心里着慌了,叹道:“咱这儿虽然是中央,可实际上没啥权力,他们说反就反。既然他们都说这是晁错的错,那要不朕把他杀了吧,没准还能保住一命。”

  事实证明,他当皇帝的经验还不够丰富。这些诸侯王口中的“诛晁错”不过是个借口,直到他杀了晁错,刘濞等人依然不退兵,还大叫大嚷:“不就是一个长安城吗?本王手下兵多将广,还愁进不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