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大前天晚上在宫中宿了一夜,李贤昨儿个晚上免不了在沛王第中陪陪小丫头。原本是准备好好睡个懒觉的,谁知一大早就被旁边的伊人唤醒,说是今日的朝会他也要去点个卯。从来不知道还有此事的他自是茫然而对,却不料新任沛王第女主人贺兰烟耳提面命,用一句话把他轰了出来。
“你可是堂堂的雍州牧,再说姨父特意点了你的名字,怎么能不去上朝!”
此时,见老上官宰相派头十足,李贤不禁打了个呵欠,虽然很想再伸个懒腰,但他发觉自己亦是人们目光的中心之一,不得不勉强按捺住这种冲动。只是他想装聋作哑,却有人不愿意放过他,他只觉自己的袖子被人拉了一下,紧接着,旁边便多了一个人影。
“上官相公还真是急才,看着洛堤也能够吟出如此好诗!”
要拍上官仪的马屁就赶紧上前,和他沛王李贤啰嗦干什么?李贤没好气地斜睨了一眼,见是直昭文馆刘祎之,脸色这才好看了些。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看中的人之一,不好像旁人那样三言两语打发了走。再说,上次他都提醒过这家伙了,如今这显然是话中有话。
“赶明儿你是宰相,上朝的时候吟这么一首,也会有无数人称赞好诗!非诗好坏,品高低罢了!”
该说的说完了,他便撇下刘祎之,慢吞吞地走上前去。此时天津桥尚未开路放行,最前头的都是三品以上的紫袍高官,然后方才是绯服绿服官员。见到他上前,众人纷纷让路,顺便用好奇的目光跟着他,甚至有好事的官员彼此低声打起了赌。
“肯定是去找许相公,听说沛王殿下和他的两个孙女有染!”
“胡说八道,分明是沛王殿下有意等上官相公的孙女长大。”
这些声音虽然极低,但是李贤的耳朵何等灵敏,此时自然是一句不拉听了个明明白白,嘴角顿时抽搐了一下。无奈这种事情是越抹越黑,他也懒得回转身喝令那些爱好八卦的官员住嘴,只得径直上前,沿路和一众相熟的官员点头打招呼,在许敬宗面前停留片刻,最后便笑呵呵地站在了上官仪跟前。
“刚刚那首诗音韵清亮,志怀非凡,再加上从上官太傅口中吟出,果真是与众不同!”
上官仪并没料到李贤刚刚就在后头,此时难免谦逊了两句。原本他还觉得这位沛王一大早出现在这里有些奇怪,听说李贤今天是被赶鸭子似的赶来上朝的,不觉莞尔一笑,这警惕心顿时下降了一大半。而李贤又是善于插科打诨的,东拉西扯说了一大通闲话逸事,最后兜兜转转说到了菊花的品种上头。
时下士人多好秋日赏菊,四季养兰,上官仪又是最好此道的,被李贤几句话搔到痒处,他竟是脱口而出道:“如今秋高气爽,正是赏菊好时节,我那花园里头的菊花开得正好,明日沛王殿下愿不愿意去坐坐?”
“上官太傅相邀,我自是荣幸之至!”
李贤就是等这句话,当下爽快地一口答应了下来。此时,天津桥的关卡终于打开,百官鱼贯而入,而许敬宗上官仪在李贤摆手让路先行之后,便各自整理了一下衣冠昂首而入,面上神情颇有些古怪。前者是在琢磨上官仪家里究竟有什么值得李贤流连的东西,后者则是隐隐感到自己上了这位沛王的大当,甭提有多懊恼了。
于是,这一日的朝会上,顶着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左武卫大将军三大头衔的李贤干脆在那里半梦半醒地打瞌睡,旁边的两个宰相则是在各自想心事。因此,高官们纷纷装聋作哑,只余下几个小官在那里上窜下跳。正当李贤钓鱼钓得开心的时候,一句话忽然钻入了他的耳朵。
“陛下,长孙延自李义府长流之后,其选官便暂时搁置。当日与其说他是行贿,不如说李义府是索贿。陛下既有恩德赦长孙延回京,若是将其排斥在选官行列之外,显然有失公允。按照他先前的阶位,司津少监之职还是该当的。”
这说话的是谁呢?这个建议来的怎么那么巧?
李贤一个激灵惊醒了过来,往后头一瞧,却只见是某位义正词严的御史大人。此时,他往御座上一瞧,见皇帝老子面露欣然之色连连点头,便知道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板上钉钉,再去瞥许敬宗和上官仪时,却只见两人仍是一幅神游天外的情形,仿佛没听到那位御史在说什么。
这种朝会轮不到李贤多嘴,尽管他是沛王,又深得李治宠爱。因此,他眼睛在整个大殿中扫了一圈,很快找到了合适的代言人,旋即抛去了一个眼色。得到眼色的中书舍人王汉超虽不明白李贤为什么要帮长孙家的人说话,但还是硬着头皮出来附和,毕竟,当初打倒李义府有他一份力。
“陛下,国家选官自有制度,既然先前有差池,那么此番另给一个机会便是应有之义。”王汉超小心翼翼地避过李义府这个话题,见李贤又丢来一个赞赏的眼神,他顿时信心大增,又添油加醋道,“陛下圣恩惠及百官万民,所谓仁德之君正是如此,因此臣附议刘御史之见。”
一句附议既坦明了自己的观点,又把最重要的干系撇得干干净净,换成任何一个其他的人,都未必能把话说得如此婉转动听。故而李贤满意不说,那高高在上的天子也是龙颜大悦。而皇帝老子这么一高兴,事情顿时就有些古怪了。
“司津少监乃是正五品上,长孙延小小年纪便实授如此高官,有所不妥!”
“你可是堂堂的雍州牧,再说姨父特意点了你的名字,怎么能不去上朝!”
此时,见老上官宰相派头十足,李贤不禁打了个呵欠,虽然很想再伸个懒腰,但他发觉自己亦是人们目光的中心之一,不得不勉强按捺住这种冲动。只是他想装聋作哑,却有人不愿意放过他,他只觉自己的袖子被人拉了一下,紧接着,旁边便多了一个人影。
“上官相公还真是急才,看着洛堤也能够吟出如此好诗!”
要拍上官仪的马屁就赶紧上前,和他沛王李贤啰嗦干什么?李贤没好气地斜睨了一眼,见是直昭文馆刘祎之,脸色这才好看了些。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他看中的人之一,不好像旁人那样三言两语打发了走。再说,上次他都提醒过这家伙了,如今这显然是话中有话。
“赶明儿你是宰相,上朝的时候吟这么一首,也会有无数人称赞好诗!非诗好坏,品高低罢了!”
该说的说完了,他便撇下刘祎之,慢吞吞地走上前去。此时天津桥尚未开路放行,最前头的都是三品以上的紫袍高官,然后方才是绯服绿服官员。见到他上前,众人纷纷让路,顺便用好奇的目光跟着他,甚至有好事的官员彼此低声打起了赌。
“肯定是去找许相公,听说沛王殿下和他的两个孙女有染!”
“胡说八道,分明是沛王殿下有意等上官相公的孙女长大。”
这些声音虽然极低,但是李贤的耳朵何等灵敏,此时自然是一句不拉听了个明明白白,嘴角顿时抽搐了一下。无奈这种事情是越抹越黑,他也懒得回转身喝令那些爱好八卦的官员住嘴,只得径直上前,沿路和一众相熟的官员点头打招呼,在许敬宗面前停留片刻,最后便笑呵呵地站在了上官仪跟前。
“刚刚那首诗音韵清亮,志怀非凡,再加上从上官太傅口中吟出,果真是与众不同!”
上官仪并没料到李贤刚刚就在后头,此时难免谦逊了两句。原本他还觉得这位沛王一大早出现在这里有些奇怪,听说李贤今天是被赶鸭子似的赶来上朝的,不觉莞尔一笑,这警惕心顿时下降了一大半。而李贤又是善于插科打诨的,东拉西扯说了一大通闲话逸事,最后兜兜转转说到了菊花的品种上头。
时下士人多好秋日赏菊,四季养兰,上官仪又是最好此道的,被李贤几句话搔到痒处,他竟是脱口而出道:“如今秋高气爽,正是赏菊好时节,我那花园里头的菊花开得正好,明日沛王殿下愿不愿意去坐坐?”
“上官太傅相邀,我自是荣幸之至!”
李贤就是等这句话,当下爽快地一口答应了下来。此时,天津桥的关卡终于打开,百官鱼贯而入,而许敬宗上官仪在李贤摆手让路先行之后,便各自整理了一下衣冠昂首而入,面上神情颇有些古怪。前者是在琢磨上官仪家里究竟有什么值得李贤流连的东西,后者则是隐隐感到自己上了这位沛王的大当,甭提有多懊恼了。
于是,这一日的朝会上,顶着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左武卫大将军三大头衔的李贤干脆在那里半梦半醒地打瞌睡,旁边的两个宰相则是在各自想心事。因此,高官们纷纷装聋作哑,只余下几个小官在那里上窜下跳。正当李贤钓鱼钓得开心的时候,一句话忽然钻入了他的耳朵。
“陛下,长孙延自李义府长流之后,其选官便暂时搁置。当日与其说他是行贿,不如说李义府是索贿。陛下既有恩德赦长孙延回京,若是将其排斥在选官行列之外,显然有失公允。按照他先前的阶位,司津少监之职还是该当的。”
这说话的是谁呢?这个建议来的怎么那么巧?
李贤一个激灵惊醒了过来,往后头一瞧,却只见是某位义正词严的御史大人。此时,他往御座上一瞧,见皇帝老子面露欣然之色连连点头,便知道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板上钉钉,再去瞥许敬宗和上官仪时,却只见两人仍是一幅神游天外的情形,仿佛没听到那位御史在说什么。
这种朝会轮不到李贤多嘴,尽管他是沛王,又深得李治宠爱。因此,他眼睛在整个大殿中扫了一圈,很快找到了合适的代言人,旋即抛去了一个眼色。得到眼色的中书舍人王汉超虽不明白李贤为什么要帮长孙家的人说话,但还是硬着头皮出来附和,毕竟,当初打倒李义府有他一份力。
“陛下,国家选官自有制度,既然先前有差池,那么此番另给一个机会便是应有之义。”王汉超小心翼翼地避过李义府这个话题,见李贤又丢来一个赞赏的眼神,他顿时信心大增,又添油加醋道,“陛下圣恩惠及百官万民,所谓仁德之君正是如此,因此臣附议刘御史之见。”
一句附议既坦明了自己的观点,又把最重要的干系撇得干干净净,换成任何一个其他的人,都未必能把话说得如此婉转动听。故而李贤满意不说,那高高在上的天子也是龙颜大悦。而皇帝老子这么一高兴,事情顿时就有些古怪了。
“司津少监乃是正五品上,长孙延小小年纪便实授如此高官,有所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