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见郭行真一下子愣在那里,他不禁没好气地耸了耸肩——果然,这道士能够在他父皇母后那里口舌如簧,混得风生水起,真正牵涉到自己的事情就变成了白痴。他实在怀疑,那个所谓高人的所谓指点,很可能就是拿着郭行真耍着玩的类型!
“不瞒殿下说,我并非轻信别人,但在此次遇上那位高人之前,我这些天常常心惊肉跳,晚上打坐的时候甚至还常常无故惊醒。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说是警兆并不过分。我自己也颇懂易数,也曾经为不少人相过面,虽碍于规矩不能自算,但也不至于不辨真假。坊间都说李六郎一诺千金,我此次也只是为了一个承诺。如今殿下若有什么疑难,尽可前来寻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今后倘若我有大难,还请殿下相助一二!”
李贤等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但仍旧是那幅将信将疑的样子,仿佛犹豫了老半天,这才答应了下来。见郭行真大喜过望地去了,他心里仍旧直犯嘀咕,在那里站了老半天方才耸耸肩自回冷泉殿。
出乎他的意料,武后特意把李弘招来,并没有盘问什么外头的事,而仿佛只是为了弥补母子间的亲情。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骊山上过了七天好日子,终于准备动身回长安了——骊山再好,一国之君总归不能一直赖在上面不走,把诺大的江山完完全全撂给李弘这么一个少年太子。
又回长安了!
阔别月余,看到长安城的时候,李贤禁不住深深吸了一口那熟悉的空气,然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李宅去寻李敬业等人。熟门熟路地拐到演武场,他却只看到了程伯虎薛丁山和屈突仲翔,唯独不见李敬业。
“大少爷在书房读书。”
听到仆役这句解释,李贤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李敬业那个家伙居然在书房读书,难道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么?见场中三人混战,端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他索性不去打搅他们的兴致,直接寻往书房。当他从门缝中看见李敬业赫然捧着一本史记时,一种荒谬的念头顿时压上心头。
他推开门干咳一声,见李敬业丝毫没有反应,他又在门上敲了两下,这才看到对方抬起了头。掩上门进去之后,他一屁股在李敬业对面坐了下来,端详了老半晌方才问道:“敬业,难道你准备弃武从文么?外头那三个打得热火朝天,你居然躲在这里读书?”
李敬业耸肩一笑,并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把话题岔开了去:“那两个吐蕃人已经解决了,我只是恐吓了他们几回,听说可以把噶尔家族拉下马,他们立刻表示一切都听我的。只不过,噶尔东赞除了钦陵之外,还有五个儿子,个个都有相当的才能。如今钦陵出使大唐,噶尔东赞作为大论把持吐蕃大权,其他四子分镇各地,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这个问题李贤当然想过。大唐那时候把西突厥和铁勒打下来,从短时期来看固然是好事,可是西边如今就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吐谷浑。要是不能挑起吐蕃内乱,一旦吐谷浑灭了,大唐西边就彻底空了,安西四镇孤悬河西,陇右道差不多也就算是完了。
想着想着,李贤颇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一不是皇帝二不是太子三不愿当太子,干嘛去考虑这些国家大事?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收抽筋,这不是他梦想中的美好生活么?就算真有机会跟着大军出去,也绝对是以多压少,西边的安危和他有什么关系,反正那里都是不毛之地!
这个念头只维持了不到一秒钟。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眼下他这个亲王拿了大唐那么多好处,就好好操心操心,也给自己的后辈积点德,好歹他们还得在这里过活的。
“六郎,六郎!”
听到李敬业这声唤,李贤终于回过了神,见李敬业奇怪地看着他,他随便找了个借口昏了过去,这才问道:“那个刘任达呢?”
“那个家伙?”李敬业轻蔑地冷笑一声,不以为意地道,“你大概不知道,我派人去襄州查了一下,原来这家伙能够成为襄州韦刺史的准女婿,一来是因为确实肚子里有点墨水,算是小有才华之人;二来……那个韦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己使劲搂钱不说,女儿未婚先有子,偏生他夫人瞒着,等到他知道的时候外孙都抱上了。正好他瞧上了刘任达的墨卷,这下子自然就达成了协议。”
原来是这么一回龌龊事!
李贤鄙薄过后,这才想起让韦韬写过信给那个韦刺史,又捎带上了太子李弘,顿时后悔不迭。恰在此时,李敬业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两封信,笑眯眯地递了过来。
“这个就用不上了。太子出面本就是多余。至于韦坚,他是正宗的万年韦氏,那个韦洛不过是旁支,关系并不怎么密切。这个襄州韦刺史把好好一个官当得天怒人怨,似乎御史已经上书弹劾了,我们就不用管了!至于那个姓刘的,等到他出去之后发觉岳父老子失势,这才是真正的报仇不是么?”
李贤心中着实警惕,李敬业原本就是四个人当中最会算计的一个,如今这一长进,他可得防着点,否则以后被这家伙耍了也不知道。阿萝那档子事当初就是李敬业去接济帮忙的,瞒不过也不奇怪。但要说什么御史弹劾,十有八九就是李敬业使的阴招。
李绩这司空虽说差不多是荣誉顾问,但借着他的名头要办到某些事情,还是很容易的。
“不瞒殿下说,我并非轻信别人,但在此次遇上那位高人之前,我这些天常常心惊肉跳,晚上打坐的时候甚至还常常无故惊醒。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说是警兆并不过分。我自己也颇懂易数,也曾经为不少人相过面,虽碍于规矩不能自算,但也不至于不辨真假。坊间都说李六郎一诺千金,我此次也只是为了一个承诺。如今殿下若有什么疑难,尽可前来寻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今后倘若我有大难,还请殿下相助一二!”
李贤等的就是这么一句话,但仍旧是那幅将信将疑的样子,仿佛犹豫了老半天,这才答应了下来。见郭行真大喜过望地去了,他心里仍旧直犯嘀咕,在那里站了老半天方才耸耸肩自回冷泉殿。
出乎他的意料,武后特意把李弘招来,并没有盘问什么外头的事,而仿佛只是为了弥补母子间的亲情。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骊山上过了七天好日子,终于准备动身回长安了——骊山再好,一国之君总归不能一直赖在上面不走,把诺大的江山完完全全撂给李弘这么一个少年太子。
又回长安了!
阔别月余,看到长安城的时候,李贤禁不住深深吸了一口那熟悉的空气,然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李宅去寻李敬业等人。熟门熟路地拐到演武场,他却只看到了程伯虎薛丁山和屈突仲翔,唯独不见李敬业。
“大少爷在书房读书。”
听到仆役这句解释,李贤差点没把眼珠子瞪出来。李敬业那个家伙居然在书房读书,难道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么?见场中三人混战,端的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他索性不去打搅他们的兴致,直接寻往书房。当他从门缝中看见李敬业赫然捧着一本史记时,一种荒谬的念头顿时压上心头。
他推开门干咳一声,见李敬业丝毫没有反应,他又在门上敲了两下,这才看到对方抬起了头。掩上门进去之后,他一屁股在李敬业对面坐了下来,端详了老半晌方才问道:“敬业,难道你准备弃武从文么?外头那三个打得热火朝天,你居然躲在这里读书?”
李敬业耸肩一笑,并没有回答,而是直接把话题岔开了去:“那两个吐蕃人已经解决了,我只是恐吓了他们几回,听说可以把噶尔家族拉下马,他们立刻表示一切都听我的。只不过,噶尔东赞除了钦陵之外,还有五个儿子,个个都有相当的才能。如今钦陵出使大唐,噶尔东赞作为大论把持吐蕃大权,其他四子分镇各地,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这个问题李贤当然想过。大唐那时候把西突厥和铁勒打下来,从短时期来看固然是好事,可是西边如今就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吐谷浑。要是不能挑起吐蕃内乱,一旦吐谷浑灭了,大唐西边就彻底空了,安西四镇孤悬河西,陇右道差不多也就算是完了。
想着想着,李贤颇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一不是皇帝二不是太子三不愿当太子,干嘛去考虑这些国家大事?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收抽筋,这不是他梦想中的美好生活么?就算真有机会跟着大军出去,也绝对是以多压少,西边的安危和他有什么关系,反正那里都是不毛之地!
这个念头只维持了不到一秒钟。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眼下他这个亲王拿了大唐那么多好处,就好好操心操心,也给自己的后辈积点德,好歹他们还得在这里过活的。
“六郎,六郎!”
听到李敬业这声唤,李贤终于回过了神,见李敬业奇怪地看着他,他随便找了个借口昏了过去,这才问道:“那个刘任达呢?”
“那个家伙?”李敬业轻蔑地冷笑一声,不以为意地道,“你大概不知道,我派人去襄州查了一下,原来这家伙能够成为襄州韦刺史的准女婿,一来是因为确实肚子里有点墨水,算是小有才华之人;二来……那个韦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己使劲搂钱不说,女儿未婚先有子,偏生他夫人瞒着,等到他知道的时候外孙都抱上了。正好他瞧上了刘任达的墨卷,这下子自然就达成了协议。”
原来是这么一回龌龊事!
李贤鄙薄过后,这才想起让韦韬写过信给那个韦刺史,又捎带上了太子李弘,顿时后悔不迭。恰在此时,李敬业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两封信,笑眯眯地递了过来。
“这个就用不上了。太子出面本就是多余。至于韦坚,他是正宗的万年韦氏,那个韦洛不过是旁支,关系并不怎么密切。这个襄州韦刺史把好好一个官当得天怒人怨,似乎御史已经上书弹劾了,我们就不用管了!至于那个姓刘的,等到他出去之后发觉岳父老子失势,这才是真正的报仇不是么?”
李贤心中着实警惕,李敬业原本就是四个人当中最会算计的一个,如今这一长进,他可得防着点,否则以后被这家伙耍了也不知道。阿萝那档子事当初就是李敬业去接济帮忙的,瞒不过也不奇怪。但要说什么御史弹劾,十有八九就是李敬业使的阴招。
李绩这司空虽说差不多是荣誉顾问,但借着他的名头要办到某些事情,还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