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话说,公孙珣例行视察完了一圈营盘,又安排了一些事情,便按照在军中的习惯,回帐中读书、休息……然而,其人手捧一本安利号版印的《史记》看了没多大功夫,贾逵却忽然来报,说是帐外有人求见。
“公达何来啊?”深更半夜,公孙珣见到来人,却是好整以暇,完全不以为意,甚至连手中书卷都没放下。
“回禀明公。”荀攸见到公孙珣姿态,先是一怔,然后方才认真拱手言道。“属下刚刚想到一事,不能不来。”
“且坐,稍待。”公孙珣随手一指,却并没有立即听取对方意见的意思。“看看还有几人来。”
而荀攸闻言,倒也并未有抗辩的意思,反而直接在帐中坐下。
俄而,贾逵再度来报,说是娄圭来了。
公孙珣依葫芦画瓢,还是让娄圭静坐相候。
又过了一会,贾逵复又引田丰进来了……半夜三更,被公孙珣选定专职军务的三位军事齐汇在卫将军的后帐之中,然后面面相觑,各自无言。
又过了片刻,贾逵第四次回报,说是公孙珣之前专门发出的一波夜间哨骑已经疾速折返,并带来了相关情报。
这下子,三位军师纷纷释然。
“既如此,就不必再等人了。”哨骑告辞出帐,公孙珣才放下手中《史记》,对三位明显技高一筹的军师干脆而言。“明日一战,我也已经有了决断,三位军师且听一听如何?”
………………
“今日一战我已经有了决断!”翌日一早,吃过早饭,公孙珣全副披挂,正式在帐前大会军中诸将,却是对着全军上下军官、幕僚,甚至包括作为天子使节而来的王朗,扬声宣告。“秋收已经开始,如果不能立即击破张燕,使北太行群贼群龙无首,必然会酿出大祸,故此,今日正该仿效项王当年破釜沉船一策,自断后路,然后全军奋勇向前。”
军中一片哗然,尤其是大部分中高层军官,简直是脑子一片浆糊,之前不是一直说仿效韩信背水一战吗?如何又变成仿效项王了?莫非是自己昨夜睡糊涂了,一开始就是破釜沉舟?反正什么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听起来就挺像的。
而当这些人将目光转移到几位面色平和的军师身上,还有此战军中绝对主力武将庞德等人身上时,更是加深了这种自我怀疑……尤其是庞德,这厮原本不应该是天未亮就带着一千五百最精锐的义从去做别动队吗,为何此时还在?而且还在那里领着一群义从军官,以刀拍甲,鼓噪发声,表示赞同?
但不管糊涂还是明白了,随着公孙珣一声令下,下面义从军官先行鼓噪,然后军中一些幕僚也开始表示赞同,军中上下却是即刻开始执行起了卫将军的破釜沉舟之策!
锅是没法砸的,也不舍得砸,背身上还能挡刀;但仓促立起来才一日夜的营寨拆起来却是利索,栅栏被推倒,营帐被收起,加上帐中粮秣器具一起被送到了绵蔓水后面;两名试图混在辅兵中,借着送器具过河时试图不归的郡卒被斩首示众,随即浮桥也被当众捣毁……
最后,光秃秃的绵蔓水这一侧营寨旧址上,当全军将士,从公孙珣往下每人获得了一人一日份的干粮、引水后,所有人才开始真的紧张了起来,因为所有人都真的确定了——今日一战,若真不能破贼,就真的要完了!
不然呢?在井陉这种地形中,破不了贼,想要活命只有投降,可对于军中主力,便是太原郡卒也都是有家有口有根基之人,何况义从,谁愿做贼?!
刘璋尚未着甲,只是牵着自己的战马列队而已,便已经汗水连连——入义从一年有余,经历了一年多军事化生活,其人早就不是那个虚胖的益州牧幼子了,实际上,自幼良好的营养补充和一年多的锻炼倒是让正在青壮时节的贵族子弟看起来颇有气势,可自幼养成的懦弱性格又如何能轻易改变?
法正、杨修这两个聪明孩子也没有这么多多余的脑子可用了,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别的可想了,此时此刻,他们只是区区一名普通士卒而已,除了放手一搏,还能如何?所以,二人也只是不停低头检查身上装备,并时不时照看战马罢了。
倒是孟达,第一次临战之前,居然显得有些兴奋,其人也不顾什么后路被断,竟然和义从中的军官一起,上下游走,勉励同袍,倒是与贾逵的表现颇为类似……故此,其人得到了庞德的青眼,专门叫到身边称赞。
但不管如何了,上午时分,随着所有人准备妥当,中军一声号角,全军终于肃然!
而阵阵号角声中,全军上下,亲眼见着全副武装的卫将军公孙珣翻身上马,名震天下的白马旗、白马近卫,卫将军仪仗、伞盖,无一不在,然后其人不管不顾,亲自先行向东,全军却是继而振奋,吹角连连,并按照秩序纷纷相从出战。
井陉南道虽然很近,但却地形复杂,狭窄的狭窄的,宽阔的宽阔,走起来极为麻烦,所以虽然相距不过十里,两军却在中午时分方才在半道上的一处狭窄通道中相遇——两军大营中间其实足足有两处开阔谷地天然适合做战场,所以彼时,双方都希望能率先抢过这个通道,来到下一处山谷方才接战,于是纷纷临时提速,却不料狭路相逢。
而张燕和太行匪众虽然早从斥候处知道公孙珣亲自到来,但此时眼见着卫将军仪仗分明,白马充斥道路,心中本就矮上一头的气势却是不由再低了一些,更是有人涌上前去,请示张燕该如何作战,又该如何诈败。
“公达何来啊?”深更半夜,公孙珣见到来人,却是好整以暇,完全不以为意,甚至连手中书卷都没放下。
“回禀明公。”荀攸见到公孙珣姿态,先是一怔,然后方才认真拱手言道。“属下刚刚想到一事,不能不来。”
“且坐,稍待。”公孙珣随手一指,却并没有立即听取对方意见的意思。“看看还有几人来。”
而荀攸闻言,倒也并未有抗辩的意思,反而直接在帐中坐下。
俄而,贾逵再度来报,说是娄圭来了。
公孙珣依葫芦画瓢,还是让娄圭静坐相候。
又过了一会,贾逵复又引田丰进来了……半夜三更,被公孙珣选定专职军务的三位军事齐汇在卫将军的后帐之中,然后面面相觑,各自无言。
又过了片刻,贾逵第四次回报,说是公孙珣之前专门发出的一波夜间哨骑已经疾速折返,并带来了相关情报。
这下子,三位军师纷纷释然。
“既如此,就不必再等人了。”哨骑告辞出帐,公孙珣才放下手中《史记》,对三位明显技高一筹的军师干脆而言。“明日一战,我也已经有了决断,三位军师且听一听如何?”
………………
“今日一战我已经有了决断!”翌日一早,吃过早饭,公孙珣全副披挂,正式在帐前大会军中诸将,却是对着全军上下军官、幕僚,甚至包括作为天子使节而来的王朗,扬声宣告。“秋收已经开始,如果不能立即击破张燕,使北太行群贼群龙无首,必然会酿出大祸,故此,今日正该仿效项王当年破釜沉船一策,自断后路,然后全军奋勇向前。”
军中一片哗然,尤其是大部分中高层军官,简直是脑子一片浆糊,之前不是一直说仿效韩信背水一战吗?如何又变成仿效项王了?莫非是自己昨夜睡糊涂了,一开始就是破釜沉舟?反正什么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听起来就挺像的。
而当这些人将目光转移到几位面色平和的军师身上,还有此战军中绝对主力武将庞德等人身上时,更是加深了这种自我怀疑……尤其是庞德,这厮原本不应该是天未亮就带着一千五百最精锐的义从去做别动队吗,为何此时还在?而且还在那里领着一群义从军官,以刀拍甲,鼓噪发声,表示赞同?
但不管糊涂还是明白了,随着公孙珣一声令下,下面义从军官先行鼓噪,然后军中一些幕僚也开始表示赞同,军中上下却是即刻开始执行起了卫将军的破釜沉舟之策!
锅是没法砸的,也不舍得砸,背身上还能挡刀;但仓促立起来才一日夜的营寨拆起来却是利索,栅栏被推倒,营帐被收起,加上帐中粮秣器具一起被送到了绵蔓水后面;两名试图混在辅兵中,借着送器具过河时试图不归的郡卒被斩首示众,随即浮桥也被当众捣毁……
最后,光秃秃的绵蔓水这一侧营寨旧址上,当全军将士,从公孙珣往下每人获得了一人一日份的干粮、引水后,所有人才开始真的紧张了起来,因为所有人都真的确定了——今日一战,若真不能破贼,就真的要完了!
不然呢?在井陉这种地形中,破不了贼,想要活命只有投降,可对于军中主力,便是太原郡卒也都是有家有口有根基之人,何况义从,谁愿做贼?!
刘璋尚未着甲,只是牵着自己的战马列队而已,便已经汗水连连——入义从一年有余,经历了一年多军事化生活,其人早就不是那个虚胖的益州牧幼子了,实际上,自幼良好的营养补充和一年多的锻炼倒是让正在青壮时节的贵族子弟看起来颇有气势,可自幼养成的懦弱性格又如何能轻易改变?
法正、杨修这两个聪明孩子也没有这么多多余的脑子可用了,因为真的没有什么别的可想了,此时此刻,他们只是区区一名普通士卒而已,除了放手一搏,还能如何?所以,二人也只是不停低头检查身上装备,并时不时照看战马罢了。
倒是孟达,第一次临战之前,居然显得有些兴奋,其人也不顾什么后路被断,竟然和义从中的军官一起,上下游走,勉励同袍,倒是与贾逵的表现颇为类似……故此,其人得到了庞德的青眼,专门叫到身边称赞。
但不管如何了,上午时分,随着所有人准备妥当,中军一声号角,全军终于肃然!
而阵阵号角声中,全军上下,亲眼见着全副武装的卫将军公孙珣翻身上马,名震天下的白马旗、白马近卫,卫将军仪仗、伞盖,无一不在,然后其人不管不顾,亲自先行向东,全军却是继而振奋,吹角连连,并按照秩序纷纷相从出战。
井陉南道虽然很近,但却地形复杂,狭窄的狭窄的,宽阔的宽阔,走起来极为麻烦,所以虽然相距不过十里,两军却在中午时分方才在半道上的一处狭窄通道中相遇——两军大营中间其实足足有两处开阔谷地天然适合做战场,所以彼时,双方都希望能率先抢过这个通道,来到下一处山谷方才接战,于是纷纷临时提速,却不料狭路相逢。
而张燕和太行匪众虽然早从斥候处知道公孙珣亲自到来,但此时眼见着卫将军仪仗分明,白马充斥道路,心中本就矮上一头的气势却是不由再低了一些,更是有人涌上前去,请示张燕该如何作战,又该如何诈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