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注意天气?!”袁绍闻言一时茫然不解。
陈宫却是陡然面色煞白。
而袁本初怔了片刻后,随着脑后一阵凉风吹过,也是忽然明悟,并慌忙看向身后——原来,不知从何时起,一片积雨云已经出现在了视野边缘,并且越来越浓,越来越重,还急速向前滚来!而联想起之前闷热到不正常的情况,袁绍哪里还不明白?这场理论上是初秋时节,实际上却是典型夏日暴雨的天象,恐怕正是关云长此番出击的缘由与倚仗所在!
怪不得土山刚刚垒起第一日对方便立即出战!
怪不得对方一路上如此好整以暇!
怪不得对方只带了一千兵马!
关云长等的根本不是天黑,他等的就是夏末秋初的这场暴雨!
城头上,没有人提醒的审配也已经在积雨云未出现之前便恍然大悟,因为他之前猛地一抬头却迎面吹来了一阵凉风,再一低头,关云长却已经下令弃马扔矛了……说起来,关云长虽然久在朝歌,但河内北部、魏郡、赵国却在水文地理上天然相同,都是挨着太行山,都是漳水流域,都是河北地区中央最南侧的平原地带,也就是难怪关云长会对这边气象有所了解了。
同样的道理,也难怪会是沮授和审配这二人率先醒悟……不过二人在醒悟之余也是各自难堪,毕竟他们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关云长却是河东一个杀人犯,算上之前在邯郸给人做工并被公孙珣招揽的那一年多时间,也不过在此地区区七载而已!
然而,双方对本地的气象了解却是千差万别,甚至产生了质的变化。
回到眼前,陈宫回过神来,满脸煞白之余也是第一时间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务必要围捕关云长。
但是,天象这个东西,绝不是人力可以对抗或者可以强行胜过一头的,最起码在这个时代是做不到的!这边命令刚刚传下去,那边袁军士卒就都已经经历了从之前一整日的闷热无比到凉风习习,再到陡然冷气逼人的一次转变。
而还不等各部军官奉命直扑关羽所在,豆大的雨滴便开始滴落,然后旋即就是一阵骤雨疾风,与城头上的箭矢混杂在一起,让人难以抬头之余更是造成了慌乱,更可怕的是,天色几乎是瞬间便昏暗起来,五步之内,几乎难见身形!
巨大的混乱之中,友军早已经擎出的刀枪剑刃反而成为了自己一方最大的敌人,踩踏和误伤成为了减员的最大源头。而土山工地周边的甲士,也遭遇到了自己特有的敌人——泥泞和湿滑配合身上的甲胄,成为了运动的最大阻碍。
与此同时,关云长与其所部却紧紧挨着城墙行动,天然秩序井然,更不要说刚刚天色变化之前,关云长便直接下令,全军扔下长矛,一千人无论骑步,只执环首刀,冒雨短兵相接!
皮甲短兵,或许不是雨战的最佳装备,却是目前战场上最合适的装备;袁军醒悟过来或许也能立即做出如此动作,然而这个醒悟的过程却是需要拿命来换的!
昏暗之中,还不知道自家少主已经掉了脑袋的李进所领三部遭遇到了最直接最残酷的打击!关云长纵马而来,趁着雨水尚未浸透路面,亲自冲杀在前,两百骑兵趁乱践踏,随后八百士卒涌来,俱用环首刀劈砍,断肢残躯,一时滚滚落地,血水雨水,一时混混一体。
雷声鼓声雨声遮掩不住杀戮声与惨叫声,更不要说忽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将战场瞬间照亮,却又瞬间消失……李进情知推进到城墙下的自家士卒遭遇到了屠杀,却竟然无能为力,毕竟这种局势,就是神仙也难有效指挥。
凡事当思退。
大雨滂沱中,战场混乱中,刚刚借着闪电看清了城下惨象后,颓然立在战场上的李退之,脑中忽然间冒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古怪念头。
话说,之前闪电照亮全场之时,关云长也是再度瞥见了这位多年未见的故人,然后便兀自持刀勒马向前!
不过,随着一开始那阵骤雨过去,五步之内难见身形的情形来得快去的也快,那个闪电之后不久,虽然还是昏暗,但视野还是模模糊糊有了,再加上关云长人高马大,李进同样远远望见对方——却居然干脆折身而走!雷声之中,一起撤退的还有依旧保持建制和战斗力的其部两千多李氏子弟兵。
这真不是李进胆小,其实要是他本人倒也罢了,但如此局面,一个不好,却是要将自家子弟白白葬送许多的路数……要知道,事到如今局面已经很明朗了,之前的武安国只是偶然,关云长此战真正的杀招便是这场大雨,猝不及防的袁军在大雨刚刚落下的这个阶段几乎是毫无抵抗力的……让自家子弟独自去承受关羽这最狂暴最有效的一段杀伤,李退之绝不可能接受。
而李进既然下令全军撤走,城下通道一时通畅,关云长立马在雨中,却既不追赶,也不趁机后撤——平心而论,此时就势撤走,若是能突过守在后面的于禁所领三部,然后全身回营,这一战便是天大的胜仗了。
但关云长却似乎并不知足。
其人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再度转向,顺着东城城墙往北扫荡!
城墙上,浑身湿哒哒的审配也借着微光看到了关羽的行动,却是连声感慨……话说,这个战术动作,看似自大,其实是谨慎之举。
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关羽的大营在城西,土山和目前的主要战场在城东偏南,而由于关云长之前斩杀了武安国,击退了程武,所以看起来是来的路上,也就是城南这条路的阻碍更少一点,而且路程更近。但不要忘了,袁绍八万大军在此,虽然是围三缺一,可实际上却是从南面而来,故此城南的营盘格外之大,格外之厚!
陈宫却是陡然面色煞白。
而袁本初怔了片刻后,随着脑后一阵凉风吹过,也是忽然明悟,并慌忙看向身后——原来,不知从何时起,一片积雨云已经出现在了视野边缘,并且越来越浓,越来越重,还急速向前滚来!而联想起之前闷热到不正常的情况,袁绍哪里还不明白?这场理论上是初秋时节,实际上却是典型夏日暴雨的天象,恐怕正是关云长此番出击的缘由与倚仗所在!
怪不得土山刚刚垒起第一日对方便立即出战!
怪不得对方一路上如此好整以暇!
怪不得对方只带了一千兵马!
关云长等的根本不是天黑,他等的就是夏末秋初的这场暴雨!
城头上,没有人提醒的审配也已经在积雨云未出现之前便恍然大悟,因为他之前猛地一抬头却迎面吹来了一阵凉风,再一低头,关云长却已经下令弃马扔矛了……说起来,关云长虽然久在朝歌,但河内北部、魏郡、赵国却在水文地理上天然相同,都是挨着太行山,都是漳水流域,都是河北地区中央最南侧的平原地带,也就是难怪关云长会对这边气象有所了解了。
同样的道理,也难怪会是沮授和审配这二人率先醒悟……不过二人在醒悟之余也是各自难堪,毕竟他们可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关云长却是河东一个杀人犯,算上之前在邯郸给人做工并被公孙珣招揽的那一年多时间,也不过在此地区区七载而已!
然而,双方对本地的气象了解却是千差万别,甚至产生了质的变化。
回到眼前,陈宫回过神来,满脸煞白之余也是第一时间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务必要围捕关云长。
但是,天象这个东西,绝不是人力可以对抗或者可以强行胜过一头的,最起码在这个时代是做不到的!这边命令刚刚传下去,那边袁军士卒就都已经经历了从之前一整日的闷热无比到凉风习习,再到陡然冷气逼人的一次转变。
而还不等各部军官奉命直扑关羽所在,豆大的雨滴便开始滴落,然后旋即就是一阵骤雨疾风,与城头上的箭矢混杂在一起,让人难以抬头之余更是造成了慌乱,更可怕的是,天色几乎是瞬间便昏暗起来,五步之内,几乎难见身形!
巨大的混乱之中,友军早已经擎出的刀枪剑刃反而成为了自己一方最大的敌人,踩踏和误伤成为了减员的最大源头。而土山工地周边的甲士,也遭遇到了自己特有的敌人——泥泞和湿滑配合身上的甲胄,成为了运动的最大阻碍。
与此同时,关云长与其所部却紧紧挨着城墙行动,天然秩序井然,更不要说刚刚天色变化之前,关云长便直接下令,全军扔下长矛,一千人无论骑步,只执环首刀,冒雨短兵相接!
皮甲短兵,或许不是雨战的最佳装备,却是目前战场上最合适的装备;袁军醒悟过来或许也能立即做出如此动作,然而这个醒悟的过程却是需要拿命来换的!
昏暗之中,还不知道自家少主已经掉了脑袋的李进所领三部遭遇到了最直接最残酷的打击!关云长纵马而来,趁着雨水尚未浸透路面,亲自冲杀在前,两百骑兵趁乱践踏,随后八百士卒涌来,俱用环首刀劈砍,断肢残躯,一时滚滚落地,血水雨水,一时混混一体。
雷声鼓声雨声遮掩不住杀戮声与惨叫声,更不要说忽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将战场瞬间照亮,却又瞬间消失……李进情知推进到城墙下的自家士卒遭遇到了屠杀,却竟然无能为力,毕竟这种局势,就是神仙也难有效指挥。
凡事当思退。
大雨滂沱中,战场混乱中,刚刚借着闪电看清了城下惨象后,颓然立在战场上的李退之,脑中忽然间冒出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古怪念头。
话说,之前闪电照亮全场之时,关云长也是再度瞥见了这位多年未见的故人,然后便兀自持刀勒马向前!
不过,随着一开始那阵骤雨过去,五步之内难见身形的情形来得快去的也快,那个闪电之后不久,虽然还是昏暗,但视野还是模模糊糊有了,再加上关云长人高马大,李进同样远远望见对方——却居然干脆折身而走!雷声之中,一起撤退的还有依旧保持建制和战斗力的其部两千多李氏子弟兵。
这真不是李进胆小,其实要是他本人倒也罢了,但如此局面,一个不好,却是要将自家子弟白白葬送许多的路数……要知道,事到如今局面已经很明朗了,之前的武安国只是偶然,关云长此战真正的杀招便是这场大雨,猝不及防的袁军在大雨刚刚落下的这个阶段几乎是毫无抵抗力的……让自家子弟独自去承受关羽这最狂暴最有效的一段杀伤,李退之绝不可能接受。
而李进既然下令全军撤走,城下通道一时通畅,关云长立马在雨中,却既不追赶,也不趁机后撤——平心而论,此时就势撤走,若是能突过守在后面的于禁所领三部,然后全身回营,这一战便是天大的胜仗了。
但关云长却似乎并不知足。
其人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再度转向,顺着东城城墙往北扫荡!
城墙上,浑身湿哒哒的审配也借着微光看到了关羽的行动,却是连声感慨……话说,这个战术动作,看似自大,其实是谨慎之举。
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关羽的大营在城西,土山和目前的主要战场在城东偏南,而由于关云长之前斩杀了武安国,击退了程武,所以看起来是来的路上,也就是城南这条路的阻碍更少一点,而且路程更近。但不要忘了,袁绍八万大军在此,虽然是围三缺一,可实际上却是从南面而来,故此城南的营盘格外之大,格外之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