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我听说,曹操、孙坚、刘备三人之前讨董兵败,在緱氏山相约生死……”钟繇松了口气,立即言道。
“我知道这事。”公孙珣立即颔首。“之前在郿坞前,家母在河东便专门有信来,与我说起此事,还问我緱氏山有没有桃花,我说彼时桃花必然谢了,倒是有些杂七杂八的山花……你继续。”
众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种不值一提的消息会引起公孙大娘的注意,并传到卫将军耳朵里,但此时也赶紧恢复清明,继续竖起耳朵听钟繇的计策。
“君侯。”钟繇继续认真言道。“曹孟德是袁本初的发小,再加上他的官职、将军号,皆是袁绍表举。所以人尽皆知,他能为豫州刺史,一来是因为他是袁绍一方的人,二来是他本人家族在豫州北面沛国势力强大,三来,是他自己在讨董中不计生死换来了一些名望。”
“不错,鞭辟入里。”
“而孙文台此人,其人的依仗,一来自然是他的骁勇,二来却是袁术的支持。否则,其人如此轻剽,未必能在……豫州西面的颍川立足。”
“不错。”
“还有一个刘玄德,他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此番讨董也是让天下人侧目相对……不过更妙的是,他当日是靠徐州陶谦的支持,方能成行,而且,而且与君侯有旧!”钟繇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而且赶紧低头。
无他,等刘玄德三字出来以后,公孙珣便在案后死死盯住了鈡元常。
不过,堂中安静了好大一会后,这位卫将军却又忽然一声嗤笑:“说的好!天下英雄,岂独曹、孙?能与曹孟德、孙文台相抗,替国家掌握豫州的,我看只有一个刘玄德而已!元常……好计策!好眼光!”
钟繇长出了一口气。
“孔伷无能。”公孙珣当即继续言道。“你明日便书白板到尚书台,遣使罢免孔伷,拜刘玄德为豫州刺史!”
钟繇赶紧俯身称命。
“好了。”说完此事,公孙珣看着堂中烛火和堂外黑漆漆的天色,复又摇头道。“关东割据已成,怕是要十余年之力方能尽数荡平,不要计较一朝一夕。而且如今关中不靖,千头万绪都要安定了关中再说……诸君,今日天色已晚就不说关东局势了,唯独若还有关中大事,便可以再论一论,而若不是大事,今日诸君也辛苦,不妨先回去休息吧!”
“回禀君候。”一番面面相觑后,一直立在堂中没动的王修终于再度开口了。“关中眼前有件大事不得不说,但说了,怕也一时无法……”
“且讲来。”
“君候,君候之前让我解散各地民夫,回去准备秋收,这本是德政。”王修幽幽言道。“但有一部分关中征募民夫却恳求我不要轻易驱赶他们……因为他们散了,也无处可去。”
公孙珣立即动容——这是继军队思乡、关东大乱之后,他今日遇到的又一个根本不能靠技巧和法子就能解决的大问题。
董卓迁都,河南百万士民来到了关中,路上死了、离散了二三十万,可剩下的七八十万人,如今却全都分散在关中各处——有的人被胡乱安置到之前因为凉州大乱而零落的美阳地区;有的人被安置到霸陵、杜陵、高陵等手工业极为发达的城市。
但剩下的呢?
战事这么急促,战争这么残酷,这些人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而且还是这么庞大的数字,又怎么可能寻到妥善的安置之处?
甚至,便是安置到了美阳的人,也是惊惶无措的——秋收要到了,给他们粗暴划分的空地上却没有粮食!
公孙珣夺取了关中,拿下了三辅之地,压服了韩遂、马腾,甚至还在未央宫前肆无忌惮,先‘鞭笞’了一番中枢朝臣,看似一片大好,气势无二……却也千头万绪,百废待兴。
偏偏关东那边的挑战者已经开始紧锣密鼓了。
“先拿郿坞的粮食救济,一定要熬过这个冬日。”公孙珣叹气道。“剩下的从长计议。”
“君侯想要扩大幕府,加三公诸曹于将军府之事呢?”戏志才也是赶紧又问了一件大事。“我看君侯如此繁忙,何妨先行?”
“这件事情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公孙珣蹙眉道。“要和最近允许往我门下自投的求贤令一起处置……不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件事情确实可以更优先一些,这样好了,元常、公达久在中枢,志才可以跟他们一起,替我选一些长安朝中的才俊,届时我自然会亲自挑选。”
“喏。”戏忠也只能赶紧俯首,起身后却又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公孙珣愈发蹙眉。
“朝中有些人想让君侯自成大将军,以安人心……”
“此事休要再提。”公孙珣几乎是立即黑了脸。“鬼鬼祟祟,不敢自己来说却让蔡伯喈这个老头来讲,还自以为得计?对别人倒也罢了,对你们几位,我可以直言……其一,我的女儿绝不会嫁个刘宏那种独夫的儿子!其二,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俱已不在,我为卫将军便可以名正言顺总揽军政大权,何须加官?!我倒想看看,经前日一事,如今谁还敢在朝中与我争权?皇甫嵩还是王允,又或是过几日过来长安的刘虞?!”
“话虽如此。”堂中唯独田丰不惧,迎难而上。“将军可曾想过,此次讨董,若你不给自己加官,军中将佐将来封赏又该如何?”
“我知道这事。”公孙珣立即颔首。“之前在郿坞前,家母在河东便专门有信来,与我说起此事,还问我緱氏山有没有桃花,我说彼时桃花必然谢了,倒是有些杂七杂八的山花……你继续。”
众人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种不值一提的消息会引起公孙大娘的注意,并传到卫将军耳朵里,但此时也赶紧恢复清明,继续竖起耳朵听钟繇的计策。
“君侯。”钟繇继续认真言道。“曹孟德是袁本初的发小,再加上他的官职、将军号,皆是袁绍表举。所以人尽皆知,他能为豫州刺史,一来是因为他是袁绍一方的人,二来是他本人家族在豫州北面沛国势力强大,三来,是他自己在讨董中不计生死换来了一些名望。”
“不错,鞭辟入里。”
“而孙文台此人,其人的依仗,一来自然是他的骁勇,二来却是袁术的支持。否则,其人如此轻剽,未必能在……豫州西面的颍川立足。”
“不错。”
“还有一个刘玄德,他也是个有本事的人,此番讨董也是让天下人侧目相对……不过更妙的是,他当日是靠徐州陶谦的支持,方能成行,而且,而且与君侯有旧!”钟繇说到一半便戛然而止,而且赶紧低头。
无他,等刘玄德三字出来以后,公孙珣便在案后死死盯住了鈡元常。
不过,堂中安静了好大一会后,这位卫将军却又忽然一声嗤笑:“说的好!天下英雄,岂独曹、孙?能与曹孟德、孙文台相抗,替国家掌握豫州的,我看只有一个刘玄德而已!元常……好计策!好眼光!”
钟繇长出了一口气。
“孔伷无能。”公孙珣当即继续言道。“你明日便书白板到尚书台,遣使罢免孔伷,拜刘玄德为豫州刺史!”
钟繇赶紧俯身称命。
“好了。”说完此事,公孙珣看着堂中烛火和堂外黑漆漆的天色,复又摇头道。“关东割据已成,怕是要十余年之力方能尽数荡平,不要计较一朝一夕。而且如今关中不靖,千头万绪都要安定了关中再说……诸君,今日天色已晚就不说关东局势了,唯独若还有关中大事,便可以再论一论,而若不是大事,今日诸君也辛苦,不妨先回去休息吧!”
“回禀君候。”一番面面相觑后,一直立在堂中没动的王修终于再度开口了。“关中眼前有件大事不得不说,但说了,怕也一时无法……”
“且讲来。”
“君候,君候之前让我解散各地民夫,回去准备秋收,这本是德政。”王修幽幽言道。“但有一部分关中征募民夫却恳求我不要轻易驱赶他们……因为他们散了,也无处可去。”
公孙珣立即动容——这是继军队思乡、关东大乱之后,他今日遇到的又一个根本不能靠技巧和法子就能解决的大问题。
董卓迁都,河南百万士民来到了关中,路上死了、离散了二三十万,可剩下的七八十万人,如今却全都分散在关中各处——有的人被胡乱安置到之前因为凉州大乱而零落的美阳地区;有的人被安置到霸陵、杜陵、高陵等手工业极为发达的城市。
但剩下的呢?
战事这么急促,战争这么残酷,这些人拖家带口、背井离乡,而且还是这么庞大的数字,又怎么可能寻到妥善的安置之处?
甚至,便是安置到了美阳的人,也是惊惶无措的——秋收要到了,给他们粗暴划分的空地上却没有粮食!
公孙珣夺取了关中,拿下了三辅之地,压服了韩遂、马腾,甚至还在未央宫前肆无忌惮,先‘鞭笞’了一番中枢朝臣,看似一片大好,气势无二……却也千头万绪,百废待兴。
偏偏关东那边的挑战者已经开始紧锣密鼓了。
“先拿郿坞的粮食救济,一定要熬过这个冬日。”公孙珣叹气道。“剩下的从长计议。”
“君侯想要扩大幕府,加三公诸曹于将军府之事呢?”戏志才也是赶紧又问了一件大事。“我看君侯如此繁忙,何妨先行?”
“这件事情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公孙珣蹙眉道。“要和最近允许往我门下自投的求贤令一起处置……不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件事情确实可以更优先一些,这样好了,元常、公达久在中枢,志才可以跟他们一起,替我选一些长安朝中的才俊,届时我自然会亲自挑选。”
“喏。”戏忠也只能赶紧俯首,起身后却又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公孙珣愈发蹙眉。
“朝中有些人想让君侯自成大将军,以安人心……”
“此事休要再提。”公孙珣几乎是立即黑了脸。“鬼鬼祟祟,不敢自己来说却让蔡伯喈这个老头来讲,还自以为得计?对别人倒也罢了,对你们几位,我可以直言……其一,我的女儿绝不会嫁个刘宏那种独夫的儿子!其二,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俱已不在,我为卫将军便可以名正言顺总揽军政大权,何须加官?!我倒想看看,经前日一事,如今谁还敢在朝中与我争权?皇甫嵩还是王允,又或是过几日过来长安的刘虞?!”
“话虽如此。”堂中唯独田丰不惧,迎难而上。“将军可曾想过,此次讨董,若你不给自己加官,军中将佐将来封赏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