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李二听到云家已经开始准备小丫的嫁妆,脸上的阴云不由得淡了三分,正要离开,却发现门口走进来四个公人,为首一个戴着软帽的文吏笑着朝老邵拱拱手说:“恭喜发财啊邵掌柜,见到你家生意兴隆,我们也跟着高兴。
你把账簿拿来,给我们一间静室我们核算你这个季度的税款,不打扰你做生意,招待贵客。”文吏都是靠眼力价吃饭的,进来后看了一眼厅堂,就发现这里面的几个人很不简单,还专门向李二和长孙行了礼。
老邵赶紧拿来账簿,让伙计带着他们去隔壁的屋子里去核算账目。他们确实不该留在这里的,万一官老爷的脾气发作,这是自找倒霉,老张人不错,别载到这事上。
“就在这里核算,你,就是你,把他们以往的缴税记录拿过来老夫看一下。”李二随口吩咐那几个文吏。
张主簿皱皱眉头说:“贵人身份高贵,小吏是清楚的,万万不敢怠慢,但是户曹的账簿却不宜给外人观看,这是国法规定了的,律法森严小吏不敢有违,如果贵人有户曹参军的手令,自然百无禁忌。”
李二愣了一下,很少有人拒绝他的要求,本来要发怒,但是听到小吏说这是律法不允许的事情,就不气了,向房玄龄投去征询的目光。
“确实如此,三年前户部就制定颁发了《账簿令》,其中一条就是非有关人等不得私窥账簿,违者杖三十,徙三千里,这个小吏倒是一个懂事的,不宜苛责。”
李二点点头又对那个小吏说:“现在你可以把账簿拿给我看了,不会有人追究你。”
张主簿还要再坚持一下,老邵在一边对他说:“张主簿你就把账簿让这位贵人看看,不会有事的,放心吧,你已经取得了许可,俺老邵不会害你的。”
见老邵做了保,张主簿这才把账簿送到迎过来的断鸿手上,乖乖地退到了一边,等候贵人的征询。
“贞观十三年秋,岳州府共计征收珍珠行税银四项一十六笔,共计一千零三十五枚银币,上面有缴银入库的记录,想来不会偏差,老夫只想问你,这一笔退税一百三十三枚是何缘由?老夫从没听说过已经入了国库的银币会有退还这一说。”
房玄龄正要解释,想了想,就把这个机会给了小吏,听听他怎么说。
“回贵人的话,退税共有三种情况,一是减免退税,二是误收退税,第三就是涉外退税,珍珠行的退税就是减免退税,陛下在十三年的时候为了给得病的太上皇祈福,下令减免了天下一成的赋税,岳州自然会执行,由于岳州征税乃是在秋初,陛下的旨意发出的时间是在秋末,所以按照规定退还了珍珠行一百枚银币,而剩下的三十三枚银币就属于涉外退税的范畴了。”
第二十五节 商业奇才
李二笑着说:“很好,我想起来了,十三年确实有这样一道旨意,皇帝言出法随,你们执行的很好,不要紧张,慢慢说,怎么个涉外退税,工部是怎么制定的,岳州都是怎么实施的都说说,不管你说了什么老夫保证没有人敢问你的不是。”
见到主簿发现断鸿是宦官之后开始紧张起来,李二就温言安慰,这是他的另一个毛病,对于朝中的大臣大发脾气雷霆阵阵,但是对于底层的官员却向来优容有加,刚才还在发脾气,现在却慈善的像邻家大叔,这种情况随着对方身份变化而变化,对房玄龄,杜如晦从来不会说一句老哥之类的话,如果在田间地头,他和老农揽着肩膀,称兄道弟是为常事。
“贵人不知,岳州最近多了很多的胡商,他们带来的金块,银块,或者金沙,金饼子,银饼子远远不及咱们大唐的精美,成色也多有不足,交易的时候大唐商户不愿意收他们的杂色金银,这个时候就会按照胡商的金银成色来厘定成交价。
当然,大部分是把胡商的金银成色是往低里说的,然后钱庄拿回来重新铸造,去除火耗之后会有一定的剩余,这样账面就会出现盈余,账目平不了,所以这些多出来的金银会当成商家的利润重新上了赋税,之后,如果还有剩余,就会发还给商户,珍珠行账面上多出来的那二十余枚银币就是这么来的。”
房玄龄补充道:“的确如此,户部的账面不能出现不足,但是也不能容忍盈余,入一笔出一笔,两两核算之后账面的数目应当是平等的,不足就说明少了收入,多出来就表示那里出现了差错,这也是不允许的,老夫在审核账目的时候不会容忍短缺,也不会容忍出现盈余,不管有了短缺和盈余必然就说明此地出现了不法事。”
李二点点头,又翻了翻珍珠行的账簿问:“十四年的赋税比十三年多了六成,是不是说明珍珠行去年赚的钱比前年多了六成?”
“回贵人的话,不一定,依小吏来看,珍珠行去年的利润要比前年多出来一倍不止。以前确实就像贵人说的,商家的利润涨了一倍,赋税也必然跟着上涨一倍,咱们大唐的赋税被陛下改了之后就成了目前的状况。”
李二愣了一下,回头问房玄龄,“皇帝是怎么改的赋税?我怎么不知道?”
房玄龄苦笑着说:“这位张主簿所说的一定是陛下在十一年之时提出的累进税制,就是缴纳的赋税越多,享受的各种减税的力度就越大,比如缴税一百枚银币和缴税一千枚银币,他们的产业利润相差可不是十倍,有时候甚至是十五六倍。”
你把账簿拿来,给我们一间静室我们核算你这个季度的税款,不打扰你做生意,招待贵客。”文吏都是靠眼力价吃饭的,进来后看了一眼厅堂,就发现这里面的几个人很不简单,还专门向李二和长孙行了礼。
老邵赶紧拿来账簿,让伙计带着他们去隔壁的屋子里去核算账目。他们确实不该留在这里的,万一官老爷的脾气发作,这是自找倒霉,老张人不错,别载到这事上。
“就在这里核算,你,就是你,把他们以往的缴税记录拿过来老夫看一下。”李二随口吩咐那几个文吏。
张主簿皱皱眉头说:“贵人身份高贵,小吏是清楚的,万万不敢怠慢,但是户曹的账簿却不宜给外人观看,这是国法规定了的,律法森严小吏不敢有违,如果贵人有户曹参军的手令,自然百无禁忌。”
李二愣了一下,很少有人拒绝他的要求,本来要发怒,但是听到小吏说这是律法不允许的事情,就不气了,向房玄龄投去征询的目光。
“确实如此,三年前户部就制定颁发了《账簿令》,其中一条就是非有关人等不得私窥账簿,违者杖三十,徙三千里,这个小吏倒是一个懂事的,不宜苛责。”
李二点点头又对那个小吏说:“现在你可以把账簿拿给我看了,不会有人追究你。”
张主簿还要再坚持一下,老邵在一边对他说:“张主簿你就把账簿让这位贵人看看,不会有事的,放心吧,你已经取得了许可,俺老邵不会害你的。”
见老邵做了保,张主簿这才把账簿送到迎过来的断鸿手上,乖乖地退到了一边,等候贵人的征询。
“贞观十三年秋,岳州府共计征收珍珠行税银四项一十六笔,共计一千零三十五枚银币,上面有缴银入库的记录,想来不会偏差,老夫只想问你,这一笔退税一百三十三枚是何缘由?老夫从没听说过已经入了国库的银币会有退还这一说。”
房玄龄正要解释,想了想,就把这个机会给了小吏,听听他怎么说。
“回贵人的话,退税共有三种情况,一是减免退税,二是误收退税,第三就是涉外退税,珍珠行的退税就是减免退税,陛下在十三年的时候为了给得病的太上皇祈福,下令减免了天下一成的赋税,岳州自然会执行,由于岳州征税乃是在秋初,陛下的旨意发出的时间是在秋末,所以按照规定退还了珍珠行一百枚银币,而剩下的三十三枚银币就属于涉外退税的范畴了。”
第二十五节 商业奇才
李二笑着说:“很好,我想起来了,十三年确实有这样一道旨意,皇帝言出法随,你们执行的很好,不要紧张,慢慢说,怎么个涉外退税,工部是怎么制定的,岳州都是怎么实施的都说说,不管你说了什么老夫保证没有人敢问你的不是。”
见到主簿发现断鸿是宦官之后开始紧张起来,李二就温言安慰,这是他的另一个毛病,对于朝中的大臣大发脾气雷霆阵阵,但是对于底层的官员却向来优容有加,刚才还在发脾气,现在却慈善的像邻家大叔,这种情况随着对方身份变化而变化,对房玄龄,杜如晦从来不会说一句老哥之类的话,如果在田间地头,他和老农揽着肩膀,称兄道弟是为常事。
“贵人不知,岳州最近多了很多的胡商,他们带来的金块,银块,或者金沙,金饼子,银饼子远远不及咱们大唐的精美,成色也多有不足,交易的时候大唐商户不愿意收他们的杂色金银,这个时候就会按照胡商的金银成色来厘定成交价。
当然,大部分是把胡商的金银成色是往低里说的,然后钱庄拿回来重新铸造,去除火耗之后会有一定的剩余,这样账面就会出现盈余,账目平不了,所以这些多出来的金银会当成商家的利润重新上了赋税,之后,如果还有剩余,就会发还给商户,珍珠行账面上多出来的那二十余枚银币就是这么来的。”
房玄龄补充道:“的确如此,户部的账面不能出现不足,但是也不能容忍盈余,入一笔出一笔,两两核算之后账面的数目应当是平等的,不足就说明少了收入,多出来就表示那里出现了差错,这也是不允许的,老夫在审核账目的时候不会容忍短缺,也不会容忍出现盈余,不管有了短缺和盈余必然就说明此地出现了不法事。”
李二点点头,又翻了翻珍珠行的账簿问:“十四年的赋税比十三年多了六成,是不是说明珍珠行去年赚的钱比前年多了六成?”
“回贵人的话,不一定,依小吏来看,珍珠行去年的利润要比前年多出来一倍不止。以前确实就像贵人说的,商家的利润涨了一倍,赋税也必然跟着上涨一倍,咱们大唐的赋税被陛下改了之后就成了目前的状况。”
李二愣了一下,回头问房玄龄,“皇帝是怎么改的赋税?我怎么不知道?”
房玄龄苦笑着说:“这位张主簿所说的一定是陛下在十一年之时提出的累进税制,就是缴纳的赋税越多,享受的各种减税的力度就越大,比如缴税一百枚银币和缴税一千枚银币,他们的产业利润相差可不是十倍,有时候甚至是十五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