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在哈密,就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在哈密,他是这里每一个人的死敌,不论他的智慧之名多么的让人生畏,一旦被人认出他来,他只有死路一条。

  大食人与喀喇汗国用了百年时间才把一个信奉佛教的于阗国彻底从地图上抹掉。

  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更加激进,更加乖戾,更加难以对付的哈密国,这让穆辛有些气馁,杀死铁心源的心思也变得更加的坚定有力。

  穆辛确定,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铁心源更加坚决的抵制天神恩宠的人了。

  沿着胡杨河溯流而上,穆辛一路上看到了无数吱呀呀转动水车,不仅仅有水车,一些水磨也被安置在特意束紧的河道上,湍急的水流推动着水磨巨大的叶片,再由叶片带动巨大的石磨,将谷物碾碎,而后磨出白花花的面粉……

  高大的水车不疾不徐的用水斗将河水舀进高大的水台,欢快的水流再顺着高大的水台将河水倒进高处的水渠里……

  穆辛发觉自己被这些东西迷住了,这些散发着古老东方智慧的器具,不但简单,而且实用。

  “学问即便远在中国,吾亦求知。”穆辛默默地念诵着穆圣的这句名言,时至今日,他才深切的领悟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穆辛早就习惯了对学问的渴求,为了弄明白这些东西的工作原理,穆辛放慢了自己复仇的脚步。

  他站在水车边上整整两天,就弄明白了这东西的运转原理和制造过程,甚至绘出简单的图谱,他觉得这东西应该能够惠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的人民。

  无论如何,水利对农耕的帮助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水浇地和旱田两者之间巨大的收成差异,是穆辛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的。

  在穆辛弄清楚了水磨的工作原理时候,他就把目光放星罗棋布的水渠上。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外人看起来毫无出彩之处的农田,在穆辛这样的人眼中很快就出现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不知不觉的,穆辛就吟诵出晋陶渊明的盖世名篇《桃花源记》。

  这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穆辛看来无需着彩,只需用浓淡相宜的墨汁,最能表现现在的场景。

  黄犬扑击野鸟于田地,稚子呼啸于新起的桑田……

  处在这样的环境里,穆辛有一种懒得再理会人世间的所有纷争,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新事物的认知之中。

  哈密国的新事物很多。

  比如这种可以载货千斤的带着一个转盘的四轮马车,河道里面飘着能在很浅的水域里来回运输的平底船,能轻易地提起成千上万斤重物的龙门吊,以及轻便的能转动的单臂吊。

  每一样都让穆辛着迷,每一样都耗费了穆辛大量的时间,他甚至用大食太阳历换算了哈密国现在执行的十二气历法,发现两者之间并无多少差别。

  而十二气历虽然不如太阳历严谨,却处处亲和农事,对农事耕作极为有利。

  一路走下来,穆辛对哈密国的《商法》,税率,名册,乃至于军事布局,都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穆辛才惊慌的发现,哈密国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已经变得根深蒂固,至少在内政上已经超越周边的国家太多太多了。

  这种差别不是一星半点的差距,而是一种层次上的差距,不论哪些国家如何追赶都无济于事。

  一旦哈密国补足了自己在军事上的短板,大食,喀喇汗,塞尔柱,契丹,西夏,这些邻国,再不控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十年之后,哈密国将无可置疑的成为西域之地真正的霸主。

  无论穆辛一路上走的如何慢还是在十天之后抵达了哈密城。

  十天的时间对穆辛来说仿佛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哈密国有些东西和变化,让穆辛有一种重开了一个世界的感觉,这种感觉勾引起了穆辛最原始的恐惧。

  从远处看到哈密城墙的时候,穆辛就收起了自己的学者心思,重新用一个政治家的目光来审视旧地重游的哈密!

  在看到哈密高大的马面城墙的时候,穆辛就放弃了强攻这座城池的想法。

  这样的城池想正面攻打下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无论有多少兵马,都不能填满哈密城下深深地壕沟。

  这座巨城背靠天山,面临哈密河,两边是无遮无掩的空旷哈密平原,傍晚的时候,哈密城高大的城楼产生的阴影几乎能遮蔽掉半个哈密平原。

  太阳仿佛就是落进了城里,就藏在城楼的后面。

  这样的一座城,如果在大食或者波斯,它的统治者一定会给他冠以各种伟大的名称,比如落日之城,万城之城,天使之城,光明堡垒之类的名字。

  在哈密,他只有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哈密城。

  在哈密城外的哈密河渡口,穆辛看到了一片云,一片云却没有认出穆辛一行人。

  看的出来一片云非常的焦急,穆辛却不打算和一片云汇合,派出另外一支队伍和一片云接洽之后,穆辛就住在了哈密渡口。

  热闹的哈密渡口已经衍生成了一个不算小的镇子,狭窄的哈密河道几乎被船只覆盖的严严实实,右下左上的禁令严格执行,才得以让这条繁忙的渡口保证平稳运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