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刘燕嘿嘿地笑道:“小老儿明白了,这就回去告诉族老们大王的决策。明天就让我家的小子进学堂,不论学文还是学武,总要做一个对大王有用的人。”
大白话的威力显现了,刘燕非常高兴地带着人离开了,铁心源看到刘燕一边用脚踢铁二百五,一边骂骂咧咧的样子非常的欣慰。
以后,自己终于可以不受西域笨蛋们的气了,有人帮忙的感觉真的很好。
事情过了三天,霍贤一脸不高兴的来找铁心源,他对铁心源一句话就能驱使宋人,汉人,西域人,吐蕃人,回鹘人作出改变的事情非常的不满意。
他认为,这是君权过甚的表现,君权过甚对一个国家没好处,独裁者也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秦二世即亡……淝水一战……一意孤行导致国力衰亡,再无后继之力……一人智短……群策虽然见效缓慢……大王日后当以此为鉴……”
霍贤气急败坏的模样让铁心源龙颜大悦了一整天。
被人嫉妒毕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清香城里如今满是仁慈大王铁心源的事迹,苦哈哈的回鹘人们忽然发现自家吝啬的雇主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在干活的时候和以往一样的恶劣。
但是啊,在下工之后,偶尔知道带着累的半死的雇工们去酒铺里喝一点酒,调戏一下卖酒的胡姬。
看着回鹘人破烂的衣衫,知道从家里拿出一两件完整的旧衣衫骂骂咧咧的丢给他们。
发工钱的时候也知道多给几个大子,脸色难看,铜钱却格外的温暖,也不知道被雇主在怀里揣了多久。
一拳头打空的感觉不好受,至少,霍贤就是这样认为的。
到了现在,霍贤才感叹欧阳修的艰难,不知道欧阳修是用了什么法子才把一个荒僻的哈密弄成现在有条不紊的模样的。
军队很听话的开向边州,州府非常平静的重新记录人口,从南边和东边来的商贾在兴高采烈的做生意。
他甚至很不明白,哈密的特产亚麻绳子,居然成为了关内最大的采购项。
总体利润甚至超越了玛瑙和玉石。
大宋官府订购的三千套马拉耕锄,一千套千斤臂,十五架极为笨重的水锤,六百套铠甲模具,一百六十万根红柳箭杆……
仅仅是这些货物,大宋需要付出三十万匹麻布,十五万斤茶叶,十万斤生铁。
至于盐巴,哈密已经从纯粹的购买国,变成了卖出国。
盐湖边上的一望无际的盐田,哈密人不断地把盐湖水灌进盐田,然后就等着太阳把盐田水晒干,然后盐田里满是白花花的盐巴。
这在霍贤的眼中,纯粹就是上天在往下扔钱。
哈密的规章制度漏洞百出,每一种规章制度都粗陋的惊人,霍贤认为,如果自己是一个贪官,不出两年,就能成为这个国家的首富。
看着牧人们用背篓背着盐块去为喂养牛羊,他的心就在滴血。
蜀中的盐井已经挖到地下一百尺的深度了,陇中的人家整日里把一个盐块吊在房梁上,全家吃望望盐……凤阳府的盐价已经不是铜钱能购买的了。
第四十六章 铁心源的怪论
在哈密推行改革,没任何的压力。
这是霍贤没有预计到的。
哈密的百姓不缺少田地,官家鼓励开荒,扛上马拉耕犁,赶上两匹驽马,背上一点干粮和水。
先是在荒地上放一把火,把一人高的蓬蒿烧成灰烬还田,趁着地里刚着完火还暖和,驽马拉着耕犁把土地全部翻起来,灰烬埋进大地,蓬蒿的根部又被翻出来,老婆孩子跟在后面捡蓬蒿根,晒干之后又是一把火……
起了田垄,就回家,等着官府派民夫把水渠连接好,灌上冬水杀一冬天的虫子,开春之后就是一块不错的农田。
干完这些事情,农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官差来丈量自家的土地。
官府立好界牌,这块地就算是自家的了,可以不缴税耕作三年,然后传给子孙……
每家都有耕作不完的田地,自然就不会有谁缺心眼的去给别人当佃户。
如果说,有外人帮着耕作,那些人一定是农人偷偷买来的奴隶。
清香城里自然是没有奴隶的,即便是有,也是人家的小妾或者干儿子一类的人。
乡下就没有这么讲究了。
谁会没事干把奴隶弄成小妾和干儿子?回鹘人自己都不愿意。
官府为了完成沉重的开荒任务,纳粮任务,对这件事抱着民不告,官不究的态度。
下乡的官差即便是看见了那些奴隶,只要农人没有当着他们的面宰杀奴隶,他们一般都会装着看不见。
霍贤的改革计划里,最重要的农田改革在哈密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奖励农耕?鼓励开荒?
天啊,那些农人恨不得官府天天这样做,每家每户都有多余出来的农田,都是开荒所得,必须要奖励啊。
霍贤看够了那些州府官吏们似笑非笑的丑脸了。
只要他敢出台条例,这些官员就敢立刻执行,反正都是自己的属民受益。
至于在大宋被所有农人深恨的士大夫不纳粮这件事,在哈密根本就没有,连铁心源家的汤饼铺子都要纳税,哈密还有谁不纳税?
就在霍贤进退两难之际,铁心源下达了战时管制,这让以霍贤为首的国相府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大白话的威力显现了,刘燕非常高兴地带着人离开了,铁心源看到刘燕一边用脚踢铁二百五,一边骂骂咧咧的样子非常的欣慰。
以后,自己终于可以不受西域笨蛋们的气了,有人帮忙的感觉真的很好。
事情过了三天,霍贤一脸不高兴的来找铁心源,他对铁心源一句话就能驱使宋人,汉人,西域人,吐蕃人,回鹘人作出改变的事情非常的不满意。
他认为,这是君权过甚的表现,君权过甚对一个国家没好处,独裁者也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秦二世即亡……淝水一战……一意孤行导致国力衰亡,再无后继之力……一人智短……群策虽然见效缓慢……大王日后当以此为鉴……”
霍贤气急败坏的模样让铁心源龙颜大悦了一整天。
被人嫉妒毕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清香城里如今满是仁慈大王铁心源的事迹,苦哈哈的回鹘人们忽然发现自家吝啬的雇主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在干活的时候和以往一样的恶劣。
但是啊,在下工之后,偶尔知道带着累的半死的雇工们去酒铺里喝一点酒,调戏一下卖酒的胡姬。
看着回鹘人破烂的衣衫,知道从家里拿出一两件完整的旧衣衫骂骂咧咧的丢给他们。
发工钱的时候也知道多给几个大子,脸色难看,铜钱却格外的温暖,也不知道被雇主在怀里揣了多久。
一拳头打空的感觉不好受,至少,霍贤就是这样认为的。
到了现在,霍贤才感叹欧阳修的艰难,不知道欧阳修是用了什么法子才把一个荒僻的哈密弄成现在有条不紊的模样的。
军队很听话的开向边州,州府非常平静的重新记录人口,从南边和东边来的商贾在兴高采烈的做生意。
他甚至很不明白,哈密的特产亚麻绳子,居然成为了关内最大的采购项。
总体利润甚至超越了玛瑙和玉石。
大宋官府订购的三千套马拉耕锄,一千套千斤臂,十五架极为笨重的水锤,六百套铠甲模具,一百六十万根红柳箭杆……
仅仅是这些货物,大宋需要付出三十万匹麻布,十五万斤茶叶,十万斤生铁。
至于盐巴,哈密已经从纯粹的购买国,变成了卖出国。
盐湖边上的一望无际的盐田,哈密人不断地把盐湖水灌进盐田,然后就等着太阳把盐田水晒干,然后盐田里满是白花花的盐巴。
这在霍贤的眼中,纯粹就是上天在往下扔钱。
哈密的规章制度漏洞百出,每一种规章制度都粗陋的惊人,霍贤认为,如果自己是一个贪官,不出两年,就能成为这个国家的首富。
看着牧人们用背篓背着盐块去为喂养牛羊,他的心就在滴血。
蜀中的盐井已经挖到地下一百尺的深度了,陇中的人家整日里把一个盐块吊在房梁上,全家吃望望盐……凤阳府的盐价已经不是铜钱能购买的了。
第四十六章 铁心源的怪论
在哈密推行改革,没任何的压力。
这是霍贤没有预计到的。
哈密的百姓不缺少田地,官家鼓励开荒,扛上马拉耕犁,赶上两匹驽马,背上一点干粮和水。
先是在荒地上放一把火,把一人高的蓬蒿烧成灰烬还田,趁着地里刚着完火还暖和,驽马拉着耕犁把土地全部翻起来,灰烬埋进大地,蓬蒿的根部又被翻出来,老婆孩子跟在后面捡蓬蒿根,晒干之后又是一把火……
起了田垄,就回家,等着官府派民夫把水渠连接好,灌上冬水杀一冬天的虫子,开春之后就是一块不错的农田。
干完这些事情,农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官差来丈量自家的土地。
官府立好界牌,这块地就算是自家的了,可以不缴税耕作三年,然后传给子孙……
每家都有耕作不完的田地,自然就不会有谁缺心眼的去给别人当佃户。
如果说,有外人帮着耕作,那些人一定是农人偷偷买来的奴隶。
清香城里自然是没有奴隶的,即便是有,也是人家的小妾或者干儿子一类的人。
乡下就没有这么讲究了。
谁会没事干把奴隶弄成小妾和干儿子?回鹘人自己都不愿意。
官府为了完成沉重的开荒任务,纳粮任务,对这件事抱着民不告,官不究的态度。
下乡的官差即便是看见了那些奴隶,只要农人没有当着他们的面宰杀奴隶,他们一般都会装着看不见。
霍贤的改革计划里,最重要的农田改革在哈密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奖励农耕?鼓励开荒?
天啊,那些农人恨不得官府天天这样做,每家每户都有多余出来的农田,都是开荒所得,必须要奖励啊。
霍贤看够了那些州府官吏们似笑非笑的丑脸了。
只要他敢出台条例,这些官员就敢立刻执行,反正都是自己的属民受益。
至于在大宋被所有农人深恨的士大夫不纳粮这件事,在哈密根本就没有,连铁心源家的汤饼铺子都要纳税,哈密还有谁不纳税?
就在霍贤进退两难之际,铁心源下达了战时管制,这让以霍贤为首的国相府长长的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