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苏轼惊叫一声,连忙把先生从流泉底下拖出来,连忙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欧阳修冻得嘴唇青紫,哆嗦半天才坐在石凳子上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只是哈密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老夫的能力,徒呼奈何!”
苏轼找来干布巾子擦干先生头上的水渍,有拖着先生来到卧房,找出干爽的衣衫给先生换上,这才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欧阳修指指卧房对面的书房道:“文书在桌案上,你慢慢看,为师要睡一会。”
说完就把苏轼推出房门,躺在自己的床上,两只红彤彤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纱帐喃喃自语道:“一百五十万张嘴,放在一起比城门还要大,老夫能用什么来填满这些嘴巴呢?”
苏轼来到书房,匆匆的看了一眼先生摊在桌案上的那封文书,看完之后,也是呆若木鸡。
欧阳修没因为外甥女的事情给贬斥到外地去,所以苏轼这个学生也没有参加什么制科考试,而是被欧阳修给弄进太学里去了。如今正是观政的时候。
和铁心源一样,他们也去过宫门口用眼神诅咒过所谓的奸臣,因此,对于政事,苏轼也是精通的,如果这一次在哈密待够五年,回去之后最少也是一个下州通判。
他本来就是大宋朝当亲民官来培养的,因此,赈灾,抚民是他的必修课。
苏轼经历过的赈灾,最严重也不过是东京城大雪,压垮了几户人家的房子,他带着衙役们过去帮助一下。
最多就十几人的事情,做完了就完了,即便是官府不帮忙,他个人帮忙也能让这些百姓有地方住。
现在不一样了,整个东京城的人口都在饿肚子,这种事情,苏轼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应对。
在太学的他从书上学过赈灾不力的后果是什么。即便是书上讲述的也只是几千,几万人的事情,一百五十万人的事情还轮不到他来管。
现在,他要操心了……
苏轼觉得自己很亏,昨晚的时候还有些受之有愧的意思,现在,这样的感觉半点都不剩。
铁青蛙这家伙从来就不干亏本的事情……现在,他老娘,他老婆也是这样的……
想起昨晚自己拍着胸口大包大揽的样子,苏轼就很想用脑袋撞墙。
他站起身想要去找彭礼黄元寿他们,却看见自己先生又起来了,背着手看着窗外的天山发愣。
“走!”
“去哪?”
“哈密城!”
“先生,那里应该是地狱一般的场景……”
“那也要看,看完之后就回来研究一下,看看到底能够救多少人回来。”
“人数太多了……”
“是啊,太多了……”
清香谷的人对于哈密的流民没有多少感觉,对他们来说清香谷就是一片世外桃源。
大家关起门来享受清香谷的繁华,和富庶,外国灾民能不能吃上饭和他们关系不大。
欧阳修和苏轼带着属官走在清香城繁华的街道上,觉得这里的繁华如今是如此的刺眼。
铁心源不在,很明显,他已经去哈密这些地方了,毕竟,他才是哈密的王,回鹘人一旦开始暴乱,毁掉的只会是哈密清香国。
事实上铁心源已经在哈密了。
他来到哈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把哈密的流民向四处分散。
一队队的流民妇孺开始在哈密河边搭船,他们会沿着哈密河顺流而下,最后抵达巴里坤湖。
之所以把妇孺和青壮分开,就是为了方便控制这些青壮的回鹘人,同时,巴里坤湖附近能找到食物的几率要比哈密大的太多了。
如今,已然是六月底了,这些人必须在第一场大雪来临之前给自己修建好住宅,储存一些食物,要不然,一场大雪覆盖过后,他们就会像没有长好膘的牛羊一样死在雪地里。
夏秋的时候,正是食物丰富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饿不死人的,巴里坤湖周边的小水塘里用水瓢都能舀上鱼来。
虽然不够百十万人吃的,至少饿不死他们。
真正的危机是来年开春之后,青黄不接的时候才是真正要命的时候,每一场饥荒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就是这个时候。
哈密官府想要帮助这些人,那么,现在绝对不是一个好时候,人一旦有了依靠,就不会主动求活,没了主动求活心思的人,是熬不过这场巨大的灾难的。
这是一场真正的灾难,想要哈密清香国恢复到原先的富裕程度,至少需要三年!
哈密码头上哭爹喊娘之声令人心碎,奴隶贩子带走那些已经把自己卖掉的回鹘人的时候,场面更是让人不忍卒睹。
人虽然被一船船的运走,奴隶被一群群的拖走,铁心源却发现,哈密城里的人似乎一点都没有减少。
欧阳修来到哈密城的时候,铁心源已经在这里待了两天,当欧阳修看到一群群的妇孺上了哈密河上的木筏,阴沉着脸问道:“你准备把他们运去哪里?”
铁心源面无表情的道:“巴里坤湖,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填饱肚子的食物。”
“没有官员组织吗?”
“我一直在等你们来!”
欧阳修的脸色好看了很多,挥手招来彭礼,对铁心源道:“给他尽可能多的粮食,和不少于三千军卒,以及一百个能帮流民盖房子的工匠,巴里坤湖的流民群,他说了算。”
欧阳修冻得嘴唇青紫,哆嗦半天才坐在石凳子上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只是哈密的事情已经超出了老夫的能力,徒呼奈何!”
苏轼找来干布巾子擦干先生头上的水渍,有拖着先生来到卧房,找出干爽的衣衫给先生换上,这才道:“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欧阳修指指卧房对面的书房道:“文书在桌案上,你慢慢看,为师要睡一会。”
说完就把苏轼推出房门,躺在自己的床上,两只红彤彤的眼睛死死的盯着纱帐喃喃自语道:“一百五十万张嘴,放在一起比城门还要大,老夫能用什么来填满这些嘴巴呢?”
苏轼来到书房,匆匆的看了一眼先生摊在桌案上的那封文书,看完之后,也是呆若木鸡。
欧阳修没因为外甥女的事情给贬斥到外地去,所以苏轼这个学生也没有参加什么制科考试,而是被欧阳修给弄进太学里去了。如今正是观政的时候。
和铁心源一样,他们也去过宫门口用眼神诅咒过所谓的奸臣,因此,对于政事,苏轼也是精通的,如果这一次在哈密待够五年,回去之后最少也是一个下州通判。
他本来就是大宋朝当亲民官来培养的,因此,赈灾,抚民是他的必修课。
苏轼经历过的赈灾,最严重也不过是东京城大雪,压垮了几户人家的房子,他带着衙役们过去帮助一下。
最多就十几人的事情,做完了就完了,即便是官府不帮忙,他个人帮忙也能让这些百姓有地方住。
现在不一样了,整个东京城的人口都在饿肚子,这种事情,苏轼觉得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应对。
在太学的他从书上学过赈灾不力的后果是什么。即便是书上讲述的也只是几千,几万人的事情,一百五十万人的事情还轮不到他来管。
现在,他要操心了……
苏轼觉得自己很亏,昨晚的时候还有些受之有愧的意思,现在,这样的感觉半点都不剩。
铁青蛙这家伙从来就不干亏本的事情……现在,他老娘,他老婆也是这样的……
想起昨晚自己拍着胸口大包大揽的样子,苏轼就很想用脑袋撞墙。
他站起身想要去找彭礼黄元寿他们,却看见自己先生又起来了,背着手看着窗外的天山发愣。
“走!”
“去哪?”
“哈密城!”
“先生,那里应该是地狱一般的场景……”
“那也要看,看完之后就回来研究一下,看看到底能够救多少人回来。”
“人数太多了……”
“是啊,太多了……”
清香谷的人对于哈密的流民没有多少感觉,对他们来说清香谷就是一片世外桃源。
大家关起门来享受清香谷的繁华,和富庶,外国灾民能不能吃上饭和他们关系不大。
欧阳修和苏轼带着属官走在清香城繁华的街道上,觉得这里的繁华如今是如此的刺眼。
铁心源不在,很明显,他已经去哈密这些地方了,毕竟,他才是哈密的王,回鹘人一旦开始暴乱,毁掉的只会是哈密清香国。
事实上铁心源已经在哈密了。
他来到哈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把哈密的流民向四处分散。
一队队的流民妇孺开始在哈密河边搭船,他们会沿着哈密河顺流而下,最后抵达巴里坤湖。
之所以把妇孺和青壮分开,就是为了方便控制这些青壮的回鹘人,同时,巴里坤湖附近能找到食物的几率要比哈密大的太多了。
如今,已然是六月底了,这些人必须在第一场大雪来临之前给自己修建好住宅,储存一些食物,要不然,一场大雪覆盖过后,他们就会像没有长好膘的牛羊一样死在雪地里。
夏秋的时候,正是食物丰富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饿不死人的,巴里坤湖周边的小水塘里用水瓢都能舀上鱼来。
虽然不够百十万人吃的,至少饿不死他们。
真正的危机是来年开春之后,青黄不接的时候才是真正要命的时候,每一场饥荒中,死亡人数最多的就是这个时候。
哈密官府想要帮助这些人,那么,现在绝对不是一个好时候,人一旦有了依靠,就不会主动求活,没了主动求活心思的人,是熬不过这场巨大的灾难的。
这是一场真正的灾难,想要哈密清香国恢复到原先的富裕程度,至少需要三年!
哈密码头上哭爹喊娘之声令人心碎,奴隶贩子带走那些已经把自己卖掉的回鹘人的时候,场面更是让人不忍卒睹。
人虽然被一船船的运走,奴隶被一群群的拖走,铁心源却发现,哈密城里的人似乎一点都没有减少。
欧阳修来到哈密城的时候,铁心源已经在这里待了两天,当欧阳修看到一群群的妇孺上了哈密河上的木筏,阴沉着脸问道:“你准备把他们运去哪里?”
铁心源面无表情的道:“巴里坤湖,只有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填饱肚子的食物。”
“没有官员组织吗?”
“我一直在等你们来!”
欧阳修的脸色好看了很多,挥手招来彭礼,对铁心源道:“给他尽可能多的粮食,和不少于三千军卒,以及一百个能帮流民盖房子的工匠,巴里坤湖的流民群,他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