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为保证指挥稳定,伊军在无线电通讯受到强烈干扰的情况下,立足于有线通信,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战略战役指挥的畅通。此外,在伊军强有力的组织下,民众在海湾方向和两伊边境地区建立了多层观察哨,对盟军空袭动向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目视和光学侦察,随时报告伊军总部。

  空袭期间,双方发生数次空战,由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作战飞机技术水平存在“代差”、“时代差”,伊军无力与美军在空中争胜,损失惨重。据美军宣称,共击落苏—24MK、F—14A各4架,摧毁数处伊军导弹阵地,美军自身被击落一架F—16,因机械故障损失一架F—15。

  在第一阶段,北约共出动战机4000余架次,发射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3000余枚,摧毁了伊朗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数十处核设施,以及尖端技术研究机构,基本达成作战目的。

  空袭第一阶段结束后,欧盟进行政治斡旋,要求美伊停战,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伊朗愤怒地拒绝了。由于伊朗战前购买了大量先进的防空系统,而且采取了“藏、走、打”等措施,伊朗弹道导弹、防空系统并未受到太大损失,盟军并未完全掌握制空权,空袭仍然需要继续加强。

  二、防空系统与弹道导弹

  空袭第二阶段,自4月3日起,至4月17日止,历时15天。盟军作战任务的重点,是打击伊朗全境的防空系统,追歼伊朗的弹道导弹,并开始打击伊朗的基础设施,迫使伊朗按照美国的要求结束战争。美军的作战方针是:瘫痪交通,制敌机动;轰炸城市,引敌出现;全天侦察,实时摧毁。

  当美国决定以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后,开始加大了对伊朗的侦察力度,北约盟军以60余颗侦察卫星、数架EA-8侦察机以及各种侦察设备,从太空、空中、地面对伊朗实施24小时不间断侦察,捕捉伊朗弹道导弹和防空系统的踪迹。战争爆发后,盟军以隐形飞机为先导,以攻击机、轰炸机为主体,在预警机、侦察机、电子战飞机的配合下,开始攻击伊朗的主要交通枢纽、大城市、弹道导弹和防空系统。

  面对盟军的狂轰滥炸,为鼓舞民众斗志,在政府强烈要求下,伊军不顾敌我力量悬殊,不顾自身伤亡,奋勇反击。4月4日,在布什尔和哈马丹附近地域,“红旗”-9 防空导弹,击落一架A-10攻击机和一架F-15战斗机,S-400防空系统又击落一架F-35战机,道尔防空系统击落两架“捕食者”无人机。伊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数套本国研制的防空系统和弹道导弹被摧毁,“红旗”-9 防空系统损失1套,S-400防空系统损失1套,道尔防空系统损失2套,许多防空雷达系统遭到盟军反辐射导弹的摧毁。

  在第二阶段,美国出动作战飞机7000余架次,发射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4000余枚,轰炸了伊朗几乎所有大城市,以及与核计划有关的城市,伊朗从西北到东南的发达地区,几乎全部笼罩在战火之中,人员伤亡惨重,物资损失无数,交通陷于瘫痪。

  盟军的空袭决心和强度远远超出了伊朗战前估计。战前,伊朗的军演内容、作战方式、作战强度以及复杂程度,都不能与实战相比,实战远比演习惨烈、紧张、复杂,伊军总体上处于极度被动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召开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对敌方略。

  经过激烈争论,军方意见占了上风,会议认为:盟军力量十分强大,己方力量特别是空军力量仍显弱小,难以与敌硬拼,但由于战前准备较为充分,购买了大量先进的防空系统,只要战略战术灵活,仍然可以予敌以重大打击;高技术战争消耗过大,敌人精确制导武器已经出现补给不足的迹象,国际上反战之声沸腾,敌人难以持久作战,意在速决,伊军必须挺住,不断以弹道导弹和防空系统沉重打击敌人,拖延战争进程,以待时局变化。会议做出了对敌作战指导方针:机动与隐蔽相结合,弹道导弹外线反击与防空导弹内线抗击相结合,优先保存自己,适时打击强敌;不为国内战争惨象所累,军事指挥官全权负责指挥,除非有叛变投敌迹象,毛拉“政委”不得干预军事行动;政治、外交斗争全力配合军事斗争,持久作战,以拖待变。会议还决定,在国际武器市场上,大力购买先进的防空系统以及弹道导弹系统。

  伊军英勇抗战,继续取得新的战果。至4月11日,又击落盟军直升机1架,无人机1架,拦截巡航导弹数枚,并抓获两伊边界巡逻的3名盟军士兵。与此同时,伊朗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外援和世界舆论的同情和支持。4月16日,最高精神领袖发表电视讲话,号召伊朗军民振奋精神,进行圣战,与敌人血战到底,直至侵略者屈服为止。

  由于伊朗军民抵抗意志坚决,防空作战抗击和弹道导弹外线打击战果显著,盟军第二阶段作战企图遭到挫败,加之精确制导弹药不足,盟军被迫向战区增派兵力,第7舰队的一个航母作战群被增派到阿曼湾,又向波斯湾抽调去150架作战飞机。在第二阶段作战中,尽管盟军给伊朗造成巨大损失,但未能达到预定作战目的,伊军的防空系统和弹道导弹部队对盟军威胁仍然很大。

  三、基础设施

  战争第三阶段,从4月18日起,至5月7日止,历时20天。在该阶段,盟军重点攻击伊朗经济基础设施,全面削弱、瘫痪和剥夺伊朗维持战争的能力。由于第二阶段作战行动没有实现预期作战目标,自己又遭受了重大损失,盟军在第三阶段扩大了空袭的规模和强度,以挽回颜面,企图震撼伊朗军民的心理,动摇伊朗政治领导层的抵抗意志,迫使伊朗无条件接受盟军提出的和谈条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