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久拖不决,面对的将是不确定的未来。对于确定的事情,人们在心理上会很坦然,可以按照预案,一步步来做,最怕的是面对不确定的事情,由于缺乏预测未来的能力,人们在心理上往往倾向于惊慌和不安,易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美国是一个自信的民族,但当下的美国,已经不是二战刚结束后的美国了,而是一个老大帝国,是一个维持霸权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有勃勃上升势头的争夺霸权的国家,在美国的身上,暮气开始笼罩,如果战事长期继续,肯定会扯动美国人的旧伤口,人们会想:伊朗战争,难道又是下一个越南战争吗?毛泽东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战争经验表明,一旦美军被拴在某地,最后想全身而退都很困难,伊拉克如此,阿富汗如此,伊朗也会如此。

  美国最担心的事情,就是伊朗最应该做的事情。伊朗的第一战略指导原则,就是把美国拴在海湾,但鉴于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伊朗需要做的,不是狂热地吹嘘反击,而是保存实力,持重待机。

  战争初期,美国气势汹汹地杀来,势不可挡,伊朗如何渡过最艰难的阶段?战争史告诉我们,应当退避三舍持重待机。库图佐夫战胜拿破仑,毛泽东在反“围剿”作战中重挫蒋介石,南联盟在科索沃战争中坚持了78天,都是在战争初期努力保存自己待机破敌的结果。

  《孙子兵法·军争篇》曰: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意思是:军队初战时士气饱满,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懈怠,最后士气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等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他,这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战争初期,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心理上、战斗意志上,都处于巅峰状态,而且是行动是谨慎的,如果伊军能够隐真示假保存实力,消灭不了美军但也不让美军消灭,则一段时间之后,美军必然会骄傲轻敌或者斗志消退,予伊军以可乘之机,那时,如果能抓住战机,时而不时地予强敌以歼灭性打击,则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战局。此之谓“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战争是实现国家政治目的的手段。然而可悲的是,在战争中,有人往往把某些政治人物、政治人物的某些言论或者某些政治事件,来代替作为国家利益的“政治”,强迫战争无条件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些所谓的“小政治”、“伪政治”,如果不服从和服务于这些“小政治”、“伪政治”,轻则降职,重则被扣上“政治帽子”,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喜欢“从政治上考虑问题”的极权国家。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直扑乌克兰首都基辅,企图抓住“俄罗斯的双脚”。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苏联最大的政治是一切为了战争胜利,一切服从战争胜利,朱可夫向斯大林郑重建议,放弃基辅。然而,斯大林认为,如果基辅丢失,在国际上政治影响不好,会影响到苏联人民的士气,从而听信政治局委员赫鲁晓夫的雄伟誓言,做出了保卫基辅的决策。战争的结果是,迅速丢失了基辅,仅被俘虏官兵就高达万人,并导致此后抗战的困难。斯大林惧怕一时不良的政治影响,结果却要以长期的战争被动作为代价。又比如,非洲某国在南部边境与邻国发生战争,在双方对峙的某个地域,战场态势极端利于敌而不利于某国。一日,副总参谋长从首都来此视察。为向首长献礼,报答中央关心,战区勒令某部进攻,结果付出极其重大的伤亡,方才拿下某高地。

  “小政治”、“伪政治”,其干预战争之害,令人痛彻心扉、恨入骨髓,战争服从于大政治,“小政治”、“伪政治”必须服从于战争。因为,没有战争的胜利,就没有国家的一切。

  当下的伊朗,统治阶级缺乏智慧,封闭而且目空一切,古波斯文明的伟大光芒已经被宗教狂热的阴影所遮蔽。伊朗战争,面对美国的强势进攻,很难想像伊朗宗教政权会保持慎重,必定会打着政治、宗教等旗号,作出干预指挥官指挥作战的事情,美伊双方战略博弈的第一回合必将以伊朗的失败而告终。

  二、两场博弈

  信息时代的战争,势均力敌的情况是很少的,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除了两伊战争以外,战争都是在强者和弱者之间进行。两个势均力敌国家之间的战争,耗时很长,耗资巨大,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如果没有刻骨的仇恨和矛盾,没有国家愿意打一仗,来消磨本可以用来发展经济的大好时光。

  当前,人类既处于信息时代,也处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时代是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迅猛推动的。在全球化时代,地球成为“地球村”,人员、信息和物质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一个政治组织、群体甚至个人,都有能力破坏网络化、信息化的城市和社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无需使用任何特殊手段,有时一支步枪、一台电脑甚至一把匕首就已足够。

  以上两者就引出了信息时代战争的一个基本特征,即:战争实际上是在两个战场同时进行的:一个是在防御方的国土。在这个战场里,弱国只能抗击强国的攻击;一个是在防御方的国土之外。在这个战场里,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弱者开始大有作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