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郑板桥是中国著名的画家,大半生都处于穷困潦倒之中,却活得富有诗情画意,留下了美好的杆杆翠竹。然而,国家却不可如此,使人民免于饥饿,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责,如果连人民最起码的生理需要都满足不了,这是政府最严重的失职,这样的政府应当丧失合法性,人民有权力将其推翻。
科威特,海湾*小国,北邻伊拉克,南接沙特*,东临波斯湾,与伊朗隔湾相望,面积约万平方公里,盛产石油,被称为“浮在石油上的国家”。由于石油美元的推动,国家极其现代化,被誉为“海湾明珠”。然而,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却入侵并占领了科威特。
可见,人民贫困,政府将不能生存,人民富了,政府应该能够生存,然而,却不能生存。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枪杆子”里面不一定能出政权了,但在“丛林法则”仍然主导着国际政治生态的情况下,“枪杆子”里面出主权,则是确定无疑的真理。只是今天的“枪杆子”,对于某些地区性强国、边缘性全球国家来说,已经不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了,而是核武器。
时代是战争的母体,战争是时代的婴儿。工业时代,各国实力固然有强弱之分,然而由于装备技术水平的限制,战争的胜利主要体现在夺取、控制和占领对方土地上,这就需要战争发起方一步一步地深入敌国领土,像啃烧饼一样,逐步占领敌国全部领土。这种战争方式会导致一场较为漫长的战争,因为只要被攻击方政府深得民心,军队战略战术灵活,人民抵抗意志坚决,就可能给予侵略方以重大打击,战争就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从而为被攻击方扭转战局提供诸多可能。
信息时代,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战争节奏显著加快。信息时代的战争,战争目的往往是有限性的,发起战争方通常不再追求攻城掠地、占领对方领土、全歼对方军队、使敌人彻底屈服等终极目标,而大多是利用其在武器装备上的“代差”优势,突然袭击,采取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等新的战法,攻击对方要害目标,迅速瘫痪对方战争能力,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政治条件,这就使得被攻击方难以调动和发挥自身的战争潜力,给予进攻方以持续和有效的抗击,战争通常会在短期结束。科索沃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78天的空袭,迫使南联盟屈服。整个战争中,南联盟军队只看见了北约的飞机和导弹,却看不见北约的军队。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曾说:“以往的哲学是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快吃慢。”
然而,今天在战争中有能力以快吃慢的国家并不多,那些率先进入“快”行列的国家,仍然是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而“慢”行列的国家,还是那些工业时代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一些国家叫嚷的所谓“后发优势”,在实践中很难存在。如果让伊朗掂量一下自己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份量,恐怕高傲的波斯人也不得不承认,伊朗属于“慢”国之列,是“快”国“吃”的对象。
核武器是战争的产物,它一出世,便以其巨大的破坏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核武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主要是加强了西方国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控制力,是西方国家威慑弱国的利器。然而冷战结束之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组织,都具备制造或者拥有核武器的能力,本来是西方国家手中的利器,反倒变得可能成为弱国甚至某些组织手中威慑西方国家的利器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竟然由于核武器的“泛化”,竟然有可能加以改变。或许,这就是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吧。
在日本人咎由自取地受到核攻击之后,原子弹再未被使用过,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无核国家之间战争,没有核武器可用;二是有核国家与无核国家之间的战争,不需要核武器,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有核国家总是比无核国家强大;三是有核国家之间如果爆发战争,谁也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核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效应,使有核国家的领导人变得十分理智,对冲突表现得很克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核国家之间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先例。从这三条原因进行逻辑推理,一个简单的事实便呈现在各国统治者面前:一是无核国家的安全最没有保障;二是有核国家的安全最有保障;三是有核国家必须尽力阻止无核国家获得核武器。
一战之后,为了保障世界和平,成立了国联,但当中国受到日本人的无耻侵略时,国联连谴责日本的声明都不敢发表,埃塞俄比亚受到意大利的侵略时,国联同样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世界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所以国联只有“见光死”。二战之后,联合国成立了,吸取国联失败的教训,联合国科学设计了一些的机构和制度,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霸权主义国家操纵了联合国,联合国成为他们的工具,用之则取,不用则弃。伊拉克战争,就是美英抛开联合国而实施的非法战争。
既然联合国不能可靠地保障国家安全,那么包括地区性强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只有求助于边缘性全球国家、全球性国家的庇护。在文化、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层面,国家之间总会产生种种矛盾,如果发展中国家与边缘性全球国家、全球性国家有严重分歧,甚至到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地步,那么除非屈服,它的安全就只有靠自己了。
科威特,海湾*小国,北邻伊拉克,南接沙特*,东临波斯湾,与伊朗隔湾相望,面积约万平方公里,盛产石油,被称为“浮在石油上的国家”。由于石油美元的推动,国家极其现代化,被誉为“海湾明珠”。然而,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却入侵并占领了科威特。
可见,人民贫困,政府将不能生存,人民富了,政府应该能够生存,然而,却不能生存。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枪杆子”里面不一定能出政权了,但在“丛林法则”仍然主导着国际政治生态的情况下,“枪杆子”里面出主权,则是确定无疑的真理。只是今天的“枪杆子”,对于某些地区性强国、边缘性全球国家来说,已经不是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了,而是核武器。
时代是战争的母体,战争是时代的婴儿。工业时代,各国实力固然有强弱之分,然而由于装备技术水平的限制,战争的胜利主要体现在夺取、控制和占领对方土地上,这就需要战争发起方一步一步地深入敌国领土,像啃烧饼一样,逐步占领敌国全部领土。这种战争方式会导致一场较为漫长的战争,因为只要被攻击方政府深得民心,军队战略战术灵活,人民抵抗意志坚决,就可能给予侵略方以重大打击,战争就可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从而为被攻击方扭转战局提供诸多可能。
信息时代,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运用,战争节奏显著加快。信息时代的战争,战争目的往往是有限性的,发起战争方通常不再追求攻城掠地、占领对方领土、全歼对方军队、使敌人彻底屈服等终极目标,而大多是利用其在武器装备上的“代差”优势,突然袭击,采取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等新的战法,攻击对方要害目标,迅速瘫痪对方战争能力,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政治条件,这就使得被攻击方难以调动和发挥自身的战争潜力,给予进攻方以持续和有效的抗击,战争通常会在短期结束。科索沃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78天的空袭,迫使南联盟屈服。整个战争中,南联盟军队只看见了北约的飞机和导弹,却看不见北约的军队。美国前国防部长科恩曾说:“以往的哲学是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快吃慢。”
然而,今天在战争中有能力以快吃慢的国家并不多,那些率先进入“快”行列的国家,仍然是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而“慢”行列的国家,还是那些工业时代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一些国家叫嚷的所谓“后发优势”,在实践中很难存在。如果让伊朗掂量一下自己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份量,恐怕高傲的波斯人也不得不承认,伊朗属于“慢”国之列,是“快”国“吃”的对象。
核武器是战争的产物,它一出世,便以其巨大的破坏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核武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主要是加强了西方国家对国际政治格局的控制力,是西方国家威慑弱国的利器。然而冷战结束之后,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组织,都具备制造或者拥有核武器的能力,本来是西方国家手中的利器,反倒变得可能成为弱国甚至某些组织手中威慑西方国家的利器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竟然由于核武器的“泛化”,竟然有可能加以改变。或许,这就是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吧。
在日本人咎由自取地受到核攻击之后,原子弹再未被使用过,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很简单:一是无核国家之间战争,没有核武器可用;二是有核国家与无核国家之间的战争,不需要核武器,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有核国家总是比无核国家强大;三是有核国家之间如果爆发战争,谁也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核武器的巨大杀伤破坏效应,使有核国家的领导人变得十分理智,对冲突表现得很克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核国家之间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先例。从这三条原因进行逻辑推理,一个简单的事实便呈现在各国统治者面前:一是无核国家的安全最没有保障;二是有核国家的安全最有保障;三是有核国家必须尽力阻止无核国家获得核武器。
一战之后,为了保障世界和平,成立了国联,但当中国受到日本人的无耻侵略时,国联连谴责日本的声明都不敢发表,埃塞俄比亚受到意大利的侵略时,国联同样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世界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所以国联只有“见光死”。二战之后,联合国成立了,吸取国联失败的教训,联合国科学设计了一些的机构和制度,对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在很多时候,霸权主义国家操纵了联合国,联合国成为他们的工具,用之则取,不用则弃。伊拉克战争,就是美英抛开联合国而实施的非法战争。
既然联合国不能可靠地保障国家安全,那么包括地区性强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只有求助于边缘性全球国家、全球性国家的庇护。在文化、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层面,国家之间总会产生种种矛盾,如果发展中国家与边缘性全球国家、全球性国家有严重分歧,甚至到了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地步,那么除非屈服,它的安全就只有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