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其三,美国彻底改变对台政策的另一个客观结果是促成了美国政府做出干涉朝鲜半岛冲突的决策。关于第七舰队进驻台湾的问题,尽管在朝鲜战争爆发前已经有人议论,但做为建议正式向政府提出的却是一向反对援助台湾的艾奇逊。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实,艾奇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提出台湾问题的真实目的还在于解决朝鲜问题。换句话说,艾奇逊是为促使军方在朝鲜问题与国务院达成妥协,而以提出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作为交换条件的。
国务院的一贯观点是放弃蒋介石以及对台湾的援助,但在朝鲜问题上则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如反对过早从朝鲜半岛撤军,一再提出增加对韩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等。相反,美国军方比较重视台湾问题,主张增强军援以保住台湾,但对韩国则抱着冷淡态度,所做应急计划都是一旦发生战争即从朝鲜半岛撤退。国务院与国会反对派和军方曾经有过一次妥协,即在1950年初国会为提供军事援助拨款问题进行讨论时,国务院为给韩国争取拨款,不得不同意把台湾列入援助对象。48
这次,艾奇逊在朝鲜战火已经燃起的危急时刻,迅速改变对台态度,除了受到政治压力之外,更深刻的含义是换取军方和国会反对派在朝鲜问题上与国务院的主张保持一致。实际上艾奇逊未必指望第七舰队能够真正发挥建议中所说的那种军事作用。美国第七舰队当时有1 艘航空母舰、1 艘重巡洋舰、1 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及辅助舰只,其时军事责任的范围在整个东亚地区。其中以日本佐世保为基地进入台湾海峡的只有2 艘巡洋舰、6 艘驱逐舰和1 艘运输舰。同时,这些舰只还要担负朝鲜战争中的作战任务。以这样的军事力量完全负责台湾地区的安全,显然是不够的。艾奇逊在1951年5 月参议院关于远东军事形势的听证会上也承认:由于舰队承担着在朝鲜作战的任务,因此无力阻止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台湾。
但是,部署一支微小的军事力量具有象征意义。诚如美国外交史学家福斯特·弗·杜勒斯所说:“在台湾周围划定的这条防御线对于使那些长期鼓吹这种防御屏障的共和党人缄默不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这项决定是“争取两党支持干预朝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49
因此可以认为,美国转变对台政策是其转变对朝鲜政策的前奏,是国务院促进政府对朝鲜政策转变的政治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争取两党对外政策一致,迅速采取全面卷入朝鲜战争的前提。
(原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 期。编辑部刊登时将标题改为“50年代初美国改变对台湾政策的经过及其后果”,并作了删节,此处按作者原文刊出。)。
1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考验和希望的年代(1946~1953)》,三联书店,1974年(据1956年英文版译),第402 页。
2 资中筠、何迪编:《美台关系四十年(1949~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3 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7 分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68 页。
4 《美国对外关系》(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49年,第9 卷,华盛顿特区1974年,第261 ~263 页。
5 同上,第273 ~274 页。
6 同上,第284 ~286 页。
7 同上,第294 ~296 页。
8 迪安·艾奇逊:《艾奇逊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据1969年英文版译),第225 页。
9 关于麦钱特之行,参见《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9 卷,第300 ~341 页。
10 1949 年11月2 日,艾奇逊与杜勒斯共同制定了一份有关远东政策的决定,讲到台湾问题时,否定了美国以武力或通过托管方式取得对台湾控制的方案。见《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9 卷,第161 页。
11《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8 卷,华盛顿特区1978年版,第696 页。
12还在11月15日临时代办罗伯特·斯特朗在给国务院的电报中就提出:“尽管在大陆应让大使馆继续存在并保持接触,但另一个政府很可能继续存在下去,国务院需要就与海岛政府的关系问题做出新的决定”。见《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8 卷,第593 ~594 页。
13《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9 卷,第393 页。
14同上,第460 ~461 页。
15《中美关系(文件和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7 ~229 页;《美国对外关系》,1949 年,第9 卷,第460 页。
16《顾维钧回忆录》第7 分册,第561 页。
17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及与朝鲜战争》(The Truman-MacArthur Controversy and the Korean War),纽约1965年版,第56~58页;《艾奇逊回忆录》,第226 ~227 页。
18《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9 卷,第463 ~467 页。
19总统秘书档案,第20盒。转引自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 页;爱德温·马丁:《抉择与分岐——英美对共产党在中国胜利的反应》,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据1986年英文版译),第111 ~112 页。
20《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8 卷》,第719 页。
国务院的一贯观点是放弃蒋介石以及对台湾的援助,但在朝鲜问题上则采取较为强硬的态度。如反对过早从朝鲜半岛撤军,一再提出增加对韩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等。相反,美国军方比较重视台湾问题,主张增强军援以保住台湾,但对韩国则抱着冷淡态度,所做应急计划都是一旦发生战争即从朝鲜半岛撤退。国务院与国会反对派和军方曾经有过一次妥协,即在1950年初国会为提供军事援助拨款问题进行讨论时,国务院为给韩国争取拨款,不得不同意把台湾列入援助对象。48
这次,艾奇逊在朝鲜战火已经燃起的危急时刻,迅速改变对台态度,除了受到政治压力之外,更深刻的含义是换取军方和国会反对派在朝鲜问题上与国务院的主张保持一致。实际上艾奇逊未必指望第七舰队能够真正发挥建议中所说的那种军事作用。美国第七舰队当时有1 艘航空母舰、1 艘重巡洋舰、1 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及辅助舰只,其时军事责任的范围在整个东亚地区。其中以日本佐世保为基地进入台湾海峡的只有2 艘巡洋舰、6 艘驱逐舰和1 艘运输舰。同时,这些舰只还要担负朝鲜战争中的作战任务。以这样的军事力量完全负责台湾地区的安全,显然是不够的。艾奇逊在1951年5 月参议院关于远东军事形势的听证会上也承认:由于舰队承担着在朝鲜作战的任务,因此无力阻止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台湾。
但是,部署一支微小的军事力量具有象征意义。诚如美国外交史学家福斯特·弗·杜勒斯所说:“在台湾周围划定的这条防御线对于使那些长期鼓吹这种防御屏障的共和党人缄默不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这项决定是“争取两党支持干预朝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49
因此可以认为,美国转变对台政策是其转变对朝鲜政策的前奏,是国务院促进政府对朝鲜政策转变的政治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争取两党对外政策一致,迅速采取全面卷入朝鲜战争的前提。
(原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 期。编辑部刊登时将标题改为“50年代初美国改变对台湾政策的经过及其后果”,并作了删节,此处按作者原文刊出。)。
1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考验和希望的年代(1946~1953)》,三联书店,1974年(据1956年英文版译),第402 页。
2 资中筠、何迪编:《美台关系四十年(1949~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3 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7 分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68 页。
4 《美国对外关系》(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49年,第9 卷,华盛顿特区1974年,第261 ~263 页。
5 同上,第273 ~274 页。
6 同上,第284 ~286 页。
7 同上,第294 ~296 页。
8 迪安·艾奇逊:《艾奇逊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据1969年英文版译),第225 页。
9 关于麦钱特之行,参见《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9 卷,第300 ~341 页。
10 1949 年11月2 日,艾奇逊与杜勒斯共同制定了一份有关远东政策的决定,讲到台湾问题时,否定了美国以武力或通过托管方式取得对台湾控制的方案。见《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9 卷,第161 页。
11《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8 卷,华盛顿特区1978年版,第696 页。
12还在11月15日临时代办罗伯特·斯特朗在给国务院的电报中就提出:“尽管在大陆应让大使馆继续存在并保持接触,但另一个政府很可能继续存在下去,国务院需要就与海岛政府的关系问题做出新的决定”。见《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8 卷,第593 ~594 页。
13《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9 卷,第393 页。
14同上,第460 ~461 页。
15《中美关系(文件和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27 ~229 页;《美国对外关系》,1949 年,第9 卷,第460 页。
16《顾维钧回忆录》第7 分册,第561 页。
17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及与朝鲜战争》(The Truman-MacArthur Controversy and the Korean War),纽约1965年版,第56~58页;《艾奇逊回忆录》,第226 ~227 页。
18《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9 卷,第463 ~467 页。
19总统秘书档案,第20盒。转引自华庆昭:《从雅尔塔到板门店——美国与中、苏、英:1945~195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 页;爱德温·马丁:《抉择与分岐——英美对共产党在中国胜利的反应》,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据1986年英文版译),第111 ~112 页。
20《美国对外关系,1949年,第8 卷》,第71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