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纪宁知道,这些人有点指桑骂槐的意思,说是在骂顾玉明,但其实是在讽刺他这个解元名不副实。
“走了!”纪宁也懒得去跟吴备等人争辩,本来能碰上就是巧合,现在这些人还上来挑衅,在纪宁看来也是这些人无能的结果,有本事干嘛在考试之前耍嘴皮子功夫?等会试结束之后,再在成绩上见真章不是更好?
纪宁在贡院门口找寻了一下唐解等人,因为贡院外面的范围太大,之前也没约定要一起来,纪宁寻不到,也就不再去找寻。
“你们回去吧!”纪宁看前面已经开始入场,对林义等人交待道,“东西都给我,你们回去后做自己的事情,林二记得把自己的生意打点好,出来后我会检验你的成果!”
林义笑着挠挠头,道:“老爷请好就是,小人不会辜负老爷的期望。”
另外二人,平日里并不在巨鲸帮做事,所以纪宁只是让他们回去等候,并且约定了时间,准备在考试结束之后出来接他。
等交待完之后,纪宁把考篮提着,往贡院正门的方向而去。
贡院的正门,有四处入场的地方,每处入场的地方又有两道检查的岗哨,等于是有八个入口可以进入,每个人需要在岗哨的位置领到自己的号舍牌,然后根据号舍牌进入到自己特定的号舍,过了安检这一关后,所有的入口会汇集到一座很宽敞的辕门处,这里也被称为贡院的“龙门”。
所有来参加会试的考生,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鲤鱼跃龙门”,从此一朝飞黄腾达留名青史。
第515章 贡院考舍
会试入场的检查,会比乡试时要松懈一些,主要因为会试入场的都是举人,在社会地位上会很高,而搜检的士兵反倒只是一些平民,他们不敢对这些举人老爷有什么不规矩的举动。
再者,朝廷想保持举人的社会地位,以至于有举人文名,就可以获得一种崇高的地位,免除赋役是最基本的,甚至在考试之时,也可以不被严格搜查,只是做一些例行检查,这也是让读书人能看到希望。
对于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说,举人终究是一个可以期盼的人生目标,而做一个进士,这目标是难以企及的,因为天下人读书人那么多,三年才录取三百人,这对普通读书人的压力太大了。
纪宁并未排在最前,但位置也比较靠前,他拿着自己的考篮,排队一直走到辕门之前的搜检处,有两名士兵上来行礼道:“这位举人老爷,请把您的具结和考试用具拿给我们一观,有劳您了!”
言语之间颇为恭敬。
纪宁把考篮递上去,士兵们甚至都不敢翻动,因为这是举人公吃的东西,他们如果把食物给弄脏了也是罪过。
最后一名士兵提醒道:“这位老爷,您知道身上不能带纸张和文字吧?”
“嗯。”纪宁点头。
“那就请您进吧,这是您的号牌,您在左边的丁字科考舍,过来个人,陪同这位纪老爷去号舍,找不到的话拿你们是问!”士兵是识字的,他们检查具结的时候,会看到纪宁的籍贯和名字,也会有乡试的成绩,当士兵发现是当届应届的举人,会格外小心,因为这些人很可能是才学绝佳的,而且这些新晋的举人心高气傲,很容易闹出一些事来,必须要巴结着。
相反那些参加过几次会试的老考生,锐气就不会像这些新晋举人这么足,说话便不用太客气。
因为纪宁还是应届的金陵乡试解元,在这些士兵看来就有些恐怖了,毕竟金陵乡试也是江南乡试,而江南向来是盛产才子的地方,一个江南乡试的解元,或许比一个进士还难考,之前的江南乡试解元,经过几届的会试之后基本都中了进士。
有士兵过来引路,带纪宁往考舍的方向而去。
跟乡试号舍带路的就是场外监考的不同,在会试中,带路的士兵把纪宁带到号舍之后便会离开,第二天监场的士兵会换上一批,这样里面的考生就完全不知道外面的士兵是谁,杜绝了收买外面士兵的可能性。
而且是每一场考试一换,也就是说九天的考试会换三次门外守卫的士兵。
这些士兵都是来自于京师大营,在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这些士兵的地位也不是很高,他们在一个普通的读书人面前都会显得很自卑,更别说是在纪宁这样的举人公面前了。
“老爷,这就是您的号舍,您比对一下看看对不对!”
带路的士兵并不识字,但他们之前会熟悉场地,所有的士兵都要知道自己那一科的号舍是在哪里,甚至一些简单的文字也要背下来,比如说甲乙丙丁,比如说壹贰叁肆。
纪宁的考舍,是丁字科的陆伍,而丁字科光是号舍就有近一千个,纪宁的号舍在所有号舍中算是非常普通的。
这次会试的考生数量,大概有一万一千多人,考生的总数量也是惊人的。
纪宁进到号舍之中,先要检查一下里面的设施是否完全,包括了睡觉的木板,没有被褥,也没有水盆或者是其余的生活用品,连喝水的竹筒或者茶碗都是需要自己带,里面除了床板之外,还有一个铁盆,里面会有木炭,旁边还有一口很破旧的锅。
除了这些之外,就是马桶了,好在也是冬天考试,会试也给面子,为考生所准备的都是崭新的马桶,不过即便这样,在一个不过两三平米大小的考舍内,守着马桶考试也不是什么很舒服的事情。
“走了!”纪宁也懒得去跟吴备等人争辩,本来能碰上就是巧合,现在这些人还上来挑衅,在纪宁看来也是这些人无能的结果,有本事干嘛在考试之前耍嘴皮子功夫?等会试结束之后,再在成绩上见真章不是更好?
纪宁在贡院门口找寻了一下唐解等人,因为贡院外面的范围太大,之前也没约定要一起来,纪宁寻不到,也就不再去找寻。
“你们回去吧!”纪宁看前面已经开始入场,对林义等人交待道,“东西都给我,你们回去后做自己的事情,林二记得把自己的生意打点好,出来后我会检验你的成果!”
林义笑着挠挠头,道:“老爷请好就是,小人不会辜负老爷的期望。”
另外二人,平日里并不在巨鲸帮做事,所以纪宁只是让他们回去等候,并且约定了时间,准备在考试结束之后出来接他。
等交待完之后,纪宁把考篮提着,往贡院正门的方向而去。
贡院的正门,有四处入场的地方,每处入场的地方又有两道检查的岗哨,等于是有八个入口可以进入,每个人需要在岗哨的位置领到自己的号舍牌,然后根据号舍牌进入到自己特定的号舍,过了安检这一关后,所有的入口会汇集到一座很宽敞的辕门处,这里也被称为贡院的“龙门”。
所有来参加会试的考生,也是希望有朝一日能“鲤鱼跃龙门”,从此一朝飞黄腾达留名青史。
第515章 贡院考舍
会试入场的检查,会比乡试时要松懈一些,主要因为会试入场的都是举人,在社会地位上会很高,而搜检的士兵反倒只是一些平民,他们不敢对这些举人老爷有什么不规矩的举动。
再者,朝廷想保持举人的社会地位,以至于有举人文名,就可以获得一种崇高的地位,免除赋役是最基本的,甚至在考试之时,也可以不被严格搜查,只是做一些例行检查,这也是让读书人能看到希望。
对于大多数的读书人来说,举人终究是一个可以期盼的人生目标,而做一个进士,这目标是难以企及的,因为天下人读书人那么多,三年才录取三百人,这对普通读书人的压力太大了。
纪宁并未排在最前,但位置也比较靠前,他拿着自己的考篮,排队一直走到辕门之前的搜检处,有两名士兵上来行礼道:“这位举人老爷,请把您的具结和考试用具拿给我们一观,有劳您了!”
言语之间颇为恭敬。
纪宁把考篮递上去,士兵们甚至都不敢翻动,因为这是举人公吃的东西,他们如果把食物给弄脏了也是罪过。
最后一名士兵提醒道:“这位老爷,您知道身上不能带纸张和文字吧?”
“嗯。”纪宁点头。
“那就请您进吧,这是您的号牌,您在左边的丁字科考舍,过来个人,陪同这位纪老爷去号舍,找不到的话拿你们是问!”士兵是识字的,他们检查具结的时候,会看到纪宁的籍贯和名字,也会有乡试的成绩,当士兵发现是当届应届的举人,会格外小心,因为这些人很可能是才学绝佳的,而且这些新晋的举人心高气傲,很容易闹出一些事来,必须要巴结着。
相反那些参加过几次会试的老考生,锐气就不会像这些新晋举人这么足,说话便不用太客气。
因为纪宁还是应届的金陵乡试解元,在这些士兵看来就有些恐怖了,毕竟金陵乡试也是江南乡试,而江南向来是盛产才子的地方,一个江南乡试的解元,或许比一个进士还难考,之前的江南乡试解元,经过几届的会试之后基本都中了进士。
有士兵过来引路,带纪宁往考舍的方向而去。
跟乡试号舍带路的就是场外监考的不同,在会试中,带路的士兵把纪宁带到号舍之后便会离开,第二天监场的士兵会换上一批,这样里面的考生就完全不知道外面的士兵是谁,杜绝了收买外面士兵的可能性。
而且是每一场考试一换,也就是说九天的考试会换三次门外守卫的士兵。
这些士兵都是来自于京师大营,在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这些士兵的地位也不是很高,他们在一个普通的读书人面前都会显得很自卑,更别说是在纪宁这样的举人公面前了。
“老爷,这就是您的号舍,您比对一下看看对不对!”
带路的士兵并不识字,但他们之前会熟悉场地,所有的士兵都要知道自己那一科的号舍是在哪里,甚至一些简单的文字也要背下来,比如说甲乙丙丁,比如说壹贰叁肆。
纪宁的考舍,是丁字科的陆伍,而丁字科光是号舍就有近一千个,纪宁的号舍在所有号舍中算是非常普通的。
这次会试的考生数量,大概有一万一千多人,考生的总数量也是惊人的。
纪宁进到号舍之中,先要检查一下里面的设施是否完全,包括了睡觉的木板,没有被褥,也没有水盆或者是其余的生活用品,连喝水的竹筒或者茶碗都是需要自己带,里面除了床板之外,还有一个铁盆,里面会有木炭,旁边还有一口很破旧的锅。
除了这些之外,就是马桶了,好在也是冬天考试,会试也给面子,为考生所准备的都是崭新的马桶,不过即便这样,在一个不过两三平米大小的考舍内,守着马桶考试也不是什么很舒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