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眼前万骑奔腾,顷刻间呼啸而至,如果不是在以命相搏的战场,这场面倒还是一副不错的景观。
朱楧的阵型最外面的是战车兵,负责阻挡骑兵的冲击,刀盾兵与战车兵密切配合,负责挡住敌军射来的箭矢。那些刀盾兵为了鼓舞士气,开始整齐划一地用刀拍打这盾牌,边拍还边大喊着:“杀!杀!”
后世的朱楧看过许多明穿小说,里面的主角不是发展火枪兵,就是发展长矛兵,而且一打起来还经常只攻不守,靠手速取胜,似乎这是百战百胜的秘诀一样。朱楧一直对这样的打法持怀疑态度,要知道,明朝的火器还没有发展到完全吊打冷兵器的地步。火枪的射速很低,两分钟打三发就很不错了,就算用了传说中的三段击也不是百战百胜的。
因为,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都不是傻子,他们都不会用血肉之躯去硬抗明军的火器,他们有盔甲、有盾牌、有蒙着牛皮的楯车,这些东西都可以有效的减少火枪的杀伤力。
况且,他们也不会硬着头皮瞎打,在推进到一定距离后,会立即放箭还击,弓箭的射速要比火枪快的多,如果你没有防御措施,几排箭射下来,你的人就会倒一片,军心就会崩溃,还打什么仗。
明朝战争的特点是冷热兵器相结合,火器还难以独挡一面,认识不到这一点,是很难理解明朝的战争的。
所以朱楧认为那些人看不起刀盾兵的观点是错误的,刀盾兵是整支军队的盔甲,为军队提供基本的防护,就像是王者荣耀里的坦克。一支没有肉的团队,还怎么跟人打团?
朱元璋在长期实战的基础上,已经将明军的多兵种配合协调到了最完美的比例,那就是:刀盾兵(坦克)二十,长枪兵(战士)四十,弓箭兵(ADC)三十,火铳兵(也是ADC)十。朱元璋的部队还是以近身肉搏为主要战法的,火器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而且朱元璋北伐打败元军靠的不是骑兵,而是强大的步兵,根据《明实录》、《鸿猷录》、《皇明通纪》记载,当时朱元璋的部队主力还是步兵,毕竟他是在江南起家,短时间内搞不出大量的马匹。
但是话说回来,骑兵并不是一定可以打败步兵的,秦朝时蒙恬北击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靠的就是大秦横扫前下的步兵。诸葛亮治理蜀国时,就是靠步兵打的曹魏的骑兵不敢出战。
骑兵的主要威胁是他的冲击力,然而步兵可以靠盾牌阵、战车来进行有效的抵挡,你将铁盾和战车横在前面,再用一排长枪指着他,看他还怎么冲击?
朱楧也很很多明穿主角不一样,他虽然很佩服戚继光,但没有看过他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没有办法向其他小说主角那样,依靠戚继光的办法,练出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
但好在他有一个好爹,老朱征战天下,练兵的能力自然不是盖的,早就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训练体系,根据《明实录》记载,将其摘录如下:
老朱念及天下已定,害怕他的军士荒废武艺,因此命令中书省同大都督府、御史台以及六部官员制定训练条例。
条例规定:每一个卫所将士,都应该刻苦训练武艺。骑兵必须骑术精湛,擅长射箭及用枪。步兵必须善用弓弩和枪。
射箭的考核标准是:没人发十二支箭,只要有六箭到达远处或者射中近处的目标就算合格。所谓的远处是指将领要射到一百六十步以外,士兵要射到一百二十步以外(不管中不中,射到即可);所谓的近处是指,射中五十步以外的目标。
射弩的考核标准是:同样每人发十二支箭,只要有五箭到达标准即为合格。
第八十一章 大战西藩(十一)
标准如下:如果用脚蹬开弩机,射到八十步以外即可,不管中不中,或者是射中四十步以外的目标。
如果是用车弩,射到一百五十步以外即可,不管中不中,或者是射中六十步外的目标。
用枪的标准是以进退习熟为合格。不讲究花式套路,也不会让人只攻不守。
卫所军每年都要抽调一部分人来京城考核,成绩好的升官,成绩差的降级。如果你是一个军官,那光你自己成绩好也不行,手下的人成绩都要好,如果有一半的士兵不及格,那你的武艺再好也要被降级。
正是因为有着一套严格的训练体系,所以洪武永乐年间的明军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横扫千军如卷席。
哈密军的骑兵冲到了两百步以内,朱楧手按重剑,面色凝重的大喝一声:“开炮!”一门门神铳车炮和攻戎炮开始居高临下的发出一阵阵怒吼,将一枚枚带着仇恨火焰的铅弹射向了敌军的骑兵阵营中。哈密王也不是富得流油的土财主,没有财力给他的每一个骑兵都配上重甲,只能给少数军官装备。哈密的骑兵基本都是穿的皮甲,对火炮的防御力有限,因此在朱楧的密集火力打击之下,迅速伤亡了数十骑。
由于大将军炮这样的火器实在是太沉重了,携带十分不便,所以朱楧这次没有带来,否则场面更加壮观。
剩下的骑兵不顾伤亡,依然大呼大叫地冲向朱楧的阵地,冲到一百步时,朱楧的抬枪开始发挥威力了。
抬枪是古代杀死力很强的一种兵器,俗称九头鸟,需要两个人才能操作,一人将抬枪固定在三脚架子上,另一人瞄准射击,同样报销了不少哈密骑兵。
朱楧的阵型最外面的是战车兵,负责阻挡骑兵的冲击,刀盾兵与战车兵密切配合,负责挡住敌军射来的箭矢。那些刀盾兵为了鼓舞士气,开始整齐划一地用刀拍打这盾牌,边拍还边大喊着:“杀!杀!”
后世的朱楧看过许多明穿小说,里面的主角不是发展火枪兵,就是发展长矛兵,而且一打起来还经常只攻不守,靠手速取胜,似乎这是百战百胜的秘诀一样。朱楧一直对这样的打法持怀疑态度,要知道,明朝的火器还没有发展到完全吊打冷兵器的地步。火枪的射速很低,两分钟打三发就很不错了,就算用了传说中的三段击也不是百战百胜的。
因为,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都不是傻子,他们都不会用血肉之躯去硬抗明军的火器,他们有盔甲、有盾牌、有蒙着牛皮的楯车,这些东西都可以有效的减少火枪的杀伤力。
况且,他们也不会硬着头皮瞎打,在推进到一定距离后,会立即放箭还击,弓箭的射速要比火枪快的多,如果你没有防御措施,几排箭射下来,你的人就会倒一片,军心就会崩溃,还打什么仗。
明朝战争的特点是冷热兵器相结合,火器还难以独挡一面,认识不到这一点,是很难理解明朝的战争的。
所以朱楧认为那些人看不起刀盾兵的观点是错误的,刀盾兵是整支军队的盔甲,为军队提供基本的防护,就像是王者荣耀里的坦克。一支没有肉的团队,还怎么跟人打团?
朱元璋在长期实战的基础上,已经将明军的多兵种配合协调到了最完美的比例,那就是:刀盾兵(坦克)二十,长枪兵(战士)四十,弓箭兵(ADC)三十,火铳兵(也是ADC)十。朱元璋的部队还是以近身肉搏为主要战法的,火器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而且朱元璋北伐打败元军靠的不是骑兵,而是强大的步兵,根据《明实录》、《鸿猷录》、《皇明通纪》记载,当时朱元璋的部队主力还是步兵,毕竟他是在江南起家,短时间内搞不出大量的马匹。
但是话说回来,骑兵并不是一定可以打败步兵的,秦朝时蒙恬北击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靠的就是大秦横扫前下的步兵。诸葛亮治理蜀国时,就是靠步兵打的曹魏的骑兵不敢出战。
骑兵的主要威胁是他的冲击力,然而步兵可以靠盾牌阵、战车来进行有效的抵挡,你将铁盾和战车横在前面,再用一排长枪指着他,看他还怎么冲击?
朱楧也很很多明穿主角不一样,他虽然很佩服戚继光,但没有看过他写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记》,没有办法向其他小说主角那样,依靠戚继光的办法,练出一支百战百胜的军队。
但好在他有一个好爹,老朱征战天下,练兵的能力自然不是盖的,早就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训练体系,根据《明实录》记载,将其摘录如下:
老朱念及天下已定,害怕他的军士荒废武艺,因此命令中书省同大都督府、御史台以及六部官员制定训练条例。
条例规定:每一个卫所将士,都应该刻苦训练武艺。骑兵必须骑术精湛,擅长射箭及用枪。步兵必须善用弓弩和枪。
射箭的考核标准是:没人发十二支箭,只要有六箭到达远处或者射中近处的目标就算合格。所谓的远处是指将领要射到一百六十步以外,士兵要射到一百二十步以外(不管中不中,射到即可);所谓的近处是指,射中五十步以外的目标。
射弩的考核标准是:同样每人发十二支箭,只要有五箭到达标准即为合格。
第八十一章 大战西藩(十一)
标准如下:如果用脚蹬开弩机,射到八十步以外即可,不管中不中,或者是射中四十步以外的目标。
如果是用车弩,射到一百五十步以外即可,不管中不中,或者是射中六十步外的目标。
用枪的标准是以进退习熟为合格。不讲究花式套路,也不会让人只攻不守。
卫所军每年都要抽调一部分人来京城考核,成绩好的升官,成绩差的降级。如果你是一个军官,那光你自己成绩好也不行,手下的人成绩都要好,如果有一半的士兵不及格,那你的武艺再好也要被降级。
正是因为有着一套严格的训练体系,所以洪武永乐年间的明军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横扫千军如卷席。
哈密军的骑兵冲到了两百步以内,朱楧手按重剑,面色凝重的大喝一声:“开炮!”一门门神铳车炮和攻戎炮开始居高临下的发出一阵阵怒吼,将一枚枚带着仇恨火焰的铅弹射向了敌军的骑兵阵营中。哈密王也不是富得流油的土财主,没有财力给他的每一个骑兵都配上重甲,只能给少数军官装备。哈密的骑兵基本都是穿的皮甲,对火炮的防御力有限,因此在朱楧的密集火力打击之下,迅速伤亡了数十骑。
由于大将军炮这样的火器实在是太沉重了,携带十分不便,所以朱楧这次没有带来,否则场面更加壮观。
剩下的骑兵不顾伤亡,依然大呼大叫地冲向朱楧的阵地,冲到一百步时,朱楧的抬枪开始发挥威力了。
抬枪是古代杀死力很强的一种兵器,俗称九头鸟,需要两个人才能操作,一人将抬枪固定在三脚架子上,另一人瞄准射击,同样报销了不少哈密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