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说得好!”邓新岐赞同地符合点头,半转身右臂一探,如捉小鸡一般把淑妃娘娘抓到了自己怀里,双臂环抱淑妃腰间,低着头嗅了嗅,轻笑道:“几日不见,又丰腴了不少。”
脸颊慢慢变红的刘姝心安理得地躺在邓新岐的怀抱里,闭着双眼慢慢向后倒去,嘴里却喃呢道:“哪里有丰腴,明明是消瘦好不好?倒是你,这么多日子不见,又健硕了不少啊。”
邓新岐的右手已经从刘姝宽大的衣袍下伸了进去,一边用力揉搓着那一份雪白细腻一边咬着刘姝耳朵道:“是否健硕,你马上就能见证了,淑妃娘娘。”
华荫殿伺候的老妪面对此情此景,还是面容肃穆,似乎一切正常。
红烛灭,夜风起。
第六十六章 割了头颅来换酒
陶孟良喜欢下棋。
三十余年的岁月把这个深山里土生土长的糙汉子打磨得愈发精致,初见陶孟良的人很难相信这个带有一丝儒雅书生气的男子在十年前还是一个跑野山喝浑水,在山谷的烈风中沐浴的铁汉。
虽然三十余年的光景磨去了陶孟良的粗糙,但也磨去了他的锐气,现在他明明能提动刀,却很少在再提刀了。寨子里的事情,也不像之前那样事必躬亲了。在陶孟良刚刚统领寨子的时候,还讲究盗亦有道之类的说法,劫财,但不伤人性命。当时庆山下路过的商贾也多,那些精明的生意人敢走这条路就是吃定了庆山上姓陶的大爷吃供奉不吃人。
但现在,陶孟良不管这些了,他任由手下那群猴崽子去翻天覆地,去伤天害理。而他只是在有空闲得时候,让刘癞子搬一把竹椅搁在寨子中央那一面黑旗下面,摆上棋盘,自个和自个下棋。
从后山传来的那一声清啸他听到了,虽然他心里有些疑惑为什么来的人没折在二当家的手上,但他却不在乎这一些了,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眼前的棋局上,都放在了下赢自己这一件事上。
陶孟良抬手拈起一粒黑子,停在半空,想了想还是没落子。
大寨前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了。
寨子里的所有猴崽子都操着刀嗷嗷叫着跑出去了。
但是却没有一人回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陶孟良停在半空中的手终于动了动。
一颗黑子落在了天元。
黑旗的大门轰然崩塌。
陶孟良终于抬头,把目光从棋盘移到大门上,但是只看了一眼,就把目光重新锁定在了棋盘上。
似乎在他眼里天地之间就那盘棋局了。
李庆远把那一对宣花板斧递交给身后的一名甲士,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独自一人走到陶孟良对面站定,环顾四周似乎是想找座位,但是这战火连天的寨子里想找到一个座椅还真不是简单的事。
李庆远弯腰,拽过来三具山贼的尸体上下叠放起来,然后一屁股坐在上面,细细瞅着棋盘。
陶孟良又拈起一颗白子,仔细考量了一会儿,落在了棋盘上的某个角落。
“喝酒吗?合阳城的杏花酒,你得有几年没喝到了吧?”李庆远看了一会儿棋盘,从怀里摸出一个铜壶,拧开,递到陶孟良面前。
陶孟良把心神从棋盘上收了回来,看了看对面血迹斑斑的李庆远,接过铜壶,轻缓却郑重地抿了一口,然后舒服地啧了一长声,把铜壶搁到棋盘正中,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窝在竹椅上,眯着眼睛看着天空,却还是没有开口。
李庆远也不恼怒,自顾自地从怀里再掏出一个铜壶,如鲸吸牛饮一般全灌到大口中,随后把铜壶随手往地上一扔,伸出右手抹了抹嘴角,笑着看向对面出神的老伙计。
陶孟良咳嗽两声,把目光放到李庆远的脸上,缓缓开口道:“三年多没见,你的斧子还是没落下。”
李庆远伸手挠了挠裤裆,嘿嘿笑着:“这合阳城又不太平,怎么敢落下?尤其是这半年以来,寨子里的猴崽子们调皮得很,越来越过分,越来越无法无天。”
陶孟良嘴角勾了勾,却没有言语。
李庆远叹息一声,道:“我知道,你是想给狄大人一个剿灭黑旗的借口,也是不想让这些匪贼带着遗憾和愤懑做了我老李的斧下鬼,反正他们也都是必死之人了,就让他们在死前放纵一把,对吧?但是老陶,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那些死在黑旗下的冤魂,他们投胎路走得安稳吗?”
陶孟良拈起一颗黑子在手里慢慢把玩着,低头瞅着手里的棋子慢慢说道:“三年前,我陶某人就被革除了军籍,死于法场,现在的陶孟良,就是一个游荡于人间的孤魂野鬼罢了,我哪里能管的了那么多人间事?你说那些过客枉死,这些猴崽子就不冤枉了?”
陶孟良身体前倾,抄起铜壶又抿了一口杏花酒,顺便指了指被李庆远坐在屁股下面的一具温热尸体:“这小子的姐姐被合阳城里一个衙门小吏看上,他爹去要人的时候被那小吏乱棍打死,三日后他姐姐被仍在了合阳城外的水沟里,次日母亲自缢,你说说,他惨不惨?他冤不冤?可他现在被你坐在屁股下面,他能说什么?”
说完这些话,陶孟良表情还是波澜不惊,重新倚靠回椅子上,望着天空悠悠说道:“这世道,哪有好人啊?”
李庆远挠挠头,沉默良久才接口道:“老陶,按说我确实没资格说你,三年前的中秋,若不是你主动请缨,那么领合阳城都尉的人,该是你。上山落草的,该是我老李。你把你的那一份给了我,自己挑起了那一肩的单子,这份情,我记着。”
脸颊慢慢变红的刘姝心安理得地躺在邓新岐的怀抱里,闭着双眼慢慢向后倒去,嘴里却喃呢道:“哪里有丰腴,明明是消瘦好不好?倒是你,这么多日子不见,又健硕了不少啊。”
邓新岐的右手已经从刘姝宽大的衣袍下伸了进去,一边用力揉搓着那一份雪白细腻一边咬着刘姝耳朵道:“是否健硕,你马上就能见证了,淑妃娘娘。”
华荫殿伺候的老妪面对此情此景,还是面容肃穆,似乎一切正常。
红烛灭,夜风起。
第六十六章 割了头颅来换酒
陶孟良喜欢下棋。
三十余年的岁月把这个深山里土生土长的糙汉子打磨得愈发精致,初见陶孟良的人很难相信这个带有一丝儒雅书生气的男子在十年前还是一个跑野山喝浑水,在山谷的烈风中沐浴的铁汉。
虽然三十余年的光景磨去了陶孟良的粗糙,但也磨去了他的锐气,现在他明明能提动刀,却很少在再提刀了。寨子里的事情,也不像之前那样事必躬亲了。在陶孟良刚刚统领寨子的时候,还讲究盗亦有道之类的说法,劫财,但不伤人性命。当时庆山下路过的商贾也多,那些精明的生意人敢走这条路就是吃定了庆山上姓陶的大爷吃供奉不吃人。
但现在,陶孟良不管这些了,他任由手下那群猴崽子去翻天覆地,去伤天害理。而他只是在有空闲得时候,让刘癞子搬一把竹椅搁在寨子中央那一面黑旗下面,摆上棋盘,自个和自个下棋。
从后山传来的那一声清啸他听到了,虽然他心里有些疑惑为什么来的人没折在二当家的手上,但他却不在乎这一些了,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眼前的棋局上,都放在了下赢自己这一件事上。
陶孟良抬手拈起一粒黑子,停在半空,想了想还是没落子。
大寨前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了。
寨子里的所有猴崽子都操着刀嗷嗷叫着跑出去了。
但是却没有一人回来。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陶孟良停在半空中的手终于动了动。
一颗黑子落在了天元。
黑旗的大门轰然崩塌。
陶孟良终于抬头,把目光从棋盘移到大门上,但是只看了一眼,就把目光重新锁定在了棋盘上。
似乎在他眼里天地之间就那盘棋局了。
李庆远把那一对宣花板斧递交给身后的一名甲士,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独自一人走到陶孟良对面站定,环顾四周似乎是想找座位,但是这战火连天的寨子里想找到一个座椅还真不是简单的事。
李庆远弯腰,拽过来三具山贼的尸体上下叠放起来,然后一屁股坐在上面,细细瞅着棋盘。
陶孟良又拈起一颗白子,仔细考量了一会儿,落在了棋盘上的某个角落。
“喝酒吗?合阳城的杏花酒,你得有几年没喝到了吧?”李庆远看了一会儿棋盘,从怀里摸出一个铜壶,拧开,递到陶孟良面前。
陶孟良把心神从棋盘上收了回来,看了看对面血迹斑斑的李庆远,接过铜壶,轻缓却郑重地抿了一口,然后舒服地啧了一长声,把铜壶搁到棋盘正中,换了一个舒服的姿势窝在竹椅上,眯着眼睛看着天空,却还是没有开口。
李庆远也不恼怒,自顾自地从怀里再掏出一个铜壶,如鲸吸牛饮一般全灌到大口中,随后把铜壶随手往地上一扔,伸出右手抹了抹嘴角,笑着看向对面出神的老伙计。
陶孟良咳嗽两声,把目光放到李庆远的脸上,缓缓开口道:“三年多没见,你的斧子还是没落下。”
李庆远伸手挠了挠裤裆,嘿嘿笑着:“这合阳城又不太平,怎么敢落下?尤其是这半年以来,寨子里的猴崽子们调皮得很,越来越过分,越来越无法无天。”
陶孟良嘴角勾了勾,却没有言语。
李庆远叹息一声,道:“我知道,你是想给狄大人一个剿灭黑旗的借口,也是不想让这些匪贼带着遗憾和愤懑做了我老李的斧下鬼,反正他们也都是必死之人了,就让他们在死前放纵一把,对吧?但是老陶,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那些死在黑旗下的冤魂,他们投胎路走得安稳吗?”
陶孟良拈起一颗黑子在手里慢慢把玩着,低头瞅着手里的棋子慢慢说道:“三年前,我陶某人就被革除了军籍,死于法场,现在的陶孟良,就是一个游荡于人间的孤魂野鬼罢了,我哪里能管的了那么多人间事?你说那些过客枉死,这些猴崽子就不冤枉了?”
陶孟良身体前倾,抄起铜壶又抿了一口杏花酒,顺便指了指被李庆远坐在屁股下面的一具温热尸体:“这小子的姐姐被合阳城里一个衙门小吏看上,他爹去要人的时候被那小吏乱棍打死,三日后他姐姐被仍在了合阳城外的水沟里,次日母亲自缢,你说说,他惨不惨?他冤不冤?可他现在被你坐在屁股下面,他能说什么?”
说完这些话,陶孟良表情还是波澜不惊,重新倚靠回椅子上,望着天空悠悠说道:“这世道,哪有好人啊?”
李庆远挠挠头,沉默良久才接口道:“老陶,按说我确实没资格说你,三年前的中秋,若不是你主动请缨,那么领合阳城都尉的人,该是你。上山落草的,该是我老李。你把你的那一份给了我,自己挑起了那一肩的单子,这份情,我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