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二哥不用担心,这里也没有外人在,只有我们兄弟三人,这里也不会有人将我们的谈话说出去,再说我们又不是造反,只是喝酒之余的一个乐趣罢了,没有必要大将小怪,没事的。”
赵承嗣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吕蒙正也有点迂腐,不过这也不怪他,这个时代的人都是这样的。
“大哥,你说君主一般都是孤家寡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赵承嗣给两位师兄将杯中的酒满上,他们就当这是故事听了。
王嗣宗微醉,一饮而尽:
“作为一个君主,什么事情都要先为社稷考虑,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一个想成为青史留名的皇帝所做的,但是也有为自己先考虑的。”
“不过这些想先为自己考虑的人最后都成为反面教材了,在历史上臭名远扬。”
王嗣宗身为读书人,史书也读了不少,关于帝王的事情也读了不少。
王嗣宗接着说道:“那些不想遗臭万年的君主,总是先从社稷入手,所以很多的私人感情都是没有时间去过问的,慢慢的帝王的朋友很少很少,以至于传出来,伴君如伴虎。”
这也是帝王的悲哀,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是君主呢?
这就是君主为什么被称之为孤家寡人了,他友情和亲情都放在了一边,不成为寡人才怪!
赵承嗣摇了摇头,王嗣宗的看法也是这个时代人大部分人的看法,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位历史上的状元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看贤弟的意思是不赞同为兄的说法了,这些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那些昏庸君主所作所为都清清楚楚记录的,有什么不对吗?”
王嗣宗疑惑的看着这位小师弟,难不成他有什么高见不成?
吕蒙正也是同样的心思,先生说自己两人都比不上赵承嗣,这赵承嗣有什么国人的地方呢?
“两位兄长,那都是那些不得志的人传出来的,或者后来的朝代修改的,你看那些能臣干吏怎么不这样评价一个君主,再说了帝王行事岂是他们能够揣度的。”
赵承嗣最反感的就是这些人,自己不得志了,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他们以为治理国家什么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思来。
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有经天纬地的能臣,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皇帝要是不用他们就是损失。
可以他们那里知道事情那里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皇帝考虑的事情能会那么简单吗?
所以有时候他们触怒了皇帝被皇帝贬官或者说是被下狱,但是他们却说皇帝的不是
什么皇帝不明事理,受奸臣的蒙蔽,这情况是有的,但是不是每个帝王都是这样吧。
什么伴君如伴虎,我看着都是胡扯,这都是他们为自己鸣不平呢,什么人都是,想当biao子还想立牌坊。
这番话赵承嗣说出来之后,王嗣宗和吕蒙正忍不住好好大笑,小师弟果然与众不同起码和同辈读书人想比有着很大不同。
说出来的话有点地。痞流。氓的味道,将那些自命清高的人说成是想当青楼中的biao子立牌坊。
不知道让那那些人听到之后会有什么反响,不过想想也真是这样的,但是也不能直接这样说吧。
不过他们两个知道这是赵承嗣说的那些文人们,王和吕二人虽然也是文人,但是他们是王著的弟子,和哪些人也略有不同。
但总归还是文人,赵承嗣这样说那些文人,连他也说了进去,怎么听着都不舒服。
“贤弟,我们觉得你说的这些话是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是那些文人呢,他们可都是治理国家的官吏呀,你是……”
现在大宋以文治国,文人地位很好。
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夺得了皇帝的位置,他不想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他在心里是十分的排斥武将的,反而很是信赖文臣。
“没有,我这是感慨历史吧,对了您说那些文人是治理国家的能臣,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治理国家的好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好手吧,会读书并一定会做官!”
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做个好官,能臣,弄不好是个书呆子,整日里只会个什么诗云子曰的。
“不会吧,那些文人都是熟读圣贤书的,怎么不会做个好官呢?自从有科举这就是选官员的好办法呀?”吕蒙正很严肃。
要说刚才赵承嗣说那些文人的话,他们两个还能接受,但是现在他说起来了科举,两位也不大能接受了,他们两个可是指着科举走上仕途。
你难不成还反对科举,这就是要断绝我们入仕的道路呀?
即使我们是师兄弟也不行,这没得谈。
------------
第二五一章 科举的发展
赵承嗣也明白这两位师兄的意思,可是自己今天还是想说。
“两位兄长,你看看那本圣贤书上说如何当个好官了,这样的圣贤书只能修身养性,它能教会你怎么断案吗?能教会一个官员怎么给罪犯判刑吗?”
经过赵承嗣这么一问,赵匡胤也反应过来了,这书里面还真的是没有这些东西,以前怎么没有注意这件事呢?
“恩,以前还真没有发现有这事情,对了我还想着为我们大宋开科取士呢,这样还怎么取士?”吕蒙正有点犹豫了。
赵承嗣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吕蒙正也有点迂腐,不过这也不怪他,这个时代的人都是这样的。
“大哥,你说君主一般都是孤家寡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赵承嗣给两位师兄将杯中的酒满上,他们就当这是故事听了。
王嗣宗微醉,一饮而尽:
“作为一个君主,什么事情都要先为社稷考虑,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一个想成为青史留名的皇帝所做的,但是也有为自己先考虑的。”
“不过这些想先为自己考虑的人最后都成为反面教材了,在历史上臭名远扬。”
王嗣宗身为读书人,史书也读了不少,关于帝王的事情也读了不少。
王嗣宗接着说道:“那些不想遗臭万年的君主,总是先从社稷入手,所以很多的私人感情都是没有时间去过问的,慢慢的帝王的朋友很少很少,以至于传出来,伴君如伴虎。”
这也是帝王的悲哀,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是君主呢?
这就是君主为什么被称之为孤家寡人了,他友情和亲情都放在了一边,不成为寡人才怪!
赵承嗣摇了摇头,王嗣宗的看法也是这个时代人大部分人的看法,也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位历史上的状元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
“看贤弟的意思是不赞同为兄的说法了,这些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那些昏庸君主所作所为都清清楚楚记录的,有什么不对吗?”
王嗣宗疑惑的看着这位小师弟,难不成他有什么高见不成?
吕蒙正也是同样的心思,先生说自己两人都比不上赵承嗣,这赵承嗣有什么国人的地方呢?
“两位兄长,那都是那些不得志的人传出来的,或者后来的朝代修改的,你看那些能臣干吏怎么不这样评价一个君主,再说了帝王行事岂是他们能够揣度的。”
赵承嗣最反感的就是这些人,自己不得志了,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他们以为治理国家什么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思来。
他们觉得自己就是有经天纬地的能臣,是皇帝的左膀右臂,皇帝要是不用他们就是损失。
可以他们那里知道事情那里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皇帝考虑的事情能会那么简单吗?
所以有时候他们触怒了皇帝被皇帝贬官或者说是被下狱,但是他们却说皇帝的不是
什么皇帝不明事理,受奸臣的蒙蔽,这情况是有的,但是不是每个帝王都是这样吧。
什么伴君如伴虎,我看着都是胡扯,这都是他们为自己鸣不平呢,什么人都是,想当biao子还想立牌坊。
这番话赵承嗣说出来之后,王嗣宗和吕蒙正忍不住好好大笑,小师弟果然与众不同起码和同辈读书人想比有着很大不同。
说出来的话有点地。痞流。氓的味道,将那些自命清高的人说成是想当青楼中的biao子立牌坊。
不知道让那那些人听到之后会有什么反响,不过想想也真是这样的,但是也不能直接这样说吧。
不过他们两个知道这是赵承嗣说的那些文人们,王和吕二人虽然也是文人,但是他们是王著的弟子,和哪些人也略有不同。
但总归还是文人,赵承嗣这样说那些文人,连他也说了进去,怎么听着都不舒服。
“贤弟,我们觉得你说的这些话是针对某一个人,或者是那些文人呢,他们可都是治理国家的官吏呀,你是……”
现在大宋以文治国,文人地位很好。
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夺得了皇帝的位置,他不想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他在心里是十分的排斥武将的,反而很是信赖文臣。
“没有,我这是感慨历史吧,对了您说那些文人是治理国家的能臣,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治理国家的好手,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好手吧,会读书并一定会做官!”
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做个好官,能臣,弄不好是个书呆子,整日里只会个什么诗云子曰的。
“不会吧,那些文人都是熟读圣贤书的,怎么不会做个好官呢?自从有科举这就是选官员的好办法呀?”吕蒙正很严肃。
要说刚才赵承嗣说那些文人的话,他们两个还能接受,但是现在他说起来了科举,两位也不大能接受了,他们两个可是指着科举走上仕途。
你难不成还反对科举,这就是要断绝我们入仕的道路呀?
即使我们是师兄弟也不行,这没得谈。
------------
第二五一章 科举的发展
赵承嗣也明白这两位师兄的意思,可是自己今天还是想说。
“两位兄长,你看看那本圣贤书上说如何当个好官了,这样的圣贤书只能修身养性,它能教会你怎么断案吗?能教会一个官员怎么给罪犯判刑吗?”
经过赵承嗣这么一问,赵匡胤也反应过来了,这书里面还真的是没有这些东西,以前怎么没有注意这件事呢?
“恩,以前还真没有发现有这事情,对了我还想着为我们大宋开科取士呢,这样还怎么取士?”吕蒙正有点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