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匡胤迁都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自己的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所以最初定都开封谈不上选择,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承袭。

  开封确实是易攻难守的四战之地,此前定都于此的都是短命政权,但赵匡胤雄才大略,大宋开国后即开始为开疆扩土而南征北战。

  战略上以攻为主,战场主要在别人的地盘上,十多年来国都从未受到过威胁,而开封的通达便利更成为了利兵利战的优势。

  应该说,宋初定都开封是符合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客观需要的最佳方案。

  问题在于,当大宋如秋风扫落叶般荡平南方诸国而将目光转向北方时,形势却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盘距在山西的北汉政权联合北方的契丹,凭借都城太原的有利地势,成功阻止了宋军向北的步伐。赵匡胤三次攻打北汉,皆受挫而返。

  当战略上的进攻转化为对峙,作为一个身经百战、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帝王,除了因力不从心而产生失望和无奈,也当然会意识到巨大的危险。

  北汉在黄河以北,与汴梁仅相隔一河。而强大的契丹也随时有可能挥戈南下,以汴梁平坦开阔的地势,如何抵挡辽军铁骑?

  要保证四战之地的安全,只能以兵为险,所以驻守开封的禁军数量急剧膨胀。

  那些已经习惯于享受安逸生活的大臣们,看到有重兵屯守京师或许会感到心安,而赵匡胤则已清醒地认识到了军队庞大对国力的巨大消耗。

  他提出迁都洛阳就是为了“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只可惜,他的远见卓识未能得到大臣们的理解。

  极力反对赵匡胤的提议,大部分臣子都反对。

  最终在赵光义“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做出妥协。

  其实,对于这次迁都之议还有另一种猜想:御弟赵光义早有谋位的野心,一直在做着精心准备,他作了十几年开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亲信势力。

  不管赵匡胤对此是不是有所觉察,迁都之议对赵光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所以他当然要竭力反对。而大臣们不过是受了他的鼓动,帮他制造氛围而已。

  这样的分析“阴谋论”色彩过重,却并非没有道理,此后事态的发展,甚至包括赵匡胤几个月后的诡异死亡,都可以作为怀疑赵光义的理由。

  在最终做出妥协时,赵匡胤忍不住仰天长叹:“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此语在百年以后验证。空前庞大的军队消耗着大宋十分之九的财力,却仍无力阻挡外敌的入侵。

  开封终于在靖康二年被金军攻陷,北宋灭亡。

  现在赵匡胤说出来汴京已经是是非之地,要去洛阳巡视,谁又能保证这是不是对赵光义有所警示呢?

  不过赵承嗣却不敢乱说话,只是低着头,这种事情是可以乱说的,这毕竟是人家赵家的家事

  虽然自己也姓赵,但是不是人家赵氏皇族。

  不过想到宋朝的百年屈辱,赵承嗣还是忍不住的说了一句:“官家,臣下冒死猜测,莫不是您有迁都之意?”

  赵匡胤眼中精光乍现,这小子说到自己的心坎之中去了,这小子果然不是一般的人。

  ------------

  第一五九章 在德,也要险

  “纯臣,你可知道你这是死罪,妄议国都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赵匡胤直勾勾的看着赵承嗣,似乎真的想要治罪一般。

  一朝的国都都是在建国时候定好的,还没有说在王朝上升期间更换国度的。

  一般都是因为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才不得以更换国都的。

  就像商朝中前期就就频繁的更换都城,政局相当不稳,差一点灭国,知道迁到殷这个地方,才算稳定,开启了青铜时代,因此商朝也称为殷商。

  现在大宋王朝国力蒸蒸日上,怎么好更换国都呢?

  赵承嗣这样说完全可以定罪。

  但是赵承嗣根据历史上的一些记载,知道赵匡胤也有更换都城的打算,所以自己说了出来。

  这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让那些悲剧历史重演。

  汴京城确实航运便利,但是也无险可守,一旦被攻破,整个国家就灭亡了。

  都城是一个朝代的象征,一旦被敌人占领,就相当于这个国家灭亡了,对士气是一个打击。

  “臣知道,这是诛九族的大罪,但是臣效忠的是官家,是大宋,有些话不得不说,即使后果是自己难以承受的,可是依然要说。”

  赵承嗣傲然战着。

  “臣下也知道我不说这些话,什么是定都会没有,但是如果说了,也许臣会就此离开这个花花世界,可是我依然会选择将心里话说出来,因为我问心无愧。”

  其实赵承嗣心里在犯嘀咕,刚才自己说出来那番话的时候,就后悔了。

  天知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改变了多少东西,自己虽然是为了华夏民族打算,但是难保皇帝不会拿自己开刀。

  刚才自己的刚刚从鬼门关走了出来,因为赵光义的事情。

  现在自己嘴贱竟然说什么都城的事情,这不是找死吗,不过现在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也没有退路了。

  “官家,我虽然不学无术,可正因为如此,我才勤奋的读史书,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终于有所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