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久后刘言就重整武平军,让李璟很头疼,而同样地,李璟想趁闽国内乱灭闽,这一战也打得很难看,结果也留下个清源军。

  这两次灭国之战都充分暴露了南唐军力的外强中干,不过灭闽一战最大的收获却是得到了林仁肇。

  李煜自继位以来,虽然对内延续先主中主两代的国策,与民休息,不生兵戈。

  但是其作为一代君主政治能力确是不合格的,在战乱频仍的五代十国注定是要被历史的洪流淹没的。

  假使李煜是一代明主,整肃军务,最多也只能将南唐的国祚延续数年,终究无法逆天改命。他精于诗词,善书法,工乐舞,通佛理,在他治下南唐文化兴盛,他更是创立了南唐国家画院,使得文人画开始成熟,而他在词上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开豪放派之滥觞。

  这一切都说明他不是一个好君主,在他手下,南唐党争日趋激烈,而韩熙载等北来士人又受到猜忌不得重用,于是吏治不行、军队忘战,南唐国势日仄。赵匡胤在平定南汉后开始部署灭南唐,他从在南唐安插的间谍小长老得知南唐最能征惯战的大将便是灭闽时投降南唐的林仁肇。

  “如果官家能除掉林仁肇,那么伐唐之战就胜利了一半,剩下的就靠王师征战,而且我听说在长江一线有一段水缓滩浅,可是架设浮桥。”

  赵承嗣的观点有两个,杀的南唐的大将林仁肇,然后假设浮桥攻打南唐。

  这些都历史攻打南唐用的方法,赵承嗣现在只不过是提前说出来。

  赵匡胤也反复看了不知道多少遍,还是没有下定决心,毕竟这是灭国之战不是闹着玩。

  ------------

  第一百零四章 又升官执掌素衣卫

  “纯臣,这些东西都是你的写出来的吧,说实话这对我们大宋来说十分的有用,或者说这是朕迫切需要的,朕一直放心不下江南唐国,他们才时朕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

  赵匡胤自从代周称帝以来,一直都在防备着江南唐国。

  毕竟在当时宋、唐国、后蜀、南汉和吴越国,最强的就是大宋。

  次之就是江南唐国,赵匡胤想要一统天下,这江南唐国是避不开的。

  而历史上赵匡胤也是最后灭的南唐,完成南部一统的,现在依然是这样的。

  “臣下知道官家的心思,只有一统才能真的太平,这是结束战乱最好的方式,虽然损害了一小部分的人利益,可是收益的却是天下的百姓,即使有人不理解官家,但是臣下坚决支持官家,即使臣下位卑言轻。”

  赵承嗣这一记马屁拍的真不错。

  赵匡胤也诧异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自己一理想是统一天下,所以当初自己代周称帝了。

  因为不能保证周恭帝会不会像他父亲柴荣那样贤明。

  而且当时朝中已经出现了反对自己的声音,皇帝还小,很多主意不能拿。

  赵匡胤提出来的一些政策全部被否定,这样柴荣一统天下的遗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所以自己毅然当上了皇帝。

  然后开始了统一的步伐。

  自己是有私心,那就是成为一代明主,想秦皇汉武唐宗那样的皇帝。

  对于那些被灭掉的国家来说确实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可是也结束了战乱,对百姓来说确实是好事。

  “这么多年了,你是第一个对朕说这话的人,很多人都说朕只是为了一己之私,他们何曾想到朕伟大的理想,从唐末以来战乱不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改朝换代战乱不断,当时世宗就是想要改变这一局面,所以我们兄弟一直跟着世宗南征北讨,可是天不假年,世宗英年早逝,这一进程被耽搁下来。”

  赵匡胤唏嘘不已,现在民间野史对他他的陈桥兵变持批判的态度。

  可是也不敢太过于造次,赵匡胤也是知道的,所以她没有阻止。

  毕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旦决口的话,就会出问题的。

  “纯臣,朕发现朕和你真的很有缘分,你居然一下子就能说出来朕的宏愿,不愧是老祖看中的人。”

  赵匡胤拍了拍赵承嗣的肩膀,表示赞许。

  “你也没有让朕失望,朕让你当人武德副使,其实是朕对你的一个考验,想不到你将忠义营改变的这么好,朕心甚慰,朕辛申伟,那么从今天起你就是真的武德使了。”

  赵匡胤真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武德使?

  赵匡胤直接任命自己为武德使。

  这也太玩笑了吧,自己才当多长时间的武德副使,现在就成了正使。

  “官家,我……”

  “不用多说了,朕的旨意是不会收回去的,武德司是朕的私人武装,现在朕任命你为武德使,同时朕决定将素衣卫交给你,你一定不要让朕失望。”

  我去!

  赵承嗣真的愣住了,嘴巴张的大大的。

  素衣卫?

  真的是素衣卫!

  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素衣卫这个名字。

  知道最多的就是明朝的锦衣卫,可是殊不知在宋朝还有一个素衣卫。

  不过很少出现在史书中,可由确确实实存在。

  ?根据历史记载,赵匡胤在即位初期的时候就派出大量的亲信军校,分别到各地,去窥探有关各地官吏的情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