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说到这里,他犹豫一下,最终还是神色复杂地补充了一句:“宋国,不会忘记你的功劳,也不会将你遗忘,正如你所言,没有你,宋国依旧是齐国的附庸,被齐、魏、韩、楚肆意侵夺,但,如今宋国更需要的是太子……不是你不如太子,只是你老了,你所剩无几的勇武,无法再带领这个国家,宋国只能用另外一种方式来抗拒齐国与其他国家的威胁……太子的仁德,可以弥补。”
说罢,他走向自己那柄剑,将其拾起,继而转身朝着惠盎走了过来。
看着寂静倒在地上的宋王偃,惠盎微微露出了几分笑容,说道:“麻烦你了,阿仲,整个宋国可能就只有你才能说服大王,虽然……”
说罢,他看着远处倒在地上的宋王偃摇了摇头。
听闻此言,蒙仲举起右手攥了攥拳,笑道:“这一刻,我不知等了多少年了。”
“你啊……”惠盎无奈的摇了摇头,旋即温声托付道:“去吧,迎回太子,助我宋国击退齐军。这边,接下来就交给我吧……”
回头看了一眼宋王偃,蒙仲点点头离开了。
蒙仲离开之后,惠盎徐徐走向宋王偃,见宋王偃躺在地上,双目无神地看着天空,他单膝跪地,轻声说道:“大王,阿仲……他去迎太子了。”
宋王偃的眼眸中毫无波澜,片刻后,他苦涩说道:“惠盎啊,寡人……真的老了,连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寡人都不是对手了……”
“但凡是人,终有老迈的那一刻,但在臣心中,大王依旧是当年那位,力能屈伸铁钩的王……正如阿仲所言,我宋人不会淡忘大王,宋人怎么会忘记像您这样一位神勇的大王呢?纵观我宋国历史,没有任何一位先王能与大王相比。”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刚正不阿的惠盎,想不到也会有阿谀奉承的时候。”
“并非阿谀奉承,这是臣的肺腑之言。”
“肺腑之言啊……那再多说说。”
“呃……”
第433章 王权让渡
惠盎对蒙仲说,这个宋国可能就只有蒙仲才能说服宋王偃,这话并不夸张,但确切的说,这句话真正想表达的,是这个宋国可能只有蒙仲具备劝说宋王偃的资格。
宋王偃这位毁誉参半的君主,他暴虐、易怒、好强、傲慢,没有资格的人,他根本不会允许对方提出什么建议,哪怕是正确而有益的建议。
那么,这所谓的‘资格’是什么呢?
其实指的就是牺牲、贡献与能力这三项。
牺牲,指的就是为宋国付出的牺牲。
就拿蒙仲来说,他的祖父蒙舒、父亲蒙瞿、兄长蒙伯,这祖孙三辈都在宋国对外的战争中付出了性命,这使得蒙仲成为了宋王偃眼中的‘忠义之士’,使得宋王偃对蒙仲充满好感。
同时,才使得宋王偃对蒙仲格外的包容,他能容忍蒙仲对他发出一些质疑的声音。
但光有牺牲,宋王偃充其量也只会将那些质疑的声音当做抱怨,对于这种声音,他会包容,但也不会包容地太过,更别说会听从,除非对方同样具备贡献。
这里所说的贡献,即对宋国的贡献,很巧,蒙仲也占了。
抛开蒙仲十四岁时跟随宋国王师攻打滕国不算,随后蒙仲为了巩固赵宋之盟而前赴赵国,以及后来蒙仲在宋国逼阳帮助太子戴武击退齐国名将田章的率军入侵,再到蒙仲为了巩固魏宋之盟而前赴魏国,蒙仲所作的这一切,宋王偃其实都看在眼里。
这让宋王偃觉得,这个小子与他一样对这个国家抱有热诚。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反过来说,倘若彼此的信念一致,那么自然而然就是同道之士——你看蒙仲这些年对宋王偃多有质疑、嘲讽,但宋王偃却对此毫不在意,甚至于在蒙仲成婚时,还赠送了相当贵重的贺礼,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宋王偃对蒙仲的认可。
至于最后的能力,或者说才能,倒反而只是‘加强’前面两项的附加罢了。
当然,也很重要,毕竟‘牺牲’与‘贡献’只能让宋王偃觉得蒙仲有资格与他交谈,有资格向他提出建议,但唯有‘才能’,才能说服宋王偃听取蒙仲的建议。
这一点,蒙仲当然具备,刚刚帮助魏国从秦国手中夺回了两百余里土地的他,宋王偃当然会听取一些有力的建议。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蒙仲身具牺牲、贡献、能力这三个条件,宋王偃才会格外地包容,否则换做旁人,像蒙仲那样当面指着宋王偃嘲讽他,叫他退让王位,早就被宋王偃呼喊卫士杀了。
别忘了,宋王偃确确实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暴君!
只能说,蒙仲是最特殊的那个人,他具备着许多让宋王偃欣赏的‘闪光点’,比如为了宋国牺牲的祖孙三辈家人,比如蒙仲不厌其烦地设法巩固宋国与赵魏两国的同盟,比如蒙仲武力与谋略兼具,等等等等,正是这些闪光点,让宋王偃对蒙仲格外的包容。
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太子戴武,在宋王偃心中的欣赏程度都远远不及蒙仲,更别说其他人。
通过武力击败宋王偃,迫使宋王偃默许迎接太子?
似这种事,换别人来看看,哪怕是戴不胜、戴盈之这些宋国的忠臣,保准也会被宋王偃怒斥,甚至于,在宋王偃被彻底激怒的情况下,说不定还有性命危险。
说罢,他走向自己那柄剑,将其拾起,继而转身朝着惠盎走了过来。
看着寂静倒在地上的宋王偃,惠盎微微露出了几分笑容,说道:“麻烦你了,阿仲,整个宋国可能就只有你才能说服大王,虽然……”
说罢,他看着远处倒在地上的宋王偃摇了摇头。
听闻此言,蒙仲举起右手攥了攥拳,笑道:“这一刻,我不知等了多少年了。”
“你啊……”惠盎无奈的摇了摇头,旋即温声托付道:“去吧,迎回太子,助我宋国击退齐军。这边,接下来就交给我吧……”
回头看了一眼宋王偃,蒙仲点点头离开了。
蒙仲离开之后,惠盎徐徐走向宋王偃,见宋王偃躺在地上,双目无神地看着天空,他单膝跪地,轻声说道:“大王,阿仲……他去迎太子了。”
宋王偃的眼眸中毫无波澜,片刻后,他苦涩说道:“惠盎啊,寡人……真的老了,连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寡人都不是对手了……”
“但凡是人,终有老迈的那一刻,但在臣心中,大王依旧是当年那位,力能屈伸铁钩的王……正如阿仲所言,我宋人不会淡忘大王,宋人怎么会忘记像您这样一位神勇的大王呢?纵观我宋国历史,没有任何一位先王能与大王相比。”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刚正不阿的惠盎,想不到也会有阿谀奉承的时候。”
“并非阿谀奉承,这是臣的肺腑之言。”
“肺腑之言啊……那再多说说。”
“呃……”
第433章 王权让渡
惠盎对蒙仲说,这个宋国可能就只有蒙仲才能说服宋王偃,这话并不夸张,但确切的说,这句话真正想表达的,是这个宋国可能只有蒙仲具备劝说宋王偃的资格。
宋王偃这位毁誉参半的君主,他暴虐、易怒、好强、傲慢,没有资格的人,他根本不会允许对方提出什么建议,哪怕是正确而有益的建议。
那么,这所谓的‘资格’是什么呢?
其实指的就是牺牲、贡献与能力这三项。
牺牲,指的就是为宋国付出的牺牲。
就拿蒙仲来说,他的祖父蒙舒、父亲蒙瞿、兄长蒙伯,这祖孙三辈都在宋国对外的战争中付出了性命,这使得蒙仲成为了宋王偃眼中的‘忠义之士’,使得宋王偃对蒙仲充满好感。
同时,才使得宋王偃对蒙仲格外的包容,他能容忍蒙仲对他发出一些质疑的声音。
但光有牺牲,宋王偃充其量也只会将那些质疑的声音当做抱怨,对于这种声音,他会包容,但也不会包容地太过,更别说会听从,除非对方同样具备贡献。
这里所说的贡献,即对宋国的贡献,很巧,蒙仲也占了。
抛开蒙仲十四岁时跟随宋国王师攻打滕国不算,随后蒙仲为了巩固赵宋之盟而前赴赵国,以及后来蒙仲在宋国逼阳帮助太子戴武击退齐国名将田章的率军入侵,再到蒙仲为了巩固魏宋之盟而前赴魏国,蒙仲所作的这一切,宋王偃其实都看在眼里。
这让宋王偃觉得,这个小子与他一样对这个国家抱有热诚。
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反过来说,倘若彼此的信念一致,那么自然而然就是同道之士——你看蒙仲这些年对宋王偃多有质疑、嘲讽,但宋王偃却对此毫不在意,甚至于在蒙仲成婚时,还赠送了相当贵重的贺礼,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宋王偃对蒙仲的认可。
至于最后的能力,或者说才能,倒反而只是‘加强’前面两项的附加罢了。
当然,也很重要,毕竟‘牺牲’与‘贡献’只能让宋王偃觉得蒙仲有资格与他交谈,有资格向他提出建议,但唯有‘才能’,才能说服宋王偃听取蒙仲的建议。
这一点,蒙仲当然具备,刚刚帮助魏国从秦国手中夺回了两百余里土地的他,宋王偃当然会听取一些有力的建议。
总而言之,正是因为蒙仲身具牺牲、贡献、能力这三个条件,宋王偃才会格外地包容,否则换做旁人,像蒙仲那样当面指着宋王偃嘲讽他,叫他退让王位,早就被宋王偃呼喊卫士杀了。
别忘了,宋王偃确确实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暴君!
只能说,蒙仲是最特殊的那个人,他具备着许多让宋王偃欣赏的‘闪光点’,比如为了宋国牺牲的祖孙三辈家人,比如蒙仲不厌其烦地设法巩固宋国与赵魏两国的同盟,比如蒙仲武力与谋略兼具,等等等等,正是这些闪光点,让宋王偃对蒙仲格外的包容。
毫不夸张地说,就连太子戴武,在宋王偃心中的欣赏程度都远远不及蒙仲,更别说其他人。
通过武力击败宋王偃,迫使宋王偃默许迎接太子?
似这种事,换别人来看看,哪怕是戴不胜、戴盈之这些宋国的忠臣,保准也会被宋王偃怒斥,甚至于,在宋王偃被彻底激怒的情况下,说不定还有性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