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庄辛闻言皱着眉头看了一眼昭雎,正要说话,却见蒙仲笑着反问道:“昭子会么?”
昭雎深深看了几眼蒙仲,旋即摇摇头说道:“……不会。”
“那就是了,既昭子不会出卖在下,在下又有什么好畏惧的?”说着,蒙仲单手端碗,饮了一口碗中的酒,略有些惊讶地说道:“贵军中,还有这等好酒?”
虽然蒙仲只是随口一说,但还是让昭雎感到很是尴尬,毕竟他楚军中原来的那些酒水,都被魏军在那次夜袭中捣毁了,这些酒,是庄辛前一阵子带来的。
看着昭雎尴尬的模样,庄辛也忍不住笑了笑,旋即,他岔开话题道:“为城令的安危考虑,我三人还是速速商议完毕,从城令离去,免得走漏消息。”
听闻此言,蒙仲点点头,放下酒碗对昭雎与庄辛二人说道:“不瞒两位,我魏国的大司马翟章,已在鄢邑聚集了十五万军队,准备待开春后,与在下汇兵一处,尽快结束这场仗……倘若到时候贵军能够提供一些微小但珍贵帮助,我方便可一举击溃秦军。”
虽然蒙仲虚报了一倍的人数,但考虑到魏国本来就是大国,昭雎与庄辛也不怀疑。
想了想,昭雎摇头说道:“十五万援军,再加上足下麾下的五万人,合计二十万,秦军目前仍有超过十万军队,这兵力差距,与前年伊阙之战时相仿,公孙喜都未能击败秦军,足下难道就有把握么?”
“伊阙之战,我记得最后赢的人是我魏国。”蒙仲笑笑说道。
“……”
昭雎无言以对,想了想说道:“你希望我怎么做?”
“我希望贵军按兵不动,甚至突然撤兵……”
“这不可能。”昭雎摇摇头说道:“似这般,我如何向大王交代?”
听闻此言,蒙仲压了压手示意昭雎不必着急,旋即他低声说道:“此事我与屈大夫商议过,想出了一条可使贵军名正言顺撤兵的办法……”
听闻此言,昭雎与庄辛皆为之一愣:“愿闻高见。”
只见蒙仲看向庄辛,低声说道:“在下听说,庄大夫有一名叫做庄蹻的族人,此前叛离楚国,庄大夫何不请此人故意在国内生事,迫使楚王下令昭子率军回援楚郢?介时,国都危机而撤军回援,秦人总不能怪楚国背弃盟约吧?”
“这……”
庄辛与昭雎对视一眼,暗暗思索着这条计策的可行性。
第316章 赴约(二)
“请庄蹻出面搅乱局势……”
昭雎沉吟着,稍稍转头瞥了一眼庄辛,随口问道:“庄蹻会同意么?”
他与庄蹻,其实算是同辈的楚臣了。
想当年垂沙之战时,楚国凭一己之力同时面对秦国军队与齐、魏、韩三国联军,当时楚怀王便派出两路大军抵挡进犯国境的敌人,当时昭雎就负责抵挡秦国军队,由唐昧负责抵挡齐、魏、韩三国联军。
庄蹻,当时便是唐昧的副将。
“应该……会。”
在听了昭雎的话后,庄辛想了想,给了昭雎一个并不确定的回答。
作为庄蹻的同族人,他对庄蹻的了解,自然要比寻常楚人知道的多。
在一部分楚人眼里,庄蹻是背叛楚国、背叛楚怀王的叛将,他在垂沙之战中,在主将唐昧战死之后,率领败军反攻了楚郢,但这些人却没有细想一个问题,即庄蹻的部下,为何会跟随庄蹻反攻楚郢?
一支在与齐、魏、韩三国军队对峙后战败的楚军,居然协助庄蹻攻破了自己国家的王都,显然这其中必然有什么原因。
或许有人会说,肯定庄蹻欺骗了自己部下的兵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庄蹻欺骗了自己的部下,何以他在楚国的声誉反而比当今的楚王熊横更高,有大量的楚国平民愿意追随他?
其实说到底很简单,无非就是庄蹻与他麾下的兵将,对当时还在楚郢的楚怀王已经忍无可忍了而已。
要知道,楚国会从曾经足以与秦齐两国鼎足而立的旧日强国,沦落到今日这种地步,就不能不说是楚怀王的愚蠢,倘若当年这位君王不是被张仪的六百里商於之地所欺骗,主动与齐国断绝了邦交,秦国又岂敢同时挑战楚国与齐国两个不下于自己的国家?
毫不夸张地说,楚怀王在这件事上的愚蠢,简直不下于当年宋国那位拒绝对侵入境内的楚军半渡而击的宋襄公,区别仅在于,宋襄公是因为迂腐的仁义,而楚怀王则是因为盲目的贪婪,说白了就是贪利忘义。
别看如今楚人对楚怀王好似颇为怀念,但那只是因为怜悯于楚怀王不肯屈服于秦国,最终客死秦国异乡而已,再加上出现了一个更不堪的楚王熊横作为对比,这才使得楚人对楚怀王的看法有所改变,而放在垂沙之战时,楚怀王就是楚人眼中不折不扣的昏君。
当然,楚怀王固然是一部分原因,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则在于庄蹻。
关于当年那场仗,庄辛事后也询问过庄蹻,这才得知真相:
当时,唐昧率领的数万楚军,与田章率领的齐魏韩三国联军在垂沙隔河列阵,纵使是田章这等名将,亦被唐昧、庄蹻二人堵了整整六个月却无法攻至河对岸——由此可见唐昧、庄蹻二人虽名声不大,但率军打仗的本领却不俗,面对田章、公孙喜、暴鸢三位名将,丝毫不弱下风。
昭雎深深看了几眼蒙仲,旋即摇摇头说道:“……不会。”
“那就是了,既昭子不会出卖在下,在下又有什么好畏惧的?”说着,蒙仲单手端碗,饮了一口碗中的酒,略有些惊讶地说道:“贵军中,还有这等好酒?”
虽然蒙仲只是随口一说,但还是让昭雎感到很是尴尬,毕竟他楚军中原来的那些酒水,都被魏军在那次夜袭中捣毁了,这些酒,是庄辛前一阵子带来的。
看着昭雎尴尬的模样,庄辛也忍不住笑了笑,旋即,他岔开话题道:“为城令的安危考虑,我三人还是速速商议完毕,从城令离去,免得走漏消息。”
听闻此言,蒙仲点点头,放下酒碗对昭雎与庄辛二人说道:“不瞒两位,我魏国的大司马翟章,已在鄢邑聚集了十五万军队,准备待开春后,与在下汇兵一处,尽快结束这场仗……倘若到时候贵军能够提供一些微小但珍贵帮助,我方便可一举击溃秦军。”
虽然蒙仲虚报了一倍的人数,但考虑到魏国本来就是大国,昭雎与庄辛也不怀疑。
想了想,昭雎摇头说道:“十五万援军,再加上足下麾下的五万人,合计二十万,秦军目前仍有超过十万军队,这兵力差距,与前年伊阙之战时相仿,公孙喜都未能击败秦军,足下难道就有把握么?”
“伊阙之战,我记得最后赢的人是我魏国。”蒙仲笑笑说道。
“……”
昭雎无言以对,想了想说道:“你希望我怎么做?”
“我希望贵军按兵不动,甚至突然撤兵……”
“这不可能。”昭雎摇摇头说道:“似这般,我如何向大王交代?”
听闻此言,蒙仲压了压手示意昭雎不必着急,旋即他低声说道:“此事我与屈大夫商议过,想出了一条可使贵军名正言顺撤兵的办法……”
听闻此言,昭雎与庄辛皆为之一愣:“愿闻高见。”
只见蒙仲看向庄辛,低声说道:“在下听说,庄大夫有一名叫做庄蹻的族人,此前叛离楚国,庄大夫何不请此人故意在国内生事,迫使楚王下令昭子率军回援楚郢?介时,国都危机而撤军回援,秦人总不能怪楚国背弃盟约吧?”
“这……”
庄辛与昭雎对视一眼,暗暗思索着这条计策的可行性。
第316章 赴约(二)
“请庄蹻出面搅乱局势……”
昭雎沉吟着,稍稍转头瞥了一眼庄辛,随口问道:“庄蹻会同意么?”
他与庄蹻,其实算是同辈的楚臣了。
想当年垂沙之战时,楚国凭一己之力同时面对秦国军队与齐、魏、韩三国联军,当时楚怀王便派出两路大军抵挡进犯国境的敌人,当时昭雎就负责抵挡秦国军队,由唐昧负责抵挡齐、魏、韩三国联军。
庄蹻,当时便是唐昧的副将。
“应该……会。”
在听了昭雎的话后,庄辛想了想,给了昭雎一个并不确定的回答。
作为庄蹻的同族人,他对庄蹻的了解,自然要比寻常楚人知道的多。
在一部分楚人眼里,庄蹻是背叛楚国、背叛楚怀王的叛将,他在垂沙之战中,在主将唐昧战死之后,率领败军反攻了楚郢,但这些人却没有细想一个问题,即庄蹻的部下,为何会跟随庄蹻反攻楚郢?
一支在与齐、魏、韩三国军队对峙后战败的楚军,居然协助庄蹻攻破了自己国家的王都,显然这其中必然有什么原因。
或许有人会说,肯定庄蹻欺骗了自己部下的兵将。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庄蹻欺骗了自己的部下,何以他在楚国的声誉反而比当今的楚王熊横更高,有大量的楚国平民愿意追随他?
其实说到底很简单,无非就是庄蹻与他麾下的兵将,对当时还在楚郢的楚怀王已经忍无可忍了而已。
要知道,楚国会从曾经足以与秦齐两国鼎足而立的旧日强国,沦落到今日这种地步,就不能不说是楚怀王的愚蠢,倘若当年这位君王不是被张仪的六百里商於之地所欺骗,主动与齐国断绝了邦交,秦国又岂敢同时挑战楚国与齐国两个不下于自己的国家?
毫不夸张地说,楚怀王在这件事上的愚蠢,简直不下于当年宋国那位拒绝对侵入境内的楚军半渡而击的宋襄公,区别仅在于,宋襄公是因为迂腐的仁义,而楚怀王则是因为盲目的贪婪,说白了就是贪利忘义。
别看如今楚人对楚怀王好似颇为怀念,但那只是因为怜悯于楚怀王不肯屈服于秦国,最终客死秦国异乡而已,再加上出现了一个更不堪的楚王熊横作为对比,这才使得楚人对楚怀王的看法有所改变,而放在垂沙之战时,楚怀王就是楚人眼中不折不扣的昏君。
当然,楚怀王固然是一部分原因,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则在于庄蹻。
关于当年那场仗,庄辛事后也询问过庄蹻,这才得知真相:
当时,唐昧率领的数万楚军,与田章率领的齐魏韩三国联军在垂沙隔河列阵,纵使是田章这等名将,亦被唐昧、庄蹻二人堵了整整六个月却无法攻至河对岸——由此可见唐昧、庄蹻二人虽名声不大,但率军打仗的本领却不俗,面对田章、公孙喜、暴鸢三位名将,丝毫不弱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