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屈原闻言点了点头:“方城令的承诺,屈某信得过。”

  他没有细问前日魏军伏击秦楚联军的过程,也没有细问楚军的伤亡,毕竟他想想也知道,就当时而言,无论是蒙仲还是方城军,都不会对那些楚军手下留情,但这也并非是蒙仲或方城魏军的责任,要怪就怪他楚军自身,怪楚王熊横愚昧的选择了协助秦国。

  想了想,屈原点点头说道:“此事不难,只不过,在下的名声恐怕并不如方城令所想象的那般,那些楚卒未必肯听信于在下。”

  听了这话,蒙仲顿时笑了起来:“屈先生太过谦了,在大多数楚民心中,您可比楚王还值得尊敬。”

  屈原闻言一惊,连忙说道:“此乃大逆不道之言,方城令不可这么说,在下愧不敢当。”

  见屈原被自己一句话吓得面露惊色,蒙仲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实他并非是恭维,据他所知,如今楚国的子民最惋惜的两个人,即是楚怀王与屈原。

  楚怀王虽然有时会犯糊涂,其中最严重的一次犯糊涂,即听信了张仪的谎言而与齐国断绝了邦交,但不得不说,这还是一位很有骨气的君王,纵使在前往秦国求和的期间遭到秦王软禁,他也不肯出卖国家,不肯为了自己的安危而割让土地给秦国,以至于最终死在秦国。

  正是这份骨气,使楚人原谅了这位君王此前那些愚蠢的决定,为其死在秦国而感到无比的悲伤——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有现如今的楚王熊横做对比,谁让熊横比他爹楚怀王还要昏昧不堪呢。

  而屈原,则是因为在当初主持变法时有意削弱贵族利益、提高平民的利益,而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联合抵制。

  正因为这件事,才使得原本并没有多大名声的屈原,一下子就成为了万千楚国平民心目中的大贤臣。

  别看如今屈原是戴罪之身,但在楚国平民心目中,他的话比楚国任何一个人都值得信赖。

  蒙仲毫不怀疑,只要屈原出面安抚,那些此刻仍在担惊受怕、甚至还想着如何逃离的楚军降卒,定会听从屈原的话,老老实实地协助他魏军修缮阳关。

  约半个时辰后,蒙仲便带着屈原走出了屋子,朝着正在修缮的关隘地段而去。

  阳关,虽说是一个山谷隘口,但从南至北其实也有近两百丈左右,远不如去年蒙仲见到过的函谷关那般狭隘,狭隘地只能让两、三辆战车并行,但不管怎么样,这好歹是一个隘口,只要在这里建起一道城墙,连接北侧的应山与南侧的阴山,秦军想要攻克此地,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但遗憾的是,这座由今年开春起就开始建造的关隘,因为种种原因,至今还未彻底竣工。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砌墙的材料。

  在这个时代,砌墙的最佳材料无非就是岩石,但问题是,要把山石从山体里挖出来,然后打磨成巨大的石砖,这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石匠,相比之下,搬运这些巨大石砖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反而只是次要问题。

  正因为如此,这个时代建造城池,往往都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倘若想在短短几年内建造一座城池,那就必须倾尽国力,就好比韩国前些年为了建造新城,就召集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石匠。

  而付出了如此代价而建成的城墙,质量尤其可靠,就比如楚方城,明明是几百年前由楚人建造的长城,至今依然稳稳伫立于宛城、方城北侧的群山上,只不过是因为其“防北不防南”的特性,这才被魏韩两国所弃守。

  而遗憾的是,方城这边可没有那么多的石匠,因此蒙仲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建造夯土墙的方式,来建造这座关隘。

  其建造步骤,即一层一层地建造夯土板。

  具体来说,先在准备建造墙壁的位置先放下木质的框板,然后将用水搅拌过的半湿润泥土倒入木框内,在抚平后由人力在泥土上来回踩踏,将泥土踩实。

  紧接着注入泥浆,期间亦要在因挤压而下陷的地方补充湿润的泥土,然后重复倒土、踩踏、注入泥浆的步骤,直到反复几次后,再等其晾干,就成为一块坚固的夯土板。

  重复以上的步骤,一层一层地建造夯土板,就能建造起一堵夯土墙。

  由这种方式建造出来的夯土墙,坚固程度虽略逊于石墙,但比起木墙、土墙,那着实是要出色太多,哪怕有人用锤子去重重敲击,也要费一番工夫才能将其敲毁。

  而更关键的是,这种夯土墙造价低廉,无论什么材质的泥土都能用,这非常适合如今欠缺资金的方城,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

  也正因为如此,阳关至今为止还只建造了一半。

  这也难怪,毕竟蒙仲想要建造的是一座可以让士卒登上城墙作战的城防,可不是单纯的一堵墙,这就使得工期被大大拉长,哪怕有叶邑的楚民为了在叶邑得到房屋而作为役卒无偿前来帮忙,到如今也只建造了一半左右。

  在带着屈原参观阳关的同时,蒙仲亦向他介绍着阳关的具体。

  与天底下大多数的关隘差不多,阳关其实也只是城墙加关楼的组合,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蒙仲在城墙上建造了一些仿佛房屋般的岗亭,既能让弓弩手躲在其中,从那些瞭望口朝外射击,也能让城墙上的守卒以此为据点防守,防止轻易就被敌军攻上城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