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应该是后者,否则屈原不会留在此人身边担任门客。』
庄辛心下暗暗想道。
走着走着,一行人路过一条街道,庄辛惊讶地发现,街道两旁全是店铺,从酒肆、客栈、米铺、布铺、油铺,简直一应俱全,这让他愣了愣。
要知道天下各地的县城,城中的主要街道一般都是官衙或者当地世家贵族的府邸,平民的住处一般都在南城的东西两侧,因此逐渐会形成东市、西市两个主要为平民所设的市集。
但叶邑不同,据邓典所说,叶邑的市集都集中在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以至于庄辛此刻走在这条主街上时,来来往往都是行人,纵使这条街道在经过扩建后颇为宽敞,但仍然有种迈不开腿的拥挤。
而对此,庄辛隐隐琢磨出了一些:那位方城令,似乎很注重商市。
不得不说,这在当代确实是一件非常新奇的是,毕竟天下各国无不「重农抑商」,对待世人眼中「为利所驱」的商贾颇有偏见,觉得这些商贾不事生产,单靠走访各地倒卖货物便能轻松得到常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金钱,因此感到颇为不满。
这导致商贾在这个时代的地位非常低下,别说跟“士”比较,在许多君主眼中他们连农民都不如。
但这位方城令,却将商市设在叶邑的四条主街,这是否意味着,他对商市并无成见,甚至于,还抱着希望吸引各地商贾、使货物得以流通的念头。
摇了摇头,庄辛愈发迫切希望见到那位方城令。
因为据他暗访,这位方城令的心真的很大,无论是他吸收十几万楚民,征募楚民扩充方城军,还是将商市设在叶邑四条主要街道上,这都足以证明这位方城令有着很大的野心与抱负。
想到这里,庄辛问邓典道:“小伙子,老夫欲求见方城令,具体所谓何事不便细说,且不知方城令可在叶邑?”
邓典愣了愣,旋即摇头说道:“方城令很少来叶邑,据说他大多数时候都在方城,老先生若想请见方城令,可以先去拜访叶邑的邑丞……”
“这样……”
庄辛皱着眉头想了想,旋即又问道:“老夫听说前三闾大夫屈原屈大夫如今身在叶邑,老夫与他有些交情,不知何处可以找到屈大夫?”
“屈大夫?老先生竟是屈大夫的旧友?”
一听这话,邓典脸上更加尊敬,连忙说道:“屈大夫如今就在叶邑的县府,昨日我到街上购米时,还瞧见屈大夫带着一干工匠、役卒在增筑屋宅……我领老先生去。”
说着,邓典便将庄辛领到了他昨日碰到屈原的地方。
果不其然,在离那边不远的地方,庄辛便看到屈原正捧着一本账簿,正指挥着手底下的工匠、役卒建造屋宅。
远远瞧见屈原指挥若定,态度认真,庄辛心中颇为感慨。
因为曾几何时,在屈原受楚怀王托付改革变法的时候,亦曾如此认真,比如庄辛曾经就看到过,看到屈原带着手底下的士卒出城丈量城外的田地,将贵族藏匿的私田通通记录在案,并要求他们上缴相应的田税。
但自屈原被贬为三闾大夫后,庄辛从这位大贤脸上就再也瞧不见这种严肃认真的模样了,那时的屈原,除了利用空闲时间开坛授课,教授昭、景、屈三家子弟,其余大多数时候都无所事事,醉酒吟辞,荒唐度日。
堂堂左徒,楚国大贤,竟沦落到那种地步,着实是叫人暗自感伤。
然而今日,庄辛却再次看到了态度认真的屈原,只可惜,屈原却在叶邑为那位方城令做事,而不是在楚郢,为他楚国效力。
暗暗感慨之余,庄辛迈步走上前去,在屈原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正在指挥众人的屈原下意识转头,待看清来人正是庄辛时,他愣了愣,脸上闪过一阵青白之色,似乎还有几分羞惭,嘴唇微动,但却不知该说什么。
庄辛当然明白屈原此刻的心情,于是他笑着开口道:“哈哈!昭雎说你在叶邑,果然被我逮到!”
听到这话,屈原如释重负。
不得不说,他着实很担心遭到老友的斥责,斥责他身为楚国的前重臣、屈氏的子弟,却在魏国方城任职。
没想到,庄辛见他的第一句话竟是玩笑而并非斥责,这让他着实松了口气。
他连忙拱手道:“庄大夫,您怎么会来叶邑?”
庄辛笑着说道:“是昭睢告知我,说你不在江南而在方城、叶邑这边,是故我过来看看,看看你过得如何。”
说罢,他上下打量了几眼庄辛。
曾几何时,庄辛眼中的屈原面黄肌瘦、一脸憔悴,仿佛一阵风就能刮跑,实因忧国忧民所致,可今日再见屈原,他却见屈原面色红润,气色极好。
对此庄辛也不知该说什么。
想了想,他对屈原说道:“你先忙,我在四周转转,晚上咱俩一起聚聚。”
“好!”屈原点了点头。
于是,屈原继续指挥手底下的人增造屋宅,而庄辛则在旁观瞧。
以往,哪怕太阳彻底下山,屈原也会继续叫人点着火把继续造屋,毕竟城内吸纳了十几万楚民,对于民宅的压力实在太大,怜悯众多楚民此刻仍挤在城内的义舍,屈原便恨不得不眠不休尽快建好足够的屋宅供他们居住。
但今日,考虑到好友庄辛在旁已站了足足半日,屈原罕见地偷了一次懒,待夕阳下山时便下令工匠、役卒解散,带着庄辛返回县府。
庄辛心下暗暗想道。
走着走着,一行人路过一条街道,庄辛惊讶地发现,街道两旁全是店铺,从酒肆、客栈、米铺、布铺、油铺,简直一应俱全,这让他愣了愣。
要知道天下各地的县城,城中的主要街道一般都是官衙或者当地世家贵族的府邸,平民的住处一般都在南城的东西两侧,因此逐渐会形成东市、西市两个主要为平民所设的市集。
但叶邑不同,据邓典所说,叶邑的市集都集中在东南西北四条主街,以至于庄辛此刻走在这条主街上时,来来往往都是行人,纵使这条街道在经过扩建后颇为宽敞,但仍然有种迈不开腿的拥挤。
而对此,庄辛隐隐琢磨出了一些:那位方城令,似乎很注重商市。
不得不说,这在当代确实是一件非常新奇的是,毕竟天下各国无不「重农抑商」,对待世人眼中「为利所驱」的商贾颇有偏见,觉得这些商贾不事生产,单靠走访各地倒卖货物便能轻松得到常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金钱,因此感到颇为不满。
这导致商贾在这个时代的地位非常低下,别说跟“士”比较,在许多君主眼中他们连农民都不如。
但这位方城令,却将商市设在叶邑的四条主街,这是否意味着,他对商市并无成见,甚至于,还抱着希望吸引各地商贾、使货物得以流通的念头。
摇了摇头,庄辛愈发迫切希望见到那位方城令。
因为据他暗访,这位方城令的心真的很大,无论是他吸收十几万楚民,征募楚民扩充方城军,还是将商市设在叶邑四条主要街道上,这都足以证明这位方城令有着很大的野心与抱负。
想到这里,庄辛问邓典道:“小伙子,老夫欲求见方城令,具体所谓何事不便细说,且不知方城令可在叶邑?”
邓典愣了愣,旋即摇头说道:“方城令很少来叶邑,据说他大多数时候都在方城,老先生若想请见方城令,可以先去拜访叶邑的邑丞……”
“这样……”
庄辛皱着眉头想了想,旋即又问道:“老夫听说前三闾大夫屈原屈大夫如今身在叶邑,老夫与他有些交情,不知何处可以找到屈大夫?”
“屈大夫?老先生竟是屈大夫的旧友?”
一听这话,邓典脸上更加尊敬,连忙说道:“屈大夫如今就在叶邑的县府,昨日我到街上购米时,还瞧见屈大夫带着一干工匠、役卒在增筑屋宅……我领老先生去。”
说着,邓典便将庄辛领到了他昨日碰到屈原的地方。
果不其然,在离那边不远的地方,庄辛便看到屈原正捧着一本账簿,正指挥着手底下的工匠、役卒建造屋宅。
远远瞧见屈原指挥若定,态度认真,庄辛心中颇为感慨。
因为曾几何时,在屈原受楚怀王托付改革变法的时候,亦曾如此认真,比如庄辛曾经就看到过,看到屈原带着手底下的士卒出城丈量城外的田地,将贵族藏匿的私田通通记录在案,并要求他们上缴相应的田税。
但自屈原被贬为三闾大夫后,庄辛从这位大贤脸上就再也瞧不见这种严肃认真的模样了,那时的屈原,除了利用空闲时间开坛授课,教授昭、景、屈三家子弟,其余大多数时候都无所事事,醉酒吟辞,荒唐度日。
堂堂左徒,楚国大贤,竟沦落到那种地步,着实是叫人暗自感伤。
然而今日,庄辛却再次看到了态度认真的屈原,只可惜,屈原却在叶邑为那位方城令做事,而不是在楚郢,为他楚国效力。
暗暗感慨之余,庄辛迈步走上前去,在屈原的肩膀上轻轻拍了一下。
正在指挥众人的屈原下意识转头,待看清来人正是庄辛时,他愣了愣,脸上闪过一阵青白之色,似乎还有几分羞惭,嘴唇微动,但却不知该说什么。
庄辛当然明白屈原此刻的心情,于是他笑着开口道:“哈哈!昭雎说你在叶邑,果然被我逮到!”
听到这话,屈原如释重负。
不得不说,他着实很担心遭到老友的斥责,斥责他身为楚国的前重臣、屈氏的子弟,却在魏国方城任职。
没想到,庄辛见他的第一句话竟是玩笑而并非斥责,这让他着实松了口气。
他连忙拱手道:“庄大夫,您怎么会来叶邑?”
庄辛笑着说道:“是昭睢告知我,说你不在江南而在方城、叶邑这边,是故我过来看看,看看你过得如何。”
说罢,他上下打量了几眼庄辛。
曾几何时,庄辛眼中的屈原面黄肌瘦、一脸憔悴,仿佛一阵风就能刮跑,实因忧国忧民所致,可今日再见屈原,他却见屈原面色红润,气色极好。
对此庄辛也不知该说什么。
想了想,他对屈原说道:“你先忙,我在四周转转,晚上咱俩一起聚聚。”
“好!”屈原点了点头。
于是,屈原继续指挥手底下的人增造屋宅,而庄辛则在旁观瞧。
以往,哪怕太阳彻底下山,屈原也会继续叫人点着火把继续造屋,毕竟城内吸纳了十几万楚民,对于民宅的压力实在太大,怜悯众多楚民此刻仍挤在城内的义舍,屈原便恨不得不眠不休尽快建好足够的屋宅供他们居住。
但今日,考虑到好友庄辛在旁已站了足足半日,屈原罕见地偷了一次懒,待夕阳下山时便下令工匠、役卒解散,带着庄辛返回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