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平心而论,曾经昭睢也劝说过屈原莫要那般刚直,但屈原素来听不进去,但今日听到蒙仲这一番话,却让屈原不由地深思起来。

  其原因就在于,蒙仲并非一味地劝说他屈原收起刚直的性子,而是在教他,如何以弱胜强。

  更要紧的是,这位年轻的方城令说得句句在理,让屈原不得不为之深思。

  忽然,他拱手说道:“请方城令教我,似眼下这般局面,在下当如何扭转?”

  见此,蒙仲笑着说道:“教不敢当,只是屈大夫当局者迷、在下旁观者清而已……既然屈大夫说了这话,在下就胡乱说几句。似眼下屈大夫在楚国的情况,无非是楚王不亲近,又遭令尹子兰等人忌讳,既然如此,屈大夫就要想办法打消旧贵族势力对你的抵制,这是其一。”

  屈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在下被流放江南,不足以使那些奸臣消除警惕么?”

  “当然!”

  蒙仲笑着说道:“虽说是奸臣进谗导致,但下令流放屈大夫的,终归是楚王……今日楚王可以流放屈大夫,明日就能召回屈大夫。试想,那些希望阻碍屈大夫返回寿郢的奸臣,会不会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

  “这……受教了。”

  屈原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请问方城令,在下如何能打消那些奸臣的警惕呢?”

  只见在向缭的注视下,蒙仲脸上露出了前者所熟悉的笑容:“在下以为,屈大夫应当在叶邑屈就。”

  “……”

  听闻此言,屈原表情古怪地看着蒙仲,半晌摇头说道:“在下……不明白,请方城令解惑。”

  “这很简单啊。”

  蒙仲摊了摊手,说道:“倘若屈大夫在在下这边屈就,就成了魏国这边的官员,纵使楚王亦不能无缘无故将屈大夫召回,似这般,令尹子兰等人也会逐渐减轻对屈大夫的戒心。”

  『话是没错,可怎么感觉你亦有私心呢?』

  想了想,屈原故意说道:“在下明白了,方城令的意思是,让在下暂投他国,向子兰等人表明不会再回楚国的决定,以待日后……可这样的话,在下未必要在方城令这边仕官呀?”

  『……果然没有这么好糊弄啊。』

  向缭长长吐了口气,有些紧张地看着蒙仲。

  但蒙仲却很镇定,笑着说道:“屈大夫所言极是,只不过,屈大夫去他处能得到的帮助,未必能有在在下这边得到的多。”

  “哦?何以见得?”屈原笑着问道:“在下如何能断定,方城令一定会帮在下呢?”

  对此,蒙仲亦不急着解释,反问屈原道:“屈大夫可知,我与我兄弟几人皆是宋人?”

  屈原愣了愣,在看了一眼向缭后,点点头说道:“已听向邑丞说过。”

  “那就好。”蒙仲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那么,屈大夫可知,在下远赴魏国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个……在下还真不知。”

  “为了救宋国。”

  “救宋国?”屈原脸上露出几许不解之色。

  “唔。”

  蒙仲用酒勺舀了一勺酒,在抿了一口后徐徐说道:“我年幼时,父兄皆死于宋国对外的战事,后来我有幸见到宋王偃,我曾问他,为何要频繁战争,致使我父兄死于战场,宋王偃便回答道:今日我宋国不吞并小国增强实力,明日就会遭大国吞并。”

  说着,他看了一眼屈原,沉声又说道:“我宋国并不强,但地处中原腹地,但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我宋国因国内富裕而时时刻刻遭齐国等大国垂涎。我知道,我宋国短时间内难以有对抗齐国的实力,是故当年前往赵国,欲加固赵宋两国的盟约,奈何最终失败……此番我兄弟几人投奔魏国,也非是想在魏国封君拜侯,而是为了加固魏宋两国的盟约,倘若有朝一日,我能在魏国出任大司马,待齐国进攻宋国时,我岂非就能影响魏王,使魏国出面帮衬宋国?屈大夫的处境与在下相似,在下感同身受,是故在下会尽力帮助屈大夫,而其他人,则未必。”

  “原来如此。”屈原被蒙仲的解释说服了,同时亦对蒙仲几人多了几分敬重。

  而此时,蒙仲则趁机劝说屈原道:“既然在下可以为救宋国而暂投魏国,屈大夫为何不试试这个办法呢?……相比较被流放于江南,无利益于楚国,为何不暂投叶邑?只要他日在下于魏国取得高位,借魏国之势,遣屈大夫以使者的身份前往楚国,纵使楚王、令尹不亲近屈大夫,却依然要对屈大夫以礼相待……介时,屈大夫在楚国,不就说得上话了么?”

  这一番于情于理的话,说得屈原哑口无言。

  仔细想想,蒙仲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并且,蒙仲也解释了日后会尽力帮他的原因——即感同身受。

  不得不说,屈原实在想不出推辞的理由。

  『高明!』

  向缭暂时给蒙仲使了个眼色。

  虽然他也看得出,屈原还在犹豫,但不可否认,这位屈大夫已经有所动摇了,只要再加一把火,未必没有机会拐到他叶邑——不,应该说,这事已经十拿九稳了。

  蒙仲当然能注意到向缭给他的眼色,不过他没有回应,继续劝说屈原道:“屈大夫想要救楚国,但未必要留在楚国,古人云,穷则思变,变则通,而现如今,屈大夫在楚国,在下以为已经走到了尽头,楚王不肯重用,庙堂又有许多奸臣时时刻刻在楚王面前进谗,妨碍屈大夫回归庙堂,在下以为,屈大夫此时就要设法‘变通’,不变则亡,变则通达,既然楚国这条路已步入死路,何不再试试别的路?何必要在死路上以头撞壁,撞得头破血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