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关于邯郸的命名,历来有诸多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最有气势——即日出日落之地。
不难猜测,当年赵敬侯将赵国的都城迁到邯郸时,他心中是有称霸中原的雄心壮志的,只可惜这份雄心壮志最终被中山国所阻——中山国这个嵌入赵国版图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阻碍历代赵国君主实现霸业的拦路石,也难怪历代赵国君主都将中山视为必须除掉的对象,哪怕是当今的赵国君主赵雍。
五月三十日,在一队赵卒的护送下,李史领着蒙仲等人进入了邯郸邑。
不得不说,此前蒙仲亦见识过「陶邑」、「商丘」、「彭城」等他宋国的大城邑,但这些城邑都无法与邯郸相提并论,邯郸邑的规模,仿佛有两个商丘那么大,纵使是陶邑、彭城,亦有所不及。
“难道这里居住着上万户人么?”
在得知了邯郸的规模后,蒙虎吃惊地叫道。
而事实上,邯郸的居民远远不止上万户,而是有着几万户的规模,因为它是当今世上与齐国都城「临淄」并称的两个全中原最大的都邑。
记得曾经齐国的名相「晏子(晏婴)」出使楚国时,因被楚王笑称“齐国无人”而笑着说了几句用来形容临淄的词,比如“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等等。
而这些词,用来形容邯郸也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因为邯郸的规模就如同齐国的临淄。
蒙仲、蒙虎等人刚进邯郸城时,却瞧见街道上人水马龙、人来人往,简直堪称人无立锥之地。
别说蒙仲、蒙虎、蒙遂这些小辈,就连蒙氏一族的少宗主蒙鹜,亦不禁感到有些紧张——仿佛是来到了世外之地。
好在一行人举着宋国的旗帜,且又有护送的赵卒为他们开道,一行人这才顺利地来到了城内的驿馆。
驿馆的驿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据说也以赵为姓氏,这位赵驿长出面接待了李史,将他与蒙仲等卫士都安顿在驿馆内。
期间李史对这位赵驿长说道:“请尊驾代为上禀,在下李史,奉我宋国君主之命,请见赵王。”
“赵王?”那位赵驿长哈哈笑着说道:“我国并无‘赵王’,唯有赵君与‘主父’,不知尊驾想见哪位?”
是的,虽然宋王偃与惠盎,包括入宋国为相的仇赫,皆口口声声称呼“赵王”,但事实上,赵国却是当世唯一一个还未称王的强国。
原因在于当年魏国国相公孙衍促成「五国相王」时,赵国以及其君主赵雍虽然受到了魏国的邀请,但赵雍本人却表示赵国还未有称王的资格,甚至于,他非但没有称王,反而自降一级,自称为「赵君」,同时也命国人称呼他为「君上」——虽然像魏、秦、齐等国家皆称呼“赵王”,但事实上,赵雍是自称为君的。
『这位赵国君主,看来野心极大啊……』
在听到赵驿长与李史的对话后,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蒙仲曾经想劝说宋王偃的原话,但由于当时宋王偃早已自称为王,于是他便省下了“缓称王”这一句,没想到,国力远比宋国强盛的赵国,其君主赵雍却能忍住“称王”的欲望,以一副谦逊的态度面对诸国,由此可见,这位赵王恐怕是有着极大的野望。
但是,那个“主父”是怎么回事?
蒙仲不解地听着那名赵驿长的解释,在经过后者的解释后,他这才得知,原来“主父”指的即是赵王雍;而“赵君”,即是赵雍册立的新君赵何。
大概是在三四年前的时候,赵雍便已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子赵何,即赵国如今的赵君。
而赵雍本人,则自称“主父”,目前正在「沙丘行宫」,指挥前线的军队征讨中山国。
“请尊驾代为上禀,宋使请见赵君。”
李史不失礼数地说道。
事实上,李史其实想见的只是赵雍,而并非赵国如今的君主赵何,但考虑到赵国日后终将由赵何来治理,李史当然不能无视这位的存在,径直前往沙丘行宫去见赵雍,否则岂不是平白无故地就得罪了那位赵国的新君?
“请尊使在驿馆内稍歇,鄙人立即通禀此事。”
赵驿长客气地与李史等人告辞。
在这位赵驿长告辞前,蒙仲曾询问他道:“驿长,请问邯郸城内可有一位叫做「田不禋(yīn)」的宋人?”
李史闻言颇感意外地看了一眼蒙仲,旋即好似想到了什么,便并没有插嘴。
“田不禋?”
赵驿长很惊讶于蒙仲这名“宋使的护卫”居然会擅自开口询问,但见宋使李史没有任何表示,心中也明白了什么,在仔细思忖了片刻后,便回答道:“莫非是「公子章」身边的家臣?”
他口中的公子章,即赵雍的长子「赵章」,当今的赵君赵何,乃是赵雍的次子。
“正是。”
蒙仲点点头。
赵驿长点点头,旋即告诉蒙仲道:“此人在或不在城内,这个鄙人还真不知。不过,据我所知,公子章目前正在沙丘行宫,与主父一同征讨中山国,想来你要找的那位田不禋,此刻多半亦在沙丘行宫……”
“这样啊,多谢赵驿长。”
蒙仲有些失望。
原来,在他们从景亳启程前来赵国之前,惠盎曾将一封书信偷偷塞给蒙仲,并对他嘱咐道:“到了赵国,你便带着为兄的书信,去拜访一名叫做「田不禋(yīn)」的人。此人亦是宋人,是在仇赫入宋国时,作为交换前往赵国出仕的士大夫,据说现如今在赵王雍的嫡长子「公子章」身边,此人与为兄有几分情面,你拿着这份书信去,他会善待你们的。”
不难猜测,当年赵敬侯将赵国的都城迁到邯郸时,他心中是有称霸中原的雄心壮志的,只可惜这份雄心壮志最终被中山国所阻——中山国这个嵌入赵国版图的国家,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阻碍历代赵国君主实现霸业的拦路石,也难怪历代赵国君主都将中山视为必须除掉的对象,哪怕是当今的赵国君主赵雍。
五月三十日,在一队赵卒的护送下,李史领着蒙仲等人进入了邯郸邑。
不得不说,此前蒙仲亦见识过「陶邑」、「商丘」、「彭城」等他宋国的大城邑,但这些城邑都无法与邯郸相提并论,邯郸邑的规模,仿佛有两个商丘那么大,纵使是陶邑、彭城,亦有所不及。
“难道这里居住着上万户人么?”
在得知了邯郸的规模后,蒙虎吃惊地叫道。
而事实上,邯郸的居民远远不止上万户,而是有着几万户的规模,因为它是当今世上与齐国都城「临淄」并称的两个全中原最大的都邑。
记得曾经齐国的名相「晏子(晏婴)」出使楚国时,因被楚王笑称“齐国无人”而笑着说了几句用来形容临淄的词,比如“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等等。
而这些词,用来形容邯郸也是没有丝毫问题的,因为邯郸的规模就如同齐国的临淄。
蒙仲、蒙虎等人刚进邯郸城时,却瞧见街道上人水马龙、人来人往,简直堪称人无立锥之地。
别说蒙仲、蒙虎、蒙遂这些小辈,就连蒙氏一族的少宗主蒙鹜,亦不禁感到有些紧张——仿佛是来到了世外之地。
好在一行人举着宋国的旗帜,且又有护送的赵卒为他们开道,一行人这才顺利地来到了城内的驿馆。
驿馆的驿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据说也以赵为姓氏,这位赵驿长出面接待了李史,将他与蒙仲等卫士都安顿在驿馆内。
期间李史对这位赵驿长说道:“请尊驾代为上禀,在下李史,奉我宋国君主之命,请见赵王。”
“赵王?”那位赵驿长哈哈笑着说道:“我国并无‘赵王’,唯有赵君与‘主父’,不知尊驾想见哪位?”
是的,虽然宋王偃与惠盎,包括入宋国为相的仇赫,皆口口声声称呼“赵王”,但事实上,赵国却是当世唯一一个还未称王的强国。
原因在于当年魏国国相公孙衍促成「五国相王」时,赵国以及其君主赵雍虽然受到了魏国的邀请,但赵雍本人却表示赵国还未有称王的资格,甚至于,他非但没有称王,反而自降一级,自称为「赵君」,同时也命国人称呼他为「君上」——虽然像魏、秦、齐等国家皆称呼“赵王”,但事实上,赵雍是自称为君的。
『这位赵国君主,看来野心极大啊……』
在听到赵驿长与李史的对话后,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蒙仲曾经想劝说宋王偃的原话,但由于当时宋王偃早已自称为王,于是他便省下了“缓称王”这一句,没想到,国力远比宋国强盛的赵国,其君主赵雍却能忍住“称王”的欲望,以一副谦逊的态度面对诸国,由此可见,这位赵王恐怕是有着极大的野望。
但是,那个“主父”是怎么回事?
蒙仲不解地听着那名赵驿长的解释,在经过后者的解释后,他这才得知,原来“主父”指的即是赵王雍;而“赵君”,即是赵雍册立的新君赵何。
大概是在三四年前的时候,赵雍便已将国君的位置传给了太子赵何,即赵国如今的赵君。
而赵雍本人,则自称“主父”,目前正在「沙丘行宫」,指挥前线的军队征讨中山国。
“请尊驾代为上禀,宋使请见赵君。”
李史不失礼数地说道。
事实上,李史其实想见的只是赵雍,而并非赵国如今的君主赵何,但考虑到赵国日后终将由赵何来治理,李史当然不能无视这位的存在,径直前往沙丘行宫去见赵雍,否则岂不是平白无故地就得罪了那位赵国的新君?
“请尊使在驿馆内稍歇,鄙人立即通禀此事。”
赵驿长客气地与李史等人告辞。
在这位赵驿长告辞前,蒙仲曾询问他道:“驿长,请问邯郸城内可有一位叫做「田不禋(yīn)」的宋人?”
李史闻言颇感意外地看了一眼蒙仲,旋即好似想到了什么,便并没有插嘴。
“田不禋?”
赵驿长很惊讶于蒙仲这名“宋使的护卫”居然会擅自开口询问,但见宋使李史没有任何表示,心中也明白了什么,在仔细思忖了片刻后,便回答道:“莫非是「公子章」身边的家臣?”
他口中的公子章,即赵雍的长子「赵章」,当今的赵君赵何,乃是赵雍的次子。
“正是。”
蒙仲点点头。
赵驿长点点头,旋即告诉蒙仲道:“此人在或不在城内,这个鄙人还真不知。不过,据我所知,公子章目前正在沙丘行宫,与主父一同征讨中山国,想来你要找的那位田不禋,此刻多半亦在沙丘行宫……”
“这样啊,多谢赵驿长。”
蒙仲有些失望。
原来,在他们从景亳启程前来赵国之前,惠盎曾将一封书信偷偷塞给蒙仲,并对他嘱咐道:“到了赵国,你便带着为兄的书信,去拜访一名叫做「田不禋(yīn)」的人。此人亦是宋人,是在仇赫入宋国时,作为交换前往赵国出仕的士大夫,据说现如今在赵王雍的嫡长子「公子章」身边,此人与为兄有几分情面,你拿着这份书信去,他会善待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