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蒙仲暗暗在心底念诵: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篇文章,蒙仲从未在庄子居内的库藏内看到过,显然是庄子正在编写的著作。

  这一点,从庄子时不时顿笔,皱眉思忖就可以看出。

  『我说夫子每次出游时,好似都是这件皂青袍……』

  忽然间,蒙仲恍然大悟。

  前段时间他负责给庄内的诸人洗衣服时就感到困惑,明明庄子换下让他洗的衣服也不少,但唯独出游时所穿的这身皂青色的衣袍,三个月里却从来不换,原来这其中竟然还有这样的玄机。

  由于庄子的新著目前还只有寥寥几百字,蒙仲在旁很快就看完了,于是难免再次陷入了无所事事的处境。

  反正闲着没事,蒙仲便在河滩上躺了下来。

  九月初的天气,其实已近深秋,但由于此刻太阳高深,因此微风吹来倒也不觉得凉意,反而觉得很舒服。

  再加上昨晚与蒙遂一同研读《天地篇》到深夜,今早又早早起来洗晒衣物,因此蒙仲躺在日光下的河滩上,顿时感觉困意袭上心头,不自觉地就睡着了。

  而庄周这边,写着写着也没了思绪,便收起笔,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准备再往前走走,希望能在自然中得到感悟与灵感。

  没想到站起身来一瞧,他这才发现,蒙仲竟用双手枕着脑袋躺在河滩上酣睡。

  『这……』

  纵使是庄周亦不禁为之愣神。

  毕竟无论是在近二十年之前,还是在近二十年之后,一般人无不以能伴随在他身边为殊荣,那时他庄周身边的随从,哪个不是毕恭毕敬、服侍左右。

  然而这小子倒好,居然在自己面前睡着了。

  庄周不声不响地走过去,用拐杖的末端轻轻触碰了几下蒙仲的腰际,然而后者却毫无反应。

  唔,睡得挺熟。

  这可如何是好?

  庄周也被难住了。

  因为按照道家顺其自然的主张,蒙仲这小子此刻在他面前睡熟,那就应当仍由他睡——刻意讲究尊师重道,那是儒家所奉行的,道家却不讲究这一套。

  道家师徒的关系是这样的:处得来就处,处不来就散;今日你愿意接受我的思想,那你就是我的弟子,明日你不愿意接受我的思想了,那你就不再是我的弟子。

  总而言之,凡事都讲究顺其自然,这就是道家的主张。

  反过来说像儒家那套,在师长身侧小辈必须恭恭敬敬,其实庄子是很反感的,认为这是儒家刻意禁锢世人的一种枷锁——指繁文缛节。

  而如今像蒙仲这般,在他面前呈现最真实、最自然的一面,其实这反而是值得赞赏的。

  因为真实,不‘虚伪’。

  但问题是眼下庄子没了新作的思路,正准备继续往前走走寻找灵感,总不能将这小子丢在这里吧?

  叫醒他?

  还是不叫醒?

  庄周再次陷入了思考。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等待蒙仲自己苏醒。

  就这样又过了约半个时辰,蒙仲幽幽转醒,张嘴打了个哈欠,却冷不丁眼角余光瞥见庄子不知何时竟已不再写他的新作,而是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看着他。

  一老一小彼此对视。

  “夫子。”

  蒙仲惊地将那个哈欠都憋了回去,赶忙站起身来,一脸尴尬,面色讪讪地解释道:“夫子,小子因为昨晚读《天地篇》到深夜,是故……”

  然而,庄子本来就不在意这些,随意地点点头,抬手指向前方,大概是表示他们又要继续向前了。

  『真的没生气?』

  蒙仲惊讶地跟在身后,时不时地紧走两步,关注一下庄子的表情。

  但据他的观察,庄子似乎真的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这让他感到颇为意外。

  要知道方才他蒙仲的行为,就算是换做长老蒙荐,恐怕也会笑骂着用拐杖在他脑门上来一下作为训诫,但庄子却没有,后者非但没有训斥他,甚至都没有叫醒他的意思——不是说庄夫子性格乖僻,不好相与么?

  此后,庄子大概又往前走了约两里地左右,随后再次停了下来,在靠河的地方寻找一处歇息地。

  待坐下后,庄子从袖口内取出手掌大的一块饼。

  见此,蒙仲愣了一下,他忽然发现,他手中竹篮内所准备的物什,既有空的竹简,也有笔墨砚,但唯独忘了带吃的干粮。

  这可如何是好?

  而此时,庄子似乎也注意到了蒙仲的窘迫,遂将手中的饼掰了一半给他。

  长者赐,不敢辞,蒙仲赶忙双手接过这块饼,仔细瞅了又瞅。

  这种饼叫做「粉粢」,或者「粢饼」,即是将米煮熟后捣烂捏成饼状的食物。【PS:类似糍饭、糍粑、糍团等。】

  与粢相对应的,还有一种干粮叫做「糗(qiǔ)饵」,即是将米麦炒熟后捣碎,捏成团状或块状的事食物。

  粉粢与糗饵,皆是当代非常普遍的干粮,一般情况下,世人出门在外就吃这个,行军打仗时士卒也会吃这个。

  哪怕是在蒙仲家中,当母亲葛氏带着他们兄弟俩到田地里干农活的时候,因为没有时间做饭,也会用这些干粮来果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