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曹益阳从车窗探出头,看着曹承,也是经不住眼泪直流。

  原来,崔元盛的办法,就是把白天看到的这个和曹益阳十分相似的人,去顶替曹益阳,代曹益阳去死。

  而由于曹承的人,刑部都认识,所以不能用,崔元盛就派自己的人来把曹益阳接出来。

  此时的崔元盛,正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眼看着马车越走越远,曹承的心也是一点一点的放了下来,只要出了城门,那一切都好办了。

  可是,突然间,从道路两旁的巷子里,冲出来一群手持火把的士兵,拦住了马车的去路。

  当先一人,头发花白,冲上马车,把曹益阳从马车里拽了出来。

  看到如此景象,曹承连忙上前,这一看,不由得心如死灰,眼前这个头发花白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褚羽的父亲,工部尚书,褚恺。

  只见褚恺抓着曹益阳的领子,对着曹承怒目而视,愤然喝道:“曹承!想你也是刑部尚书,当知我朝,杀人偿命的法度,如今,你利用职权之便,竟要将一个判了死罪的犯人送出京城,你居心何在!此事,我一定要向皇上禀报,治你一个失职渎职之罪!”

  说完,褚恺看向崔元盛,此时的崔元盛也是慌了神,褚恺一手指着崔元盛骂道:“两位朝中重臣,互相勾结,草菅人命,此事,我定要一个说法。”"

  1/9 20:46:40|48582149

  第261章 夜访张府

  第二天,褚恺把刑部尚书曹承,以及户部尚书崔元盛一同参了一本。

  皇帝听后,龙颜大怒,当朝斥责曹承和崔元盛,并将两人的乌纱帽全部摘了去。

  就此,太子一方的势力全部被清除,而新上任的刑部尚书和户部尚书,自然都是从原本的两部侍郎里选出,无一例外,他们都是皇甫靖宗的人。

  到了现在,真正有实力的人,就只剩下了皇甫靖宗和厉王。

  而这个时候,也终于有人发现了问题。

  要说这是两方势力在互相拼斗,但并没有到紧要的关头,不会出现如此一边倒的局面。

  现在,朝中势力,似乎是厉王最大。

  毕竟,厉王自己手上还又军队,在朝堂里还有礼部和工部。

  可是当有些人静下心来细细一想,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同。

  那就是几个新上来的尚书,都不是太子或者厉王的人、

  反而和皇甫靖宗的关系颇为密切。

  于是有些人就想到,这朝堂上,最有实力的人,恐怕不是厉王,而是皇甫靖宗这个文王。

  既然有人能想到这一点,那太子和厉王自然也会想到。

  太子如今势微,没有办法再竞争皇位,也幸亏他是东宫太子,厉王才没有着急动他。

  要换成是皇甫靖宗,厉王早就开始加大力度打击。

  太子没办法,必须和厉王联合,一起来打压皇甫靖宗。

  太子虽然没有了那些重臣的支持,但是一些人脉还是有的。

  况且,太子并没有真正的输掉,所以一些人还是持着观望的姿态,不想轻易放弃。

  但是,皇甫靖宗调查了这么久的事情,怎么可能会让太子和厉王这样临时组织起来的势力得胜?

  更何况,此时的皇甫靖宗身边,可还有一个躲在暗处的凌云,扯着仁王的大旗,却和皇甫靖宗这个文王来往密切。

  而工部尚书褚恺,毕竟已经上了年纪,在经历了丧子这样大的打击后,终于是没有精力再参与朝政,在曹承和崔元盛被关押后,他随即递上了辞呈,告老还乡。

  当了一辈子的官,赞了一些银子,也够老两口在老家安度晚年了。

  但是就算太子和厉王现在联手了,短时间里也无法挽回这样的局面。

  这不,礼部尚书也逃不了这样的命运。

  要知道,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

  也就是说,礼部有很大的机会,能够接触到别国的人。

  而这一段时间里,吐蕃国的外交活动最为活跃,这两年的时间里,吐蕃国几乎和所有西域诸国的国王都接触过了。

  更重要的是,吐蕃国想要来金朝,最开始接触的,都是礼部。

  凌云顺着这个方向,就发现了礼部和吐蕃国还有来往。

  这个发现,让凌云不由得头疼不已。

  曾经吐蕃国的欧阳先生,通过层层计划,差点就把陈家弄覆灭了。

  所以,吐蕃国是个比较棘手的对象。

  尤其是现在,凌云正在帮着皇甫靖宗夺皇位,这后面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万一有战事,还要进行战后安抚和战后重建。

  可是如果这个时候吐蕃国要是发动战争,金朝就会处在内忧外患的境地,这是凌云不想看到的。

  最可怕的是,凌云还不知道金朝的朝堂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内奸。

  但是现在的首要关键,就是要先把礼部的尾巴抓住。

  礼部和吐蕃一直联系到现在,其间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好在,皇甫靖宗的人早就发现了这个礼部尚书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连续打探,他们终于发现了礼部尚书——张兆兴的可疑之处。

  每个月的月末,张兆兴家里,就会出现几个外邦人。

  这些人还都是半夜三更来的,一行人总是鬼鬼祟祟,而且总是在天快亮的时候才离开,似乎在张兆兴的府里彻夜详谈一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