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但是,皇甫靖宗的这个做法,却被皇甫胜南质疑。
因为京城外面的军营,是负责整个京城的保卫工作,一切的工作,都应该听从皇帝的指令。
而现在,皇甫靖宗私自动用军队物资,军队里的将领居然还配合,皇甫胜南当堂质疑皇甫靖宗,这可能有谋反的心思。
不过,皇甫胜南的话,倒是让一些支持太子的老臣,和一些支持皇甫靖宗的人出来鸣不平。
大致的意思,就是三皇子在第一时间能赶到现场,而且动用自己有限的人力,尽力的做好这件事,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安抚民心了。
至于借用军营里的几顶帐篷,那不过就是借用,又不是不还,而且,还是借的帐篷,又不是兵器,或者是士兵,谈何谋反?
众人一番话,倒是让皇甫胜南一下子哑口无言。
皇甫胜南虽然打仗是好手,但轮到心计,并没有那么厉害,这也就是因为他太着急想要扳倒皇甫靖宗,反而被一些人攻击。
而支持太子的那些老臣之所以也帮着皇甫靖宗说话,一方面是他们的心里对于皇甫靖宗的这种做法,十分的赞赏。
皇甫靖宗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很是对这些老臣的胃口。
另一方面,则是现在朝中,皇甫胜南的势力最大,他除了自己手里有军方的支持以外,兵部、工部、礼部,这三部的尚书都站在他这边。
而太子这边,只有吏部、刑部和户部。
皇甫靖宗则也只是有一些军队,和一些侍郎的支持,但是这些势力根本不能和皇甫胜南相比。
也就是说,太子这边,加上皇甫靖宗这个燕王,两方的实力相加,才勉强和皇甫胜南这个厉王的实力持平。
要是现在直接就把皇甫靖宗扳倒了,那皇甫胜南调转枪头就会攻击太子这边。
以太子这种游手好闲的姿态,没几下就会被皇甫胜南这边扳倒,到时候他们这些人,可就要跟着太子一同遭殃了。
所以现在,帮皇甫靖宗也就是在帮自己。
皇帝本身也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几个皇子之间,必须要有人相互制衡,这样朝堂局势才能做到相对的平稳,不会出现一家之言即是众臣之言的情况。
而且,皇帝觉得,燕王处事果断,但也忙中有序,不慌不乱,值得嘉奖。
于是皇帝下令,等皇甫靖宗这个燕王忙完后,将奖励送到他的府上。
这些奖励分别是:黄金十两,白银百两,绢十匹,加封“文王”。
前面的黄金,白银和绢都不算什么,这些都是小的赏赐,入不得眼的赏赐。
但是后面这个加封的“文王”,却是让厉王这边和太子这边的人都感到震惊。
在金朝,皇帝给各个皇子封王时,一般都按照皇子的所在地,或者皇子的品行来封。
但是有两个“王”,是皇帝十分喜爱这个皇子才会封的王,那就是“文王”和“武王”。
这一文一武,代表着皇帝对皇子的寄托。
而现在,皇帝将“文王”封给了皇甫靖宗这个燕王,也就是说,从今以后,皇甫靖宗不再是燕王,而是文王了,虽然在权力上没有什么增长,但这却是表达了皇帝对于皇子的喜爱之情。
皇甫靖宗原本就能力出众,只是他在外多年,又不善于拉帮结派,所以才对于朝中的局势,一直都很被动。
但是皇帝心中本就偏爱皇甫靖宗多一点,只是因为太子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才迟迟没有把太子撤掉。
而且皇帝也知道这几个皇子之间的实力情况。
现在皇甫靖宗做了这样的一件事,皇帝干脆就给他再封个王,帮他涨涨士气,聚聚人气。
不过,这些事情,还在城里忙碌着的皇甫靖宗暂时还不知道。
此时凌云带着李虎他们,正和皇甫靖宗一起,帮忙给流民搭帐篷。
至于流民被冻死这件事,也是凌云第一个告诉皇甫靖宗的。
在前一天晚上,凌云就察觉到天有异象。
因为《天机奇巧》这本书里,在“农耕”那一章,除了写工具的改良之外,还另外说明了对天气的判断。
这也是凌云在会试之前才注意到的,因为《天机奇巧》这本书太过逆天,凌云除了考试的时候将它放好,其余时间都是贴身带着。
正是因为书上写的内容,凌云进行一比对,才发现天气要变冷。
于是第二天天还没亮,凌云就上街查看。
皇甫靖宗最关心那些流民,那凌云就要投其所好,去看看那些流民。
果然就在一些墙角处,发现了一些被冻死的流民。
随后凌云马上去找皇甫靖宗,让他派人去处理,并且组织自己这边的人,帮着皇甫靖宗一起,处理这些事情。
还趁皇甫靖宗找军营借帐篷的事,利用军营里厉王的人,将这个消息传道了宫里。
这才有了刚才朝堂上的那一幕。
这也就是凌云给皇甫靖宗献的第一份礼。
(本章完)
第210章 加封文王
凌云一行人陪着皇甫靖宗处理这次的事情,直到把所有冻死的人都送去安葬,以及给剩下的流民们搭好帐篷,发足食物,这才朝皇甫靖宗告辞,一起回了酒楼里。
皇甫靖宗对于凌云这样的反应很是满意,因为在皇甫靖宗心里,民生大于一切。
因为京城外面的军营,是负责整个京城的保卫工作,一切的工作,都应该听从皇帝的指令。
而现在,皇甫靖宗私自动用军队物资,军队里的将领居然还配合,皇甫胜南当堂质疑皇甫靖宗,这可能有谋反的心思。
不过,皇甫胜南的话,倒是让一些支持太子的老臣,和一些支持皇甫靖宗的人出来鸣不平。
大致的意思,就是三皇子在第一时间能赶到现场,而且动用自己有限的人力,尽力的做好这件事,已经是最大程度的安抚民心了。
至于借用军营里的几顶帐篷,那不过就是借用,又不是不还,而且,还是借的帐篷,又不是兵器,或者是士兵,谈何谋反?
众人一番话,倒是让皇甫胜南一下子哑口无言。
皇甫胜南虽然打仗是好手,但轮到心计,并没有那么厉害,这也就是因为他太着急想要扳倒皇甫靖宗,反而被一些人攻击。
而支持太子的那些老臣之所以也帮着皇甫靖宗说话,一方面是他们的心里对于皇甫靖宗的这种做法,十分的赞赏。
皇甫靖宗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很是对这些老臣的胃口。
另一方面,则是现在朝中,皇甫胜南的势力最大,他除了自己手里有军方的支持以外,兵部、工部、礼部,这三部的尚书都站在他这边。
而太子这边,只有吏部、刑部和户部。
皇甫靖宗则也只是有一些军队,和一些侍郎的支持,但是这些势力根本不能和皇甫胜南相比。
也就是说,太子这边,加上皇甫靖宗这个燕王,两方的实力相加,才勉强和皇甫胜南这个厉王的实力持平。
要是现在直接就把皇甫靖宗扳倒了,那皇甫胜南调转枪头就会攻击太子这边。
以太子这种游手好闲的姿态,没几下就会被皇甫胜南这边扳倒,到时候他们这些人,可就要跟着太子一同遭殃了。
所以现在,帮皇甫靖宗也就是在帮自己。
皇帝本身也不希望看到一家独大,几个皇子之间,必须要有人相互制衡,这样朝堂局势才能做到相对的平稳,不会出现一家之言即是众臣之言的情况。
而且,皇帝觉得,燕王处事果断,但也忙中有序,不慌不乱,值得嘉奖。
于是皇帝下令,等皇甫靖宗这个燕王忙完后,将奖励送到他的府上。
这些奖励分别是:黄金十两,白银百两,绢十匹,加封“文王”。
前面的黄金,白银和绢都不算什么,这些都是小的赏赐,入不得眼的赏赐。
但是后面这个加封的“文王”,却是让厉王这边和太子这边的人都感到震惊。
在金朝,皇帝给各个皇子封王时,一般都按照皇子的所在地,或者皇子的品行来封。
但是有两个“王”,是皇帝十分喜爱这个皇子才会封的王,那就是“文王”和“武王”。
这一文一武,代表着皇帝对皇子的寄托。
而现在,皇帝将“文王”封给了皇甫靖宗这个燕王,也就是说,从今以后,皇甫靖宗不再是燕王,而是文王了,虽然在权力上没有什么增长,但这却是表达了皇帝对于皇子的喜爱之情。
皇甫靖宗原本就能力出众,只是他在外多年,又不善于拉帮结派,所以才对于朝中的局势,一直都很被动。
但是皇帝心中本就偏爱皇甫靖宗多一点,只是因为太子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才迟迟没有把太子撤掉。
而且皇帝也知道这几个皇子之间的实力情况。
现在皇甫靖宗做了这样的一件事,皇帝干脆就给他再封个王,帮他涨涨士气,聚聚人气。
不过,这些事情,还在城里忙碌着的皇甫靖宗暂时还不知道。
此时凌云带着李虎他们,正和皇甫靖宗一起,帮忙给流民搭帐篷。
至于流民被冻死这件事,也是凌云第一个告诉皇甫靖宗的。
在前一天晚上,凌云就察觉到天有异象。
因为《天机奇巧》这本书里,在“农耕”那一章,除了写工具的改良之外,还另外说明了对天气的判断。
这也是凌云在会试之前才注意到的,因为《天机奇巧》这本书太过逆天,凌云除了考试的时候将它放好,其余时间都是贴身带着。
正是因为书上写的内容,凌云进行一比对,才发现天气要变冷。
于是第二天天还没亮,凌云就上街查看。
皇甫靖宗最关心那些流民,那凌云就要投其所好,去看看那些流民。
果然就在一些墙角处,发现了一些被冻死的流民。
随后凌云马上去找皇甫靖宗,让他派人去处理,并且组织自己这边的人,帮着皇甫靖宗一起,处理这些事情。
还趁皇甫靖宗找军营借帐篷的事,利用军营里厉王的人,将这个消息传道了宫里。
这才有了刚才朝堂上的那一幕。
这也就是凌云给皇甫靖宗献的第一份礼。
(本章完)
第210章 加封文王
凌云一行人陪着皇甫靖宗处理这次的事情,直到把所有冻死的人都送去安葬,以及给剩下的流民们搭好帐篷,发足食物,这才朝皇甫靖宗告辞,一起回了酒楼里。
皇甫靖宗对于凌云这样的反应很是满意,因为在皇甫靖宗心里,民生大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