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马上就有人过来将这些考生抬走,当然,这样的考生,也就不能再参加接下来的考试了。
接下来的考试,则每天都有人一两个人被抬走,北方的初春还是比较冷的,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所以,这几天下来,受风寒的人天天都有,只不过有人受的轻,有人受的重。
终于,凌云熬到了考试的最后一场,也就是写文章。
但是,考题一下来,所有人都懵了。
只见题目上写了两句话: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这就是题目了。
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
前一半是《大学》里的句子,意思是人难道连鸟都不如吗?后一半是《诗经》里的诗句,是称赞周文王的。
这两句话引自两部书,彼此之间完全没关系。
人和鸟的比喻,和周文王有什么关系啊?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啊。
凌云看到这个题目也是一愣,不过,好在这种题,凌云平时在梳理的时候,就有过模拟练习,而且,还给唐学奇也练习了一下。
按照规定,文章的题目限定在《四书》里头,可那四本书再厚,也有个限度。
各地大大小小的考试都从这本书里出题目,很快考题枯竭,无题可出了。
考官都怕自己的题目跟别人重复,所以为了避免这个窘境,他们不得不挖空心思。
原来是出一句话为题目,后来发展出以整节为题;还有通章、双扇、三扇等三十几种题目名色,说白了就是《四书》文句的种种排列组合。
其中最为难解的一种题目,叫做截搭题。
考官会把两句完全不挨边的话搁到一起,算作一题。
截搭题的特点在于,牛头不对马嘴。
但考生必须得把它们建立起关系,既得合乎逻辑,又得从中阐发孔孟之道。
这种题目,考验的已经不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而是他们的想象力。
所以,如果考生只会一味的死读书,那碰上这种题目,基本上就完蛋了。
果然,在沉寂了一会儿后,开始有人发出“嘶嘶”的声音,这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破解之道的声音。
碰到这种题,考生思维之敏捷、联想之广阔、机变之快慢,一下子就全试出来了。
看来这次会试,朝廷真的如传说那般,是要给新皇选择合适的人选了,往年可从没在第三场的第一天就出这样的题目。
因为这样一来,基本上就会让很多人交白卷了,或者是让人乱写一通。
凌云在经过了短暂的思考后,就开始落笔了,对于凌云来说,把两本书里的内容串联起来,是毫不费力的事情,因为所有的知识点全部都在脑子里了。
而唐学奇也是一样,在凌云的《评述集》里,他专门看了有关这样的解题方式,所以在稍稍有些犹豫和思索后,他也开始落笔了。
而坐在两人对面两丈远的那些考生,刚刚还一个个对着考题发愣,差点把所有五官都皱成一团,却突然看到自己对面的凌云和唐学奇已经开始动笔了,不由得心中一惊,不管有没有构思好,也赶紧提笔开写,生怕落后。
而在这些考生斜对面的,看见他们动笔了,也赶紧抓起笔写了起来,就这样,贡院里的“嘶嘶”声逐渐小了下去,渐渐的安静下来。
(本章完)
第208章 会试结束
毫无疑问,这样的题目给出来,基本上就一下子刷掉了好多人人,因为几乎有一半人都交了白卷。
这样的题目,对于那些死读书的考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然而这样的考试还没有完,第二场,第三场,出来的全是这样的题目,三场考试下来,就剩下三分之一的人了。
不过,好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人多,还有剩下三百人左右,不至于最后的殿试只有寥寥几人。
这三场考试下来,凌云也微觉吃力,毕竟这些考题实在太刁钻,他都是思索了一会儿,方能下笔。
走出考场后,凌云站在贡院外等着唐学奇出来。
一个个考生从里面出来,无数人的脸上都带着无奈,互相之间抱怨道:
“这次的题目为什么这么难,往年也没听说过连着三场都是这样的啊。”
“或许是皇帝的家事有关吧,听说这次科考是给新皇找能臣,看来是真的。”
见唐学奇出来后,脸上也满是疲倦之色,看来这次的考试,对与唐学奇来说,也很有难度。
凌云询问的眼神看向唐学奇,唐学奇倒是对着凌云点了点头,示意自己都答上来了。
看到唐学奇这样,凌云心里倒是放心了不少。
现在已经考完了,虽然离放榜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凌云却不打算回永宁城,因为他刚刚跟皇甫靖宗搭上线,现在离去,不利于接下去事情的开展。
所以凌云打算先回住的地方,问问大家都考得怎么样,然后就开始安排一些事情了。
“这不是凌阁主吗?好巧啊。”
凌云刚想和唐学奇往回走,身后响起一个声音。
在京城还有人能认识自己?
凌云和唐学奇对视一眼,转过身去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那天来凌云阁请凌云一同前往京城的吕行简。
此时看吕行简,虽然脸上有些疲惫,但是衣服却整理的整整齐齐,看着凌云和唐学奇,一脸的笑意。
接下来的考试,则每天都有人一两个人被抬走,北方的初春还是比较冷的,尤其是晚上的时候,所以,这几天下来,受风寒的人天天都有,只不过有人受的轻,有人受的重。
终于,凌云熬到了考试的最后一场,也就是写文章。
但是,考题一下来,所有人都懵了。
只见题目上写了两句话: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这就是题目了。
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
前一半是《大学》里的句子,意思是人难道连鸟都不如吗?后一半是《诗经》里的诗句,是称赞周文王的。
这两句话引自两部书,彼此之间完全没关系。
人和鸟的比喻,和周文王有什么关系啊?完全是牛头不对马嘴啊。
凌云看到这个题目也是一愣,不过,好在这种题,凌云平时在梳理的时候,就有过模拟练习,而且,还给唐学奇也练习了一下。
按照规定,文章的题目限定在《四书》里头,可那四本书再厚,也有个限度。
各地大大小小的考试都从这本书里出题目,很快考题枯竭,无题可出了。
考官都怕自己的题目跟别人重复,所以为了避免这个窘境,他们不得不挖空心思。
原来是出一句话为题目,后来发展出以整节为题;还有通章、双扇、三扇等三十几种题目名色,说白了就是《四书》文句的种种排列组合。
其中最为难解的一种题目,叫做截搭题。
考官会把两句完全不挨边的话搁到一起,算作一题。
截搭题的特点在于,牛头不对马嘴。
但考生必须得把它们建立起关系,既得合乎逻辑,又得从中阐发孔孟之道。
这种题目,考验的已经不是考生的文字功底,而是他们的想象力。
所以,如果考生只会一味的死读书,那碰上这种题目,基本上就完蛋了。
果然,在沉寂了一会儿后,开始有人发出“嘶嘶”的声音,这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破解之道的声音。
碰到这种题,考生思维之敏捷、联想之广阔、机变之快慢,一下子就全试出来了。
看来这次会试,朝廷真的如传说那般,是要给新皇选择合适的人选了,往年可从没在第三场的第一天就出这样的题目。
因为这样一来,基本上就会让很多人交白卷了,或者是让人乱写一通。
凌云在经过了短暂的思考后,就开始落笔了,对于凌云来说,把两本书里的内容串联起来,是毫不费力的事情,因为所有的知识点全部都在脑子里了。
而唐学奇也是一样,在凌云的《评述集》里,他专门看了有关这样的解题方式,所以在稍稍有些犹豫和思索后,他也开始落笔了。
而坐在两人对面两丈远的那些考生,刚刚还一个个对着考题发愣,差点把所有五官都皱成一团,却突然看到自己对面的凌云和唐学奇已经开始动笔了,不由得心中一惊,不管有没有构思好,也赶紧提笔开写,生怕落后。
而在这些考生斜对面的,看见他们动笔了,也赶紧抓起笔写了起来,就这样,贡院里的“嘶嘶”声逐渐小了下去,渐渐的安静下来。
(本章完)
第208章 会试结束
毫无疑问,这样的题目给出来,基本上就一下子刷掉了好多人人,因为几乎有一半人都交了白卷。
这样的题目,对于那些死读书的考生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然而这样的考试还没有完,第二场,第三场,出来的全是这样的题目,三场考试下来,就剩下三分之一的人了。
不过,好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人多,还有剩下三百人左右,不至于最后的殿试只有寥寥几人。
这三场考试下来,凌云也微觉吃力,毕竟这些考题实在太刁钻,他都是思索了一会儿,方能下笔。
走出考场后,凌云站在贡院外等着唐学奇出来。
一个个考生从里面出来,无数人的脸上都带着无奈,互相之间抱怨道:
“这次的题目为什么这么难,往年也没听说过连着三场都是这样的啊。”
“或许是皇帝的家事有关吧,听说这次科考是给新皇找能臣,看来是真的。”
见唐学奇出来后,脸上也满是疲倦之色,看来这次的考试,对与唐学奇来说,也很有难度。
凌云询问的眼神看向唐学奇,唐学奇倒是对着凌云点了点头,示意自己都答上来了。
看到唐学奇这样,凌云心里倒是放心了不少。
现在已经考完了,虽然离放榜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凌云却不打算回永宁城,因为他刚刚跟皇甫靖宗搭上线,现在离去,不利于接下去事情的开展。
所以凌云打算先回住的地方,问问大家都考得怎么样,然后就开始安排一些事情了。
“这不是凌阁主吗?好巧啊。”
凌云刚想和唐学奇往回走,身后响起一个声音。
在京城还有人能认识自己?
凌云和唐学奇对视一眼,转过身去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那天来凌云阁请凌云一同前往京城的吕行简。
此时看吕行简,虽然脸上有些疲惫,但是衣服却整理的整整齐齐,看着凌云和唐学奇,一脸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