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守卫关系实在重大,又另派高翔带一万人马去守列柳城,如果街亭危急, 可以就近救授。接着又派魏延到街亭后面屯扎。除此之外,还派赵云、邓芝 领兵出箕谷设疑兵,以牵制魏军。做了如此周密的部署后,诸葛亮才以姜维 任先锋,亲自统领大军由斜谷去攻打墌城。 再说马谡带2.5万精兵到达街亭后,看了看地势,就笑诸葛亮太多心了, 他料定魏军绝不敢来。于是,把诸葛亮的谆谆嘱咐全抛到脑后去了。王平要 在五路总口当道下寨,马谡却要上土山屯军。王平说: “如果魏军来围住土 山怎么办?”马谡不屑地大笑说道: “你真是女人的见解!兵法不是早就说 了 ‘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吗?魏军如果来,我一定杀他一个片甲不回!” 王平又说: “我多次随丞相出征,每到一处,丞相都尽心指教。我看这座山 是个绝地。如果魏军切断我军水道,我军将会不战自乱。”马谡说: “你不 要乱说!孙子说: ‘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军断我水道,蜀兵还能不拼 命死战吗!我军定可以一当百!我一向多读兵书,丞相还事事问计于我,你 凭什么拦阻我?”王平说服不了他,又请求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山下扎一个 小寨,成为犄角之势,可互相呼应。就连这一主张,马谡也不同意。这时逃 难的百姓已纷纷拥来,说魏军到了。王平仍坚持分兵扎寨,马谡才勉强拨给 五千人,还说: “等我破了魏军,你可别到丞相面前去分享功劳!”王平不 理他,自去山下扎寨,并画好地图,派人给诸葛亮送去。再说司马懿听到司 马昭探路回报说,街亭已有守军,只得叹息道: “诸葛亮真是神人!我不如 他。”司马昭又笑着说,蜀军屯兵山上,司马懿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司马 懿又亲自去察看。马谡见了,竟大笑说:“他们如果要命,就不要来围山!” 司马懿察看完毕,命张 去拦住王平,派申仪、申耽去围山、断水道。 司马懿随即指挥大军把土山四面围住。蜀军众兵一见满山遍野都是魏军,十 分严整,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下山。马谡连连摇动红旗指挥冲杀, 可蜀军兵将谁敢去冲呀!马谡勃然大怒,亲自杀了两员将领,众蜀军害怕, 才奋力往山下冲击。但在魏军严密围困下,哪里冲得动呀!蜀军兵将只好退 回山上。马谡这才知道事情不妙,下令坚守待援。但王平被张 拦住。蜀军 被困了一天,滴水皆无,吃不上饭,嚷嚷不止。到了半夜,山南的蜀军就打 开寨门,下山投降魏军去了。司马懿又命人沿山放火,蜀军更是大乱。马谡 一看守不住了,就什么也不管了。驱赶残兵冲杀下山,往西逃跑。司马懿放 他过去,张 却带兵追来,亏得魏延挡住,张 才退去。由于马谡瞎指挥, 蜀军大吃败仗,魏延、王平、高翔也无力回天,只好退到阳平关去。马谡的 夫败,使诸葛亮不得不冒险唱了一出 “空城计”,方才侥幸退了魏军,避免 了更大损失。 马谡自恃精通兵法,刚愎自用,实则大大不 “智”。再者,事到临头, 他一见不妙,又慌忙逃跑,说明他不勇。马谡违背军事常识部署军队,说明 他根本不懂用兵之 “道”。不智、不勇、不知“道”,不败才怪! 什么是真 “智”、真“勇”、真“知道”,从上述两个事例不难看出。 和用兵打仗一样,要干好任何一领事业,同样需要从事该项事业的人,尤其 是其领导人,必须有真 “智”、真“勇”,真知“道”。现今是科技大发展 的时代,对领导人的素质要求,仍可概括为 “智、勇、道”,“智”者,是 要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能够掌握国内外各方面的情况,审时度 势地作出正确的决策和指挥,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和虚伪。 “勇”是敢于及 时正确决断,那种 “研究研究”,久拖不决,不敢负责的作风只会误事,要

  勇于决断,敢于负责。知 “道”,就是要真正掌握事物的固有规律,精通业 务,会领导,善管理。时代需要有真知的见的、大智大勇的、真正懂行的领 导人,但愿在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 “王者之将。” 文章的后一部分讲的是统兵将领应该具备的排兵布阵的基本素质和一些 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当然都很重要,统兵将领必须懂得。这些问题其他篇章 还有专门论述,这里不再多作分析。

  地 葆 [原文] 孙子曰:凡地之道,阳为表,阴为里,直者为纲,术者为纪。纪纲则得, 阵乃不惑,直者毛产,术者半死。凡战地也,日其精也,八风将来,必勿忘 也。绝水、迎陵、逆流、居杀地、迎众树者,钧举也,五者皆不胜。南阵之 山,生山也。东阵之山,死山也。东注之水,生水也。北注之水,死水。不 流,死水也。五地之胜曰:山胜陵,陵胜阜,阜胜陈丘,陈丘胜林平地。五 草之胜曰:藩、棘、椐、茅、莎。五壤之胜:青胜黄,黄胜黑,黑胜赤,赤 胜白,白胜青。五地之败曰:谿、川、泽、斥。五地之杀曰,天井、天宛、 天离、天隙、天柖。五墓,杀地也,勿居也,勿囗也。春毋降,秋毋登,军 与阵皆毋政前右,右周毋左周。[译文] 孙膑说:“就地形的一般状况而言,向阳的地方是表,背阴的地方是里, 大路为纲,小路为纪,掌握了大小道路的分布状况,布阵用兵就可以自如了。 大路畅通的地区有利于运动作战,而小路难行的地区就不便于运动作战了。 凡是用于作战的地方,日照的条件都很重要,对于四面八方风向的变化,千 万不能忘记观察了解。渡河涉水,向山陵进发,处在河流下游,在死地扎营 驻守,靠近树林,在这五种情况下,都容易招致失败,用兵时要特别注意。 适于南面布阵的山是生山。运于东面布阵的山是死山。向东流的水是生水, 向北流的水是死水,不流动的水也是死水。就五种地形对用兵的优劣比较而 言,山地胜过丘陵,丘陵胜过土山,土山胜过小土丘,小土丘又胜过有树林 的平地。五种草的优劣依次是:知母草、荆棘、灵寿木、茅草、莎草。五种 土壤的优劣比较是:青土胜过黄土,黄土胜过黑土,黑土胜过红土,红土胜 过白土,白土又胜过青土。五种可能导致作战失败的地形是:山溪、河流、 沼泽、盐碱地……。五种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地形是:似天井般四周封闭的 洼地,四周是高山、易进难出的地方,草木丛生有罗网的地方,两面高山夹 峙的狭窄山沟,沼泽地区。这五种地形犹如军队的坟墓一般,都是凶多吉少 的 ‘杀地’,不能在这里驻扎……。春天不能在低洼地扎营,秋天不能在高 处扎营。驻军和布阵时,都不要改变右前方的有利地形,要选择右翼有丘陵 或高地作屏障,而不要左翼有屏障。” [解析] 这篇文章是专门论述地形的。地利是用兵的三要素之一,而善于利用地 形则是地利的核心内容。作者在本文中对各种地形在用兵作战中的利弊作了 详细的论述,特别详细地指出了 “死地”、“杀地”的种种地形,告诫统兵 将领勿入 “死地”,勿陷“杀地”。这些论述和告诫对统兵将领确实非常有 益,值得仔细思索。 地形对于用兵作战的重要性可说尽人皆知,但更重要的是巧妙利用。三 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春天,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连胜魏军数仗,司 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一面让军兵和魏国百姓合作种田,解决军粮问题,以 利长期屯驻,一面经过侦察,部署了一个歼敌妙计。 诸葛亮选中了上方谷,吩咐马岱在谷中造成木栅,在营中挖下深壕,多 积干柴等引火物品,在周围的山上搭柴草窝棚,内外埋上地雷,又命塞断上 方谷的退路,在谷中埋伏军兵,待司马懿入谷后一齐放火。布置妥当之后, 命令军士白天在谷口举七星旗,夜晚设七盏明灯。接着,命魏延带领五百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