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外,还有上百门自行榴弹炮,以及大约600辆步兵战车。

  用这些主战装备,足够武装10个旅。

  显然,印度当局等的就是这批援助。

  可惜的是,印军却没有把这些装备用在正确的地方。

  为啥?

  以当时的战场局势,在阿姆利则方向,就算增加10个旅的兵力,印军也未必能够力挽狂澜。

  关键就是,在战场对面,巴军至少有6个装甲旅。

  如果有需要,巴基斯坦还能抽调4到6个装甲旅,在该方向上投入至少1200辆主战坦克。

  印军呢?

  除了刚获得的援助,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主战坦克了。

  当然,不是没有,而是没办法动用。

  印军剩下的主战坦克,全都放在东北地区,而且总共也就只有300多辆,勉强让5个装甲旅保持完整建制。

  拿500辆坦克去对付巴基斯坦的1200辆?

  显然,印军再能打,也肯定得输。

  可见,在阿姆利则,印军根本不可能取胜。

  那该怎么打?

  很简单,开辟新战线。

  为了在阿姆利则方向发动大规模进攻,巴军一直调整兵力部署,几乎所有的主力装甲部队已经派往北部战线。

  在南方战线上,巴军的兵力并不算强大。

  当时,守卫卡拉奇的巴军中,只有一个装甲旅,而且配备的是“哈立德”,数量也不到100辆。

  可见,如果印度把兵力放在南方战线上,肯定会大不一样。

  根据后来披露的资料,美国陆军做了一次推演。

  如果印军击中兵力攻打卡拉奇,而且投入的航空兵不算太少,能够夺取制空权,那么印军就有望在10天之内打下卡拉奇。

  显然,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只要印军能够打下卡拉奇,就能用卡拉奇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说不定能够迫使巴基斯坦从克什米尔撤军。

  至少能够让巴基斯坦拿查谟来交换。

  当然,前提是必须得打下卡拉奇。

  可惜,印军没有攻打卡拉奇的意愿。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印军显然对夺取制空权没有信心,因此并不相信能够让地面部队推进到卡拉奇。

  要知道,卡拉奇离边境有100多千米呢。

  如果没有制空权,装甲部队在推进途中就会遭到致命打击。

  此外,这也与印度当局的一个战略担忧有关。

  什么担忧?

  能否守得住新德里。

  按照印度当局的判断,如果印军攻打卡拉奇,巴军就会强攻新德里,而印军未必守得住新德里!

  第631章 选择

  强攻新德里?

  显然,印度当局想多了。

  只是,印度当局做出这样的判断,也不是没有道理。

  前面已经提到,巴军在拉合尔集结了6个装甲旅,而且全都是精锐部队,其中4个旅配备的是“哈立德2”型主战坦克,此外还能在短期内,从***堡等地区抽调至少4个装甲旅的兵力,最多为6个。

  12个装甲旅?

  如此庞大的兵力,打下阿姆利则,强攻贾朗达尔都不是问题。

  因为印军在西北地区已经没有装甲部队了,也丢掉了制空权,所以很难在新德里北面顶住巴军的进攻。

  到时候,就只能死守新德里。

  守得住?

  虽然在新德里附近,印军有4个装甲旅,不过全都只是编制,即这4个旅根本就没有主战坦克。

  怎么打?

  更重要的是,巴军为发动这次进攻,准备了大半个月!

  在印度当局看来,这就是巴军准备攻打新德里的征兆。

  为啥?

  攻打新德里,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后勤保障能否跟上。

  对此,印军有着非常清楚的认识。

  别忘了,之前为了把2个装备“阿琼2”的装甲旅送上前线,不但用了大量时间,还耗费了大量资源。

  那只是2个旅。

  巴军投入12个旅的兵力,后勤保障的负担肯定更重。

  对巴军来说,还有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这就是,在境外作战,巴军必须考虑当地的情况。

  什么情况?

  沿途的平民。

  显然,巴军不可能说来就来,而不管平民的死活。

  如果把这一点算上,那么后勤保障就是一个天大的负担。

  要知道,西北地区是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有数亿人,差不多相当于巴基斯坦的总人口了。

  也正是如此,巴军才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进攻前的准备工作。

  ,储备足够多的食物与燃料。

  相对而言,如果是向新德里进军,交通反到是次要问题。

  新德里本来就是印度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有四通八达的公路,还有数条通往西北地区的铁路。

  只要能够控制一条铁路,就基本上能够解决物资运送的问题。

  当然,更好的交通条件,也为巴军的装甲部队快速挺进创造了基础,成为了巴军攻打新德里的关键因素。

  可见,印度当局有足够的理由担心巴军会攻打新德里。

  事实果真如此?

  显然,印度当局并不知道,巴基斯坦连一份完整的作战方案都没有,凭什么去攻打新德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