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其实,印军在反击行动中的伤亡更加惨重。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反击的最初阶段,印军每天伤亡官兵数百人,而且大部分都是由远程炮火造成。
巨大的伤亡,严重的挫败了印军的士气。
虽然印度当局,以及印军高层不愿意承认战败,更不愿意接受既成事实,但是前线的印军将士却不想为了政治家的野心去送死。
结果就是,在经过了最初半个多月的反击之后,印军前线部队普遍开始后撤,准确的说是开小差。
啥意思?
印军高层下达了反击命令,前线部队却不会执行,或者说执行不到位。
打到后期,印军前线部队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隔着战线朝巴军哨所放冷枪。
如果上面的压力太大,就把迫击炮送上来开几炮。
总而言之,不止是士兵,连基层军官都心灰意冷。
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胜仗?
当然,在经过了最初半个月的反击之后,印军高层也认识到,继续反击就是让官兵去送死。
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稳住战线就不错了。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新形成的战线上,也就是克什米尔与印度的边境线上,双方进入了静坐战阶段,都没再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最多只是偶尔放冷枪,提醒对方,自己还在防线上。
第630章 外援到达
克什米尔边境线上的战斗还在进行,双方也在调兵遣将,只是在联合国总部,停火磋商也没终止。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局面。
虽然双方都在积极发起进攻,或者为进攻做准备,但是在是否停战谈判,以及是否通过谈判解决纷争的问题上,双方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似乎双方都觉得,会在某个时候开始谈判。
什么时候?
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
当然,至少巴基斯坦当局是这么认为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巴基斯坦当局一直认为,只要能够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印度就会坐下来谈判。
印度当局呢?
以当时的情况,印度确实需要一次胜利。
为啥?
只有证明还有继续打下去的能力,也只有证明还有取胜的能力,印度才有可能获得美国与日本的援助。
关键是,这两事的因果关系显然搞反了。
印军已经丧失了绝大部分主战装备,拿什么去取得胜利?
打一场防御战?
不是不可以,但是取胜的概率实在渺茫。
可见,印度要想取得胜利,首先就要获得外界的援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当局或许不是在为取胜做准备,而是在等待。
等什么?
当然是援助。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哪怕没有任何情报支持,也能推断出,印度已经在外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或者说,印度已经获得了某个大国的承诺,即将获得援助。
为啥?
如果没有外来援助,哪怕只是外来援助还不够明朗,印度当局都不可能在谈判的事情上拖下去。
拖下去,就只会遭受更为严重的失败。
显然,早点进行谈判,肯定要比遭受了惨败之后进行谈判好得多。
特别是伯坦果德战役之后,印度当局更加没有理由拖下去。
说白了,丢掉克什米尔已成定局。
如果再次遭受惨败,印度总理必然会下台。
到时候,不管是谁上台执政,首先要做的都是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然后吞下战败的苦果。
既然结果不可改变,那么由谁来承担,又有什么区别?
综合这些,就不难推断,印度当局肯定得到了承诺,而且由某个大国提供的援助很快就会到达。
问题是,什么性质的援助?
开战的第55天,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到达了孟买。
这支船队里的船只,全都来自美国与日本,不过有一些悬挂的是第三国的国旗。
不过,送来的不是美国与日本的装备,而是清一色的俄制装备,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数百辆t-90主战坦克。
这些坦克,有很多甚至还没有抹掉俄军的标志!
显然,这是俄军的二手货。
当然,在交付给印军之前,这些坦克都做了必要的改造,比如拆掉了一些关系到俄罗斯军事机密的敏感设备。
这些坦克是怎么来的?
显然不是俄罗斯提供的援助。
要知道,在俄军,t-90依然是主力。
就算俄罗斯打算援助印度,也会提供t-72,而不是更好的t-90,何况还是来自俄军的现役装备。
其实,就在这支船队到达孟买之后,俄罗斯当局就发表声明,宣称没有向印度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那是什么?
军火贸易。
关键就是,购买这些坦克的不是印度,而是南非。
只是,出钱的是日本。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日本当时通过南非,用大约20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500辆主战坦克。
南非什么都没做,就拿了百分之十的手续费。
随后,这些坦克就被装上了美日提供的滚装货轮。
500辆坦克,足够武装4个满员装甲旅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反击的最初阶段,印军每天伤亡官兵数百人,而且大部分都是由远程炮火造成。
巨大的伤亡,严重的挫败了印军的士气。
虽然印度当局,以及印军高层不愿意承认战败,更不愿意接受既成事实,但是前线的印军将士却不想为了政治家的野心去送死。
结果就是,在经过了最初半个多月的反击之后,印军前线部队普遍开始后撤,准确的说是开小差。
啥意思?
印军高层下达了反击命令,前线部队却不会执行,或者说执行不到位。
打到后期,印军前线部队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隔着战线朝巴军哨所放冷枪。
如果上面的压力太大,就把迫击炮送上来开几炮。
总而言之,不止是士兵,连基层军官都心灰意冷。
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胜仗?
当然,在经过了最初半个月的反击之后,印军高层也认识到,继续反击就是让官兵去送死。
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稳住战线就不错了。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新形成的战线上,也就是克什米尔与印度的边境线上,双方进入了静坐战阶段,都没再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最多只是偶尔放冷枪,提醒对方,自己还在防线上。
第630章 外援到达
克什米尔边境线上的战斗还在进行,双方也在调兵遣将,只是在联合国总部,停火磋商也没终止。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局面。
虽然双方都在积极发起进攻,或者为进攻做准备,但是在是否停战谈判,以及是否通过谈判解决纷争的问题上,双方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似乎双方都觉得,会在某个时候开始谈判。
什么时候?
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
当然,至少巴基斯坦当局是这么认为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巴基斯坦当局一直认为,只要能够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印度就会坐下来谈判。
印度当局呢?
以当时的情况,印度确实需要一次胜利。
为啥?
只有证明还有继续打下去的能力,也只有证明还有取胜的能力,印度才有可能获得美国与日本的援助。
关键是,这两事的因果关系显然搞反了。
印军已经丧失了绝大部分主战装备,拿什么去取得胜利?
打一场防御战?
不是不可以,但是取胜的概率实在渺茫。
可见,印度要想取得胜利,首先就要获得外界的援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当局或许不是在为取胜做准备,而是在等待。
等什么?
当然是援助。
其实,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哪怕没有任何情报支持,也能推断出,印度已经在外交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或者说,印度已经获得了某个大国的承诺,即将获得援助。
为啥?
如果没有外来援助,哪怕只是外来援助还不够明朗,印度当局都不可能在谈判的事情上拖下去。
拖下去,就只会遭受更为严重的失败。
显然,早点进行谈判,肯定要比遭受了惨败之后进行谈判好得多。
特别是伯坦果德战役之后,印度当局更加没有理由拖下去。
说白了,丢掉克什米尔已成定局。
如果再次遭受惨败,印度总理必然会下台。
到时候,不管是谁上台执政,首先要做的都是跟巴基斯坦进行停战谈判,然后吞下战败的苦果。
既然结果不可改变,那么由谁来承担,又有什么区别?
综合这些,就不难推断,印度当局肯定得到了承诺,而且由某个大国提供的援助很快就会到达。
问题是,什么性质的援助?
开战的第55天,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到达了孟买。
这支船队里的船只,全都来自美国与日本,不过有一些悬挂的是第三国的国旗。
不过,送来的不是美国与日本的装备,而是清一色的俄制装备,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数百辆t-90主战坦克。
这些坦克,有很多甚至还没有抹掉俄军的标志!
显然,这是俄军的二手货。
当然,在交付给印军之前,这些坦克都做了必要的改造,比如拆掉了一些关系到俄罗斯军事机密的敏感设备。
这些坦克是怎么来的?
显然不是俄罗斯提供的援助。
要知道,在俄军,t-90依然是主力。
就算俄罗斯打算援助印度,也会提供t-72,而不是更好的t-90,何况还是来自俄军的现役装备。
其实,就在这支船队到达孟买之后,俄罗斯当局就发表声明,宣称没有向印度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那是什么?
军火贸易。
关键就是,购买这些坦克的不是印度,而是南非。
只是,出钱的是日本。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日本当时通过南非,用大约20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500辆主战坦克。
南非什么都没做,就拿了百分之十的手续费。
随后,这些坦克就被装上了美日提供的滚装货轮。
500辆坦克,足够武装4个满员装甲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