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年前,印度跟华夏在边境地区对峙。

  结果呢?

  虽然几个月后,印度知难而退,撤走了越境部队,但是在当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就由之前预期的百分之七降到百分之三,而且国内各地爆发骚乱与动荡,还在克什米尔地区跟巴基斯坦发生冲突。

  这几年,印度的发展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

  要知道,在与华夏对峙之前,印度被西方国家一直看好,甚至有人认为,印度将取代华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非发达国家,成为整个亚洲大陆上的新兴经济强国。

  一些印度人甚至乐观的认为,在本世纪中叶,印度就能超越华夏。

  现在呢?

  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回落数年之后,先不说印度的未来前景,只是在印度的海外投资就锐减了八成!

  到伊拉克内战爆发前,印度的外汇储备降到了不足五千亿美元,而印度欠下的外债高达一万六千亿美元!更要命的是,印度的外债中,有八成以美元计价。也就是说,只要美元进入收缩阶段,印度的债务就将崩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就是印度破产,无法用外汇偿还到期的外债。

  一个即将破产的国家,还有未来可言吗?

  事实上,伊拉克内战对印度造成的冲击,还超过了华夏。

  为什么?

  印度同样高度依赖进口能源,特别是石油。

  印度石油的自给率甚至不如华夏,仅有百分之二十,八成的石油需要进口,而且得按照市场价进口。

  为啥?

  印度的体量太小了。

  一直以来,为了保证能源进口渠道的稳定,华夏一直在利用国家影响力,跟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签署长期协议。

  其实,日本也是这么做的。

  虽然长期协议价格不会太低,一般会高于上一年度的平均价格,但是在油价出现大幅度波动,特别是暴涨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确保以较为合理的价格从石油输出国买到石油。

  印度呢?

  没有。

  不说沙特等欧佩克国家,即便是另外一个石油出口大国,也就是一直跟印度保持着亲密关系的俄罗斯,都没有跟印度签署协议价格。至于已经成为石油出口国,而且这些年来一直在暗中扶持印度的美国,同样没有与印度签署协议价格。说白了,印度根本没有跟石油出口国议价的资格。

  关键就是,印度的市场太小了。

  虽然印度已经是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但是跟前两位的华夏与日本相比,总量上的差距依然十分巨大。

  说得更直接一点,产油国同样需要出口市场。

  失去了华夏的石油市场,沙特生产的石油能够卖给谁,或者说还有那个国家能够买下沙特生产出来的全部石油?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国际金融从扩张转变为收缩,印度的经济就会彻底崩溃。

  印度尚且如此,伊朗能好到哪里去?

  要知道,印度怎么说都是亚洲的第三大经济体,是规模最大的非发达国家,是一个有十四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印度再不行,体量也足够大。

  伊朗呢?

  人口不到八千万,国土面积才一百多万平方千米,而且拥有的只是石油与天然气,其他几乎没有。

  当然,还有一些矿产,不过价值不大。

  单纯从经济的角度看,伊朗远远比不上印度。

  从国际分工的角度,也就是从贸易来看,伊朗更加比不上印度。

  不管怎么说,印度有很多轻工业,也有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在国际分工中至少能够分到一杯羹。

  伊朗拥有的,其实只是能源。

  可见,伊朗的经济结构,特别是贸易结构极为单一,主要就是依靠出口石油与天然气来换取其他商品。

  这样的伊朗,有多少资本跟华夏叫板?

  就像开始提到的,如果华夏不再进口伊朗的石油与天然气,有哪个国家能够买下伊朗生产的全部石油与天然气?

  没有,一个都没有!

  美国早就是纯能源输出国,就算一直在进口高品质的石油,把开采出来的低品质页岩油拿来出口,也绝对不会从伊朗进口石油。

  别忘了,美国要买的话,也是去英国采购北海原油,或者在阿盟国家购买。

  俄罗斯本来就是产油国,而且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太小了。

  日本呢?

  日本确实在从伊朗采购石油,不过出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考虑,日本从来没有把伊朗当成主要的石油来源地。

  只要有得选,日本更愿意从沙特等阿盟国家购买石油。

  其实,日本主要是从科威特采购石油。

  当年,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为科威特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重建经费,借机控制了科威特的大部分油田。

  欧洲国家?

  英国不用说了,那是产油国。荷兰与丹麦也是产油国,连挪威都是产油国。

  在欧洲国家中,主要依赖进口石油的是法国、意大利与德国。

  德国主要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不是很高,而且德国也很少从伊朗进口石油。

  法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核能,尽可能的减少进口能源。

  其实,法国的主要石油来源地是几个出产石油的非洲国家,因为这些国家在历史上跟法国有渊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