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看到杨弘在思考怎么应对。
赵风接着道:“这样。”
“夏侯惇在兰陵、襄奔、郯县部署防线,夏侯渊在祝其、赣榆、利城布置防线。”
“我可以让粮队从泰山郡南城,进入东海郡合乡、昌虑、阴平。”
“陛下只要随便安排一位将军,率兵在承县布置防线,在阴平接收粮食,便可以了!”
“否则万一被夏侯惇派兵劫走两百万石粮食,那就白白便宜了曹操。”
赵风这话的意思就是,我最多负责让粮队绕过夏侯惇的防线。
后面接应的事务,就由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你要是不派兵过来接应,粮食被劫走,那就不管我的事了。
甚至,我就算不派人送粮过来,直接说粮食被劫,你也没办法说什么。
所以,想要得到两百万石粮食,你就必须要派兵过来接应粮队!
杨弘沉吟了良久,对赵风行了一揖:“既然如此,那就多谢赵王了!”
“我回去后,一定会劝服陛下,按照刚刚商议好的事情去办。”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曹操出兵
对于杨弘说要劝服袁术的事情,赵风也就听听而已。
袁术又不吃亏,所以想都不用想,必然会同样。
说不定还是早就商议好了的。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这半个月里,袁术果然被杨弘给‘劝服’了。
不但派出六万大军,去进攻江东孙氏,还派出驻守在寿春的三万大军,攻入了广陵郡!
因为夏侯惇、夏侯渊的大军,被赵风牵制住。
而原本陈登率领的广陵郡大军,已经与曹操的大军汇合。
导致广陵郡,根本没什么抵抗之力。
而袁术的另一路大军,刚刚抵达庐江郡,庐江郡太守李术,便投靠了袁术。
可见,李术之所以反叛暗主孙权,那是得了袁术的挑拨,或者李术本来就是心向袁术的人。
毕竟从名义上来说,袁术是接受‘刘辩’的禅位,也是名正言顺的天子!
另外,袁术大军进入丹阳郡,原丹阳太守孙翊的部将妫览、戴员二人,举兵反叛孙权,投降了袁术。
袁术只要略作整顿,便可率兵进攻孙权的老巢,吴郡!
一旦吴郡被破,孙权就被消灭了。
毕竟豫章、会稽等地,有数万山越伺机作乱,孙权很难把那边的大军,调派回来。
否则,即便孙权最终抵御住了袁术的进攻,也丢了豫章郡、会稽郡的民心。
而庐江郡、丹阳郡,以孙权目前的实力,短时内显然也收不回来。
之后丹阳太守孙翊的死,便被流传了出来。
孙翊乃是孙坚第三子,在孙权与孙绍争夺江东之主时,孙翊自然也动了心思。
于是说服了某些大臣,推荐孙翊为继承者,与孙权、孙绍一同争夺继承之位。
孙策之子孙绍,虽然有赵风安排的人,在暗中扶持,但毕竟年龄比较小,又是孙策之子,身份比较敏感,所以孙权暂时不好对孙绍动手。
但孙翊是丹阳郡太守,有兵、有权,还有大臣支持,颇被孙权忌惮。
所以孙权收买了,孙翊身边家将边鸿,成功刺杀了孙翊。
事后边鸿被孙翊部将妫览、戴员二人,当场斩杀,替孙翊报仇。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传言,也比较盛行。
说是孙翊部将妫览、戴员二人对孙翊不满,买通边鸿,嘱其见机行事,边鸿遂乘机刺杀孙翊,然此后边鸿亦被妫览、戴员二人灭口。
妫览、戴员二人,是担心被孙权报复,所以才投靠了袁术!
两种说法,都合情合理,赵风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
但赵风身具后世的记忆,见贯影视剧中的各种争权夺利,所以更偏向第一种说法。
那就是孙权为了除去孙翊这个威胁,所以才收买了孙翊的家将边鸿,成功刺杀了孙翊。
毕竟边鸿乃是孙翊的家将,岂是孙翊的部将,能收买的?
何况,孙翊的部将,就算真有这种想法,也不敢去告诉孙翊的家将,否则孙翊的家将,告诉孙翊后,孙翊的部将那不是自找死路?
而第二种说法,显然就是孙权放出来迷惑众人、混淆视听,以洗白孙权身份的假消息。
如果最终孙权取胜,战败了袁术,那么只要稍加引导,第二种消息,就会成为所谓的真相!
而如果孙权战败,无非也就是真相被确认,孙权背负骂名而已。
人都死了,还在乎骂名作甚?
另外,孙坚族子,孙家宗室重臣孙河的死因,也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孙河就是孙家宗族内,大力支持孙翊继位之人,所以被孙权一同暗中除掉了。
另一种说法是,孙翊遇害后,孙河前往丹阳郡治所宛陵,指责妫览、戴员保护孙翊不周,二人心虚,将其杀害。
有了后面孙河死因的消息,赵风就更倾向于,是孙权暗中派人,清除威胁他地位之人。
毕竟孙翊遇害后,孙河前往丹阳郡治所宛陵,指责妫览、戴员保护孙翊不周,二人心虚,将其杀害的情况,有些站不住脚。
换位思考,孙河身为孙家宗族重臣,前往丹阳郡治所宛陵的消息,显然不可能是秘密前往。
赵风接着道:“这样。”
“夏侯惇在兰陵、襄奔、郯县部署防线,夏侯渊在祝其、赣榆、利城布置防线。”
“我可以让粮队从泰山郡南城,进入东海郡合乡、昌虑、阴平。”
“陛下只要随便安排一位将军,率兵在承县布置防线,在阴平接收粮食,便可以了!”
“否则万一被夏侯惇派兵劫走两百万石粮食,那就白白便宜了曹操。”
赵风这话的意思就是,我最多负责让粮队绕过夏侯惇的防线。
后面接应的事务,就由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你要是不派兵过来接应,粮食被劫走,那就不管我的事了。
甚至,我就算不派人送粮过来,直接说粮食被劫,你也没办法说什么。
所以,想要得到两百万石粮食,你就必须要派兵过来接应粮队!
杨弘沉吟了良久,对赵风行了一揖:“既然如此,那就多谢赵王了!”
“我回去后,一定会劝服陛下,按照刚刚商议好的事情去办。”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曹操出兵
对于杨弘说要劝服袁术的事情,赵风也就听听而已。
袁术又不吃亏,所以想都不用想,必然会同样。
说不定还是早就商议好了的。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这半个月里,袁术果然被杨弘给‘劝服’了。
不但派出六万大军,去进攻江东孙氏,还派出驻守在寿春的三万大军,攻入了广陵郡!
因为夏侯惇、夏侯渊的大军,被赵风牵制住。
而原本陈登率领的广陵郡大军,已经与曹操的大军汇合。
导致广陵郡,根本没什么抵抗之力。
而袁术的另一路大军,刚刚抵达庐江郡,庐江郡太守李术,便投靠了袁术。
可见,李术之所以反叛暗主孙权,那是得了袁术的挑拨,或者李术本来就是心向袁术的人。
毕竟从名义上来说,袁术是接受‘刘辩’的禅位,也是名正言顺的天子!
另外,袁术大军进入丹阳郡,原丹阳太守孙翊的部将妫览、戴员二人,举兵反叛孙权,投降了袁术。
袁术只要略作整顿,便可率兵进攻孙权的老巢,吴郡!
一旦吴郡被破,孙权就被消灭了。
毕竟豫章、会稽等地,有数万山越伺机作乱,孙权很难把那边的大军,调派回来。
否则,即便孙权最终抵御住了袁术的进攻,也丢了豫章郡、会稽郡的民心。
而庐江郡、丹阳郡,以孙权目前的实力,短时内显然也收不回来。
之后丹阳太守孙翊的死,便被流传了出来。
孙翊乃是孙坚第三子,在孙权与孙绍争夺江东之主时,孙翊自然也动了心思。
于是说服了某些大臣,推荐孙翊为继承者,与孙权、孙绍一同争夺继承之位。
孙策之子孙绍,虽然有赵风安排的人,在暗中扶持,但毕竟年龄比较小,又是孙策之子,身份比较敏感,所以孙权暂时不好对孙绍动手。
但孙翊是丹阳郡太守,有兵、有权,还有大臣支持,颇被孙权忌惮。
所以孙权收买了,孙翊身边家将边鸿,成功刺杀了孙翊。
事后边鸿被孙翊部将妫览、戴员二人,当场斩杀,替孙翊报仇。
与此同时,还有一条传言,也比较盛行。
说是孙翊部将妫览、戴员二人对孙翊不满,买通边鸿,嘱其见机行事,边鸿遂乘机刺杀孙翊,然此后边鸿亦被妫览、戴员二人灭口。
妫览、戴员二人,是担心被孙权报复,所以才投靠了袁术!
两种说法,都合情合理,赵风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
但赵风身具后世的记忆,见贯影视剧中的各种争权夺利,所以更偏向第一种说法。
那就是孙权为了除去孙翊这个威胁,所以才收买了孙翊的家将边鸿,成功刺杀了孙翊。
毕竟边鸿乃是孙翊的家将,岂是孙翊的部将,能收买的?
何况,孙翊的部将,就算真有这种想法,也不敢去告诉孙翊的家将,否则孙翊的家将,告诉孙翊后,孙翊的部将那不是自找死路?
而第二种说法,显然就是孙权放出来迷惑众人、混淆视听,以洗白孙权身份的假消息。
如果最终孙权取胜,战败了袁术,那么只要稍加引导,第二种消息,就会成为所谓的真相!
而如果孙权战败,无非也就是真相被确认,孙权背负骂名而已。
人都死了,还在乎骂名作甚?
另外,孙坚族子,孙家宗室重臣孙河的死因,也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孙河就是孙家宗族内,大力支持孙翊继位之人,所以被孙权一同暗中除掉了。
另一种说法是,孙翊遇害后,孙河前往丹阳郡治所宛陵,指责妫览、戴员保护孙翊不周,二人心虚,将其杀害。
有了后面孙河死因的消息,赵风就更倾向于,是孙权暗中派人,清除威胁他地位之人。
毕竟孙翊遇害后,孙河前往丹阳郡治所宛陵,指责妫览、戴员保护孙翊不周,二人心虚,将其杀害的情况,有些站不住脚。
换位思考,孙河身为孙家宗族重臣,前往丹阳郡治所宛陵的消息,显然不可能是秘密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