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子,我们考虑好了,我们愿意签这五年的契约。”

  好嘛,虽然五年时间有些长,但给魏国公府做事再怎么也差不了吧?与其在外面打零活儿,倒不如在魏国公府吃大锅饭。

  宁修大喜。

  “好,一千部织布机只是第一批,今后我可能还会追加几千部。”

  宁修对飞梭织布机自然是十分看好的,他之所以没有一次性订购几千部一是产能有限,即便他订购了恐怕全做完也得一两年。二是现在作坊处于尚未建立的阶段,做出那么多织布机也不一定能够招募到足够的织工,倒不如稳扎稳打,先把织布作坊做起来,再慢慢扩产。

  宁修看了一眼徐怀远,见徐怀远微笑着冲他点头便更坚定了信心。有这个金主在,多大的资金需求都不用操心了。

  那些木匠们激动的连声感谢,也为自己方才的决定感到庆幸。

  好嘛,抱上了魏国公和宁公子的粗腿,今后他们还少的了赚头?

  “徐小公爷,等这些工匠和贵府签订了契约便让他们住进府中吧,这样管理起来也容易些。”

  徐怀远微微颌首:“这是自然。”

  宁修之所以要让这些木匠和魏国公府签订五年契约,自然是为了绑住他们。

  毕竟像飞梭织布机这种东西,是很容易仿制的。

  若是有人觊觎,花重金叫这些木匠给他们制作,宁修相信他们也不会拒绝。

  五年的时间足够宁修占据市场,打造品牌了。

  等到五年之后市场上已经难觅敌手,即便出现仿制的织布机,也最多是隔靴搔痒,不可能撼动宁修的霸主地位。

  “好了,你们且在这里等着。”

  徐怀远冲管家吩咐道:“叫人拟写几十份契书来,让他们在上面分别签字。”

  “老仆遵命。”

  管家恭敬应下,转身吩咐去了。

  很快便有魏国公府的下人将拟写好的契书送来,分别送到那些木匠手中。

  那些木匠几乎不假思索的提笔蘸墨,在契书上签下了大名。

  管家又命人把这些契书放在一个专门的匣子里存放好,之后命人给这些木匠准备屋子住。

  魏国公府的下人们除了管家管事一类大多只能睡大通铺,这些木匠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并不在乎,只要能够赚到钱便是睡地铺又如何?

  待那些木匠随着管家悉数离开,徐怀远兴奋道:“宁朋友,作坊我已经买下来了,织工也基本招够了,你要不要去瞧瞧?”

  宁修正有此意,欣然点头道:“善。”

  却说徐怀远叫人备好马匹,与宁修骑马前往秦淮河。

  提起金陵人们总会提起秦淮河,概因这里是红粉佳人汇聚之地。

  但实际上,明代的秦淮河并不只有青楼楚馆,许多高档宅邸也在此处修建。

  道理嘛自然很简单,这里地段好啊。

  后世有海景房,金陵也有河景房嘛。

  打开自家窗户看着画舫穿河而过绝对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有了豪宅自然得有酒楼茶铺,以及一应配套的米粮店、绸布店等。

  事实上秦淮河区域是一个复合型商业区,并不单单是阔绰公子的销金窟。

  徐怀远买下的还真是一个织布作坊。

  原先的作坊东主急于回老家,以一个相对低于市价的价格把作坊卖掉套现,徐怀远便趁机接了下来。

  这样有一个好处,作坊的布局并不需要做大的更改,只需要将改良的飞梭织布机替换原有织布机即可。甚至连织工都可以沿用原先作坊的,只需要对他们稍加培训即可。

  宁修建议徐怀远把这些织工叫来训话,徐小公爷欣然应允。

  很快,作坊里全部的织工便来到院子里见过新东家。

  ......

  ......

  这些织工大多十分紧张,一个个连手都不知道放在哪里。

  不是有一句老话嘛,一朝天子一朝臣。

  这话放在经商上也是一样的。

  老东家卖掉了作坊,新接手的东家未必愿意继续用他们。在这南京城中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织工可遍地都是。

  徐怀远清了清嗓子道:“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我将这织布作坊买了下来。不过你们不用担心,我不会更换新的织工。只要你们想留下来,就可以继续在这作坊做工!”

  徐怀远言简意赅的一段话算是让众织工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这年头做工不易啊。要是他们被扫地出门,还真不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一行竞争太激烈了。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徐怀远话锋一转,凌厉的目光扫过众人。

  众织工皆是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喘。

  乖乖,这新东家不会是想降月钱吧?

  唉,只要降得不多,便也认了吧。

  “你们必须跟作坊签订五年契约。”

  徐怀远一字一顿道:“相应的你们可以得到较高的月钱,第一年每月三两五,每织出一匹布再赏半钱银子。”

  徐怀远说完织工们都傻了眼。

  啥?这新东家不但不降他们的月钱,反而给他们加了不少?甚至每织出一匹布都有半钱银子的赏钱。

  而这一切只需要他们签下一份五年的契约。

  这简直太赚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