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啊,德润公的气节亦如嵇康啊。当年奸相严嵩把持权柄,整个朝廷都乌烟瘴气,争相向其谄媚。翰林院如此青林词苑也不例外,惟独德润公出淤泥而不染,坚守气节。虽然被革除功名,却赢得了时人尊重。刘兄这诗分明就是德润公的写照嘛!”

  那些武昌府的士子纷纷拊掌叫好,替刘文广造势。

  刘文广心中暗暗得意,上一次在荆州,他叫宁修先作诗从而失去先机,被那厮占了风头。这次却是不能重蹈覆辙。

  故而他抢先作诗,在气势上压住一众河东诗社的成员。

  这样只要这些河东诗社的人不能作出比他好的诗作,就已经输了。

  柳如是却不怎么担心。

  刘文广的这首诗虽然不错,但绝算不上神作。

  比起宁修之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差了足足一个档次。

  宁修只要正常发挥完爆他是不成问题的。

  抢占先机又如何?后发制人亦可以让其好看!

  ......

  ......

  热书推荐:猫腻大神新作《》、忘语大神新书《》

  第二百一十四章 再赴诗会(三)(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宁修听到这首诗却是心中一沉。倒不是他认为刘文广作的这首诗有多好,而是感受到了此人的心机。

  这简直就是一个心机婊啊。

  原先宁修还以为刘文广请郑澿前辈来只是为了站台壮一壮声势,现在看来恐怕不那么简单。

  刘文广恐怕早已制定好了策略,那就是借诗词谄媚郑澿,以求得印象分。

  这世上没有圣人,郑澿自然也不例外。郑澿当初被严嵩革除功名,不得不回乡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

  你说他有气节也好,有操守也罢,但他绝不是甘心的。

  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为的不就是金殿传胪,跨马游街吗?

  正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郑澿归隐实是无奈之举,越是如此便越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同。

  刘文广正是看出了他的这个心理,这才会以诗谄媚,给郑澿戴高帽。

  而且这厮十分会把握人的心理,若他称颂的是郑澿别的方面,郑前辈或许不会领刘文广的情。但偏偏刘文广称颂的是郑澿的气节,以竹林七贤的嵇康作比,端是让郑澿爽了一把。

  在如此舒爽的情况下,郑澿会不会飘飘欲仙宁修可心里没底。

  人非圣贤,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允无私心。

  只要两人作的诗词水准相差不是太多,郑澿很可能会偏向刘文广。

  这就需要宁修必须作出高出刘文广一档甚至两档的诗作来。

  在绝对的实力碾压面前,想必那郑老前辈也不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替刘文广帮腔了。

  刘文广被一番吹捧也有些膨胀,他轻蔑的扫了宁修一眼,轻佻道:“宁朋友,该你了。”

  虽然诗会上所有人都能够作诗切磋,但大伙儿都心知肚明,这实际上是刘文广和宁修之间的对决。

  故而众人都默契的沉声不语,静静看着二人斗法。

  现在刘文广已经率先作出诗作,压力自然就来到了宁修这一边。

  众士子齐齐朝宁修望去,眼神中的意味不一而足。

  宁修知道这些武昌府的士子等着看他的笑话却也不恼,淡淡笑道:“既如此,宁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罢他也站起身来,踱步沉吟。

  踱了七步,宁修朗声吟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诗作罢,宁修径直返回席间坐定,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神中满是自信。

  刘文广直接傻了。

  这,这宁修不是妖孽吧?为何七步之内就能作出如此佳作?

  虽然他不愿承认,但宁修作的这首诗绝对比他那首要强。无论是词语的选用,还是整体结构立意都要高出不少。

  一众方才叫嚣的武昌府士子也都沉默了。

  大家都是读书人,基本的品评能力还是有的。

  如果说方才刘文广作的那首诗算作佳作的话,宁修的这首诗便可以算的上神作了。

  当然,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是绝不会捧宁修的。

  但让他们昧着良心去踩宁修,他们也做不到。

  现在就得郑澿郑前辈出面了,唯有他老人家才有评断诗作高下的权力。

  柳如是则是兴奋不已。他虽然作诗水平不行,但品诗的水准却不差。

  方才那些武昌府士子在那里聒噪,替刘文广造势,他早就不忿。现在他正好替宁修造造势,把气势夺回来。

  “宁朋友这首诗简直绝了。竹生石中,立根破岩......任尔东西南北风!吾辈当以竹为榜样,用心做事本分做人,遵循本心,不轻言放弃。”

  他这话明显是冲着刘文广说的。刘文广的诗本身水准不差,但因为有了攀附谄媚郑澿的成分在,经由柳如是这么一点反倒显得落于下乘。

  刘文广面颊上登时染了绯红,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啖这黑胖子的皮肉。

  郑澿则幽幽捋着胡子默然不语。

  若单独拿来看,两人作的诗都很好。但摆在一起有了比较就看出差距来了。

  刘文广的诗过于追求用典,以至于整首诗的结构性不是太好,有拼凑的感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