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干脆把顾志文弄到畿县伊阳县当一个县尉。想到这里,他说道:“我有一个幕僚,名叫顾志文,他是明经出身,跟着我两年了。

  这人办事非常得力,现在担任推官。他得了一次上下考,一次中上考。如今伊阳县尉出缺,我想推荐添加此人担任县尉,在这个名单里面加上一个人,不知诸位相公如何?”

  他话刚说完,杨再思便接口道:“此人我也见过,当年明经考试之时,是名列前茅的。我朝明经出身之人,一释褐(刚当官)就有担任畿县尉的。这个顾志文已经在王爷手下当了两年幕僚,考核又是如此优秀,当一个畿县尉错错有余。”

  他说话倒是有理有据,旁边的人一听,你这话虽然没错,不过这畿县尉大多都是外地县尉提拔而来。

  有些人是京城的初任官调任而来,像顾志文这样从幕僚而来的,不说没有也是很罕见。再说了,正规的程序是由天官上报,政事堂批准。当然由政事堂添加名字未尝不可,但是也非常少见。

  不过毕竟是一个接近起家之官县尉,职位太低,其他的人都不太好反对,也不可能有人反对。因为顾志文是具有资格担任此职的。

  “这个人也很合适,鄙人也同意。”王方庆说道。

  “鄙人也同意……”娄师德也同意。

  第191章 议农事

  几位宰相并没有为顾志文当县尉之事而发生争执。

  武炎之一看,此事倒是顺利,顾志文是去接田瑞的位置,主管一个县的户口和租税事宜。

  县尉一职,一般分为两种,一是管治安,一是管民户。这是最贴近老百姓的官员,非常锻炼人。

  一般偏远州县的县尉,也是科举及第之人第一任官。

  县尉干好了,可以直接当监察御史,然后殿中侍御史、侍御史。一路到员外、郎中。

  再升迁尚书侍郎、六部尚书,甚至由侍郎直接拜相。这是当时官员最为理想的一条升迁途径。

  讨论完人事,接着就是讨论武炎之提出的大修水库与河渠之事。

  只是一开始就遇到阻力。只见梁王武三思说道:“要说起来,涿郡王这个建议是好的,原本鄙人也应该支持。

  不过鄙人细想下来,发觉这里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并非如此简单。

  比如说吧,修建水库多半会淹没很多良田。这些人怎么办?如何安置是个大问题。还有,对他们的房子是否赔偿?如何赔偿?都还没有解决。

  当然,修建沟渠一事,鄙人是同意的,反正绝大多数土地都是国家的,对每户的人影响并不大。但是同样的问题也存在。

  还有一件事,就是这水库修好之后如何管理?要是不认真管理,那水库一旦垮塌,将对下游百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要是有如此危险,还不如不修水库呢。”

  武炎之解释道:“王叔说的也有道理,事实的确如此。以鄙人的意思,这移民搬迁是个大事情,要由州府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安排。

  那么如何安排呢?鄙人的意思,什么地方受益多,该地安排的人就多,反之就要少一些。

  原因很简单,有了水库之后,粮食的种植就有了保障,基本不用再担心干旱。那么受益之人,拿出些土地来,重新分配是很自然的事情。反正土地也是国家的,重新分配也可以做到。

  至于水库如何管理一事,某认真考虑过。水库可以让当地的大户养虾养鱼,这水库就交由他们管理。让其与县里签订责任状。

  同时,县里每个月要派人对水库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检查,做好记录备查。特别是夏季雨季来临之时,这水库里面的水要放干,合理控制水位,便于防洪。

  还有一条也很重要,无论是谁承包水库好,水库的基本职能是抗旱和防洪,这一点不能动摇。

  另外我要强调一点,这水库要修就要修牢固,小型水库的堤坝,要采用用石头加夯土砌筑。

  在洛水之上,我准备修建一座大型水库,堤坝采用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这座水库也修起来,几乎可以保证洛阳不用再担心洪水的袭击。

  当然修建这座大型水库,需要花些钱。我的想法,可以通过收取洛水之上过往船只的税收,来解决一部分资金。再发动官绅捐一部分资金,朝廷补助一部分……”

  讲完这些要点,武炎之又提到了安全性:“王叔说的极对,水库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我将与匠作监张公商量,让他们参与审查图纸。

  我对图纸进行把关,也就是每一个水库的图纸,我都要进行审核,并派人监督。

  每年雨季之前,由州府长官与各县令签订责任状,派员巡查。同时,一样对水库进行分级管理。

  对于有重大隐患,可能垮塌的水库,要挂黄牌管理……”

  武炎之唠叨了半天,这些人听得武炎之要亲自抓,倒是都放了心。对于武炎之提出的,给赵瑜和田瑞两位判官加监察御史衔的要求,自然也轻易通过。

  因为给判官加宪衔,同样是惯例,便以判官以钦差的身份办案。

  听罢武炎之的介绍,娄师德说道:“涿郡王的魄力,某不及万一。这如此多的水库与沟渠真的修建起来,相信不止河南地区,就是关中地区,或许也会变成一个大粮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