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该地确实遥远,要管制好的确不易。既然今天武则天又问起这治理姚州的方略,他便在一路之上仔细思考。

  “目前姚州的事务停顿,我担心当地的势力崛起,会慢慢对姚州构成威胁。吐蕃肯定在虎视眈眈,万万不可大意。炎之,你先说说下一步在姚州应如何开展工作?”武则天微笑着问道。

  只见武炎之胸有成竹的说道:“启禀陛下,微臣看来,治理姚州,可采用如下四步方略:

  首先,增加该地的驻军。反正现在也不缺钱,将3000人增加到一万二人。

  这些军队的部署可以分为两线,其中一线,以抵御吐蕃为主。要在盐源至会川一线的险要地段构筑城堡,每个城堡各驻扎一千至两千人。只要扼守险要,不轻易出击,吐蕃要突破天险,几乎不大可能。

  另外一部分驻军,以防范和安抚当地百姓为主。当地的百姓很多没有接受皇朝的教化,一些人不适应我们的管理制度,可能会造反。

  对这些人当然以安抚为主,如果态度强硬的,必须要杀一儆百,绝不可姑息迁就。”

  “你说得很好,请接着往下说。”武则天见他说得条理清楚,颇为满意。

  “好的,其二,在巩固姚州的基础上,应该继续南进,并展开两翼。所谓的两翼,一是在西部的西洱河的河东州建立都督府。

  为什么要在该地呢?因为该地地势平坦,人口众多,土地肥沃。该地建立都督府,驻军3000人,可将周边十几个羁縻州纳入统治范围。当然,在管制方法上,绝不可急于冒进,这个稍后再讲。

  东翼,可在滇池附近的昆州建立昆州都督府。据微臣的推官崔玉回来讲,那昆州附近一马平川,四季如春,可是个好地方。同样可在该地住扎3000人,对当地部落进行有效管控。逐步将羁縻州演化为直属州。

  第三,汉化。这个不用多讲,如今大部分的犯罪之人和贬谪的官员都是流放岭南。其实要说起来,姚州之地并不比岭南好多少。

  我们可以调整策略,将1/3的罪犯流放姚州,将他们的女眷一并流放。这样下来,每年也有一两万人。十年就是一二十万人。不仅如此,还可以有意识的移民,就是将驻军的家属全部迁移过去,给他们若干年的免税政策。

  如此一来,必定很多当兵的都愿意去,因为那里可是有无数的良田。还有,要在那里开办学校,推广教育。对于他们当地贵族的子弟,可以放宽任官的条件。

  可以比照岭南,实习‘姚选’,每隔一两年派监察御史,选择当地对汉文化比较深的人担任当地官员,此乃千秋之策。”

  武炎之滔滔不绝,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来。其实这些东西,也并不新鲜,华夏历朝历代都在做。只是在于皇帝和宰相敢不敢认真推行。

  实际上就是元明清时期,加大了对云南地区的移民,才有了后来对云南的有效的统治。如今的云南,肯定汉族人占大多数,这都是移民的功劳。

  “你再把第四步说说!”

  “遵旨。这第四步,与上面三步不同。这讲的是财政与民族政策。当地很多蛮夷部落,一时还不大适应我们中原的管理方式。

  微臣以为可以给他们一些时间,先期执行低税,争取用十年时间,逐步过渡到中原的5到6成水平。

  在岭南,也要逐步提高。同时要加大汉人官吏的比例,移风易俗。同时,据微臣所知,姚州地区铜矿资源非常丰富。

  可在该地建立几个大的铜矿场。以移民和当地民众开发铜矿,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只要有了钱,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什么事情都好做。他们可不管究竟是汉人统治,还是他们夷人统治。”

  武炎之一口气说完,听得武则天等人惊喜不已!武则天高兴地说道:“炎之说的在理。特别是这最后一句,也是我的座右铭。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吃饱饭穿暖衣。”

  第173章 修复上阳宫

  上章说道,武炎之把自己对姚州的治理的想法详细地说了出来。他当然知道,如果现在轻易地放松对姚州的管理,那么今后南诏国就会兴起,成为大周西南的心腹之患。会牵涉大周无数的精力去处置该事。

  另外两位宰相娄师德、杨再思宰相一听,都纷纷赞同该意见。杨再思道:“涿郡王所言极是,句句在理。若以涿郡王之意见,姚州一带不出20年,必定如蜀中一样,沃野千里。”

  娄师德不但从政治上,还从军事是上进行了分析:“是啊,陛下!若是按照涿君王的方案,再建立两个都督府,一统南中之地,给我大周之国力和威望必定升腾数倍。那吐蕃万万不敢南侵。

  再者,为了减轻陇右地区吐蕃的压力,我们还可以从剑南西山,姚州会川一带袭击吐蕃,以分散其注意力。

  这万万不可小视,一旦突袭成功,不但可以拓地数百里,还可以切断其后勤补给。

  还有,一旦姚州开发出来,完全可以以战养战,以民养兵。加大其驻军,打通姚州和岭南、安南的道路,将其连成一片。”

  武则天听罢三人的意见,颇为满意:“你们三人的意见,与我想的基本相同。守土与开疆是一个国君的职责,怎可轻易放弃老祖宗开拓的疆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