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他们如果攻不下城,则一定会袭击城外的农户并大肆杀戮和劫掠。所以,大河之河曲地区,实际上非常之重要!”

  他说罢,看到武炎之很是满意,于是顿了顿,喝了一口茶,然后又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道:“至于契丹,目前其实并不足虑,毕竟他们人少,就是壮丁,卑职估计也最多两三万而已。

  当然,河北幽燕之地,有广阔的牧场,土地肥沃。如果任由其做坐大,必定成为大周的心腹之之患。这次如果能够将其打败,卑职倒是建议,将其族人全部内迁。

  说道如何打败他们,卑职以为,就让曹将军等人在正面迎击,武总管可以出飞狐陉或者军都陉,袭击契丹的后方,将其士卒家人捕获。然后再传牒叛逆,分化瓦解之!如此必定获得全功。

  当然,行动一定要隐蔽!不仅还要防止突厥通风报信,还要防止突厥偷袭。当然,只要打败突厥,一切都不是问题的。”

  “好!想不到杨兄居然对于战局的把握如此透彻,此次出征,必定能够获得全功。晚上我等与司属寺李公等一聚,一醉方休。”武炎之大喜道。

  ……

  六日后,洛阳城西。

  阳光灼热。

  一千二百名骑兵整齐列队,等候武炎之等人检阅。这些人来自二十几个折冲府,每个军府由一名折冲府果毅都尉或者是一名别将统领。

  武炎之细看,这些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要求挑选的轻骑兵,也就是士兵都穿着明光铠,不过马匹并没有披甲。

  唐代的府兵制度下的骑兵,这战马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给当兵之人二十五贯钱的补贴,让其士兵自己买马养马;另外一种是国家有牧马监,专门饲养和训练战马。

  实际操作中,两种兼而有之。因为骑兵作战时,是要带马出征的。那马也可以驮粮食、兵器、杂物等等。

  像武炎之的这四千骑兵,其实真正作战的骑兵也就三千人,其余的约一千人,是负责后勤工作的,比如养马、运输物资等。

  当然,如果三千精骑兵,发挥威力,可以打败十万兵。在冷兵器时代,气势很重要,阵形很重要。

  两军对垒之时,如果一方退却,那必定瞬间土崩瓦解,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此理。

  武炎之的两位副手,一名左威卫中郎将名叫李全义,三十九岁,是高句丽人;另外一名右领军卫员外右郎将名叫张尚,四十二岁。

  三人检阅完军队,武炎之照例讲了些立功受奖和必须遵守军纪之类的套话。

  完毕后,武炎之道:“李将军,这次行军事宜,就由你全权负责。明日启程,到达长安后,你与张将军,再对这些士兵进行一个骑射考核。

  挑出一千名骑射较好之人,作为先锋营,让玉校尉、杨参谋统领。其余的骑兵组成后队,李将军负责中军;张将军负责后勤、粮草等事宜!

  军纪由我俩负责,一律要严加管束,对于触犯军纪者,绝不轻饶!请李将军再督促所有士兵学唱军歌!”

  “遵命!”

  随后,武炎之又与这些士兵一起就餐。那些士兵到是非常感动,特别是听到武炎之讲:“从今往后,我会轮流到各伙,与你们一同就餐”时,大多数士兵激动得热泪盈眶!

  古代等级森严,像武炎之这样的三品羽林将军、郡公,能与士兵同甘共苦,还是很罕见的!

  ………………………………分割线…………………………..

  唐代在府兵制下,军队的基本组织为:

  1、火,10人;有火长一人;(古代指的是十个人一个灶,一起吃饭,领头的当然就是火长)

  2、队,50人;主官为队正,正九品下;队副,从九品下;

  3、旅,100人;主官为旅帅,从八品上;

  4、团,200人(也有说300,应该是错误的);主官为校尉,从七品下。

  再往上,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师”、“旅”一级:(1)在十六卫,由中郎将、郎将统领;(2)在折冲府,则是折冲都尉、果毅都尉;(3)在行军打仗时,就分为军、厢;厢高于军;

  到了开元时期,后来设立大量常备的边兵、节度使,府兵制破坏以后,旅、团就不存在了,队、伙还保留。代之以副将等职务,也是为了提高军官的待遇。

  第104章 延州炼油1

  出发前,武炎之又报请皇帝同意,招募了六名巡官,让他们到各地区督导开采和冶炼铜铁之事。

  武则天看到去年已经增加了好几十万斤铜、锌,还有一百多万斤铁,自然欣喜。她倒是还觉得六名巡官少了,自然轻易就同意了武炎之的请求。

  铜铁使的日常业务,当然还是交给孙恒负责另外,他已经将崔玉升为推官;这推官比巡官倒是要高一级。

  第三日,城北徽安门外五里,旌旗招展,鼓声震天!

  今天是武炎之正式出发的日子。武则天亲自命令同平章事杨再思到西门外给武炎之送行。

  前文已经讲过,这个杨再思一直是围绕在当权者周围转悠的人,是个见风使舵之辈!他看着一身戎装的武炎之,谄媚笑道:

  “武郎此去,必定荡平贼寇!回来之时,必定封王!到时候,鄙人还要来给武郎接风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