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全书完)
(作者注:本书中所引《可兰经》之经义、经文,均系根据中文译本或阿拉伯文原文及英国企鹅版英文译文对照本——The Koran,Translated by N.J.Dawood。皆有可靠根据。)
注:
一、据记载:陈世倌之妻姓徐名灿,字湘苹,世家之女,能诗词,才华敏赡,并非如本书中所云为贫家出身。笔记中云:“京城元夜,妇女连袿而出,踏月天街,必至正阳门下摸钉乃回。旧俗传为‘走百病’。海宁陈相国夫人有词以纪其事。词云:‘华灯看罢移香屧。正御陌,游尘绝。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丹楼云淡,金门霜冷,纤手摩挲怯。三桥婉转凌波蹑。敛翠黛,低回说。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星桥云烂,火城日近,踏遍天街月。’”
二、乾隆向陈家洛立誓,若生异心,死后陵墓给人发掘。乾隆死后,所葬陵墓称为“裕陵”。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月,军阀孙殿英部以火药爆开乾隆及慈禧太后陵墓,搜获大批宝物而去,乾隆遗体全遭损毁。后溥仪派“内务府总管大臣”宝熙、“侍郎”陈毅等去办理善后。宝熙有《于役东陵日记》,七月十六日记云:“幸将高宗元首及后妃颅骨,全行觅得,其四体百骸,则十不存五。”陈毅所作《东陵纪事诗》有句云:“帝共后妃六,躯惟完其一,伤哉十全主,遗骸不免析”,其注云:“……确为男体,即高宗也……下颔已碎为二,检验吏审而合之。上下齿本共三十六,体干高伟,骨皆紫黑色,股及脊犹粘有皮肉……腰肋不甚全,又缺左胫,其余手指足趾诸零骸,竟无以觅。高宗……自称‘十全老人’,乃宾天百三十年,竟婴此奇惨……”香港高伯雨先生辑有《乾隆慈禧坟墓被盗纪实》一书。
三、《清宫词》中,有两首与本书故事有关,摘录于下:
巨族盐官高渤海,异闻百载每传疑。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原注:海宁陈氏有安澜园,高宗南巡时,驻跸园中,流连最久。乾隆中尝议复古衣冠制,不果行。)(按:海宁旧名盐官,海宁陈氏原姓高,郡望为渤海。)
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原注:福康安,孝贤皇后之胞侄,傅恒之子也,以功封忠锐嘉勇贝子,赠郡王衔,二百余年所仅见。满洲语谓后族为“丹阐”。)(按:福康安死后谥文襄。)
四、赵翼记乾隆喜作诗及用僻典云:“……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皆用朱笔作草,令内监持出,付军机大臣之有文学者,用折纸楷书之,谓之‘诗片’。遇有引用故事,而御笔令注之者,则诸大臣归,遍翻书籍,或数日始得,有终不得者,上亦弗怪也。余扈从木兰时,读御制‘雨猎’诗,有‘着制’二字,不知所出,后始悟《左传·齐陈成子帅师救郑》篇:‘衣制杖戈’,注云:制,雨衣也。又用兵时谕旨,有朱笔增出‘埋根首进’四字,亦不解所谓,后偶阅《后汉书·马融传》中始得之,谓‘决计进兵’也。圣学渊博如此,岂文学诸臣所能仰副万一哉……御制诗每岁成一本,高寸许。”乾隆从古书中随手翻到一个生僻典故,用在诗中,文学侍从之臣自然难解所谓;而纵明出处,也必佯作不知,或假装回家查书数日,斯知圣学渊博如此。大概乾隆一意要得香香公主,因此下旨:“埋根首进”。(金庸按:“埋根首进”之原意似非如赵翼之解为“决计进兵”。《后汉书·马融传》:“臣愿请……关东兵五千,……尽力率厉,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后汉书注》:“埋根,首不退。”“埋根”为“深植其根于地”,意为决不退后一步,“首进”为树枝树干则向前推进,意为“有进无退”。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臣请皇上派关东兵五千名,由臣率领,竭尽全力,奋勇进攻,有进无退,身先将士,三十天之内,必可破敌。”)
五、关于陈家洛、无尘道人、赵半山、福康安等人事迹,拙作《飞狐外传》中续有叙述。
后记
《书剑恩仇录》是我所写的第一部小说。从一九五五年到现在,整整二十多年了。
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香妃美得多了。
海宁在清朝时属杭州府,是个海滨小县,只以海潮出名。宋代有女词人朱淑真。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陈家洛身上,或许也有一点这几个人的影子。但海宁不大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学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大会动武。历史上海宁出名的武人,是唐时与张巡共守睢阳的许远。
历史学家孟森作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香妃为皇太后害死的传说也是假的。他主要的理由是“与正史不合”。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再者,对皇室不利的任何传说,决计不会写入“正史”。
乾隆修建海宁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这件事有厚惠于民。我在书中将他写得过分不堪,有时觉得有些抱歉。他的诗作得不好,本来也没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时候在海宁、杭州,到处见到他御制诗的石刻,实在很有反感,现在在博物院中参阅名画,仍然到处见到他的题字,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伸。
(作者注:本书中所引《可兰经》之经义、经文,均系根据中文译本或阿拉伯文原文及英国企鹅版英文译文对照本——The Koran,Translated by N.J.Dawood。皆有可靠根据。)
注:
一、据记载:陈世倌之妻姓徐名灿,字湘苹,世家之女,能诗词,才华敏赡,并非如本书中所云为贫家出身。笔记中云:“京城元夜,妇女连袿而出,踏月天街,必至正阳门下摸钉乃回。旧俗传为‘走百病’。海宁陈相国夫人有词以纪其事。词云:‘华灯看罢移香屧。正御陌,游尘绝。素裳粉袂玉为容,人月都无分别。丹楼云淡,金门霜冷,纤手摩挲怯。三桥婉转凌波蹑。敛翠黛,低回说。年年长向凤城游,曾望蕊珠宫阙。星桥云烂,火城日近,踏遍天街月。’”
二、乾隆向陈家洛立誓,若生异心,死后陵墓给人发掘。乾隆死后,所葬陵墓称为“裕陵”。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月,军阀孙殿英部以火药爆开乾隆及慈禧太后陵墓,搜获大批宝物而去,乾隆遗体全遭损毁。后溥仪派“内务府总管大臣”宝熙、“侍郎”陈毅等去办理善后。宝熙有《于役东陵日记》,七月十六日记云:“幸将高宗元首及后妃颅骨,全行觅得,其四体百骸,则十不存五。”陈毅所作《东陵纪事诗》有句云:“帝共后妃六,躯惟完其一,伤哉十全主,遗骸不免析”,其注云:“……确为男体,即高宗也……下颔已碎为二,检验吏审而合之。上下齿本共三十六,体干高伟,骨皆紫黑色,股及脊犹粘有皮肉……腰肋不甚全,又缺左胫,其余手指足趾诸零骸,竟无以觅。高宗……自称‘十全老人’,乃宾天百三十年,竟婴此奇惨……”香港高伯雨先生辑有《乾隆慈禧坟墓被盗纪实》一书。
三、《清宫词》中,有两首与本书故事有关,摘录于下:
巨族盐官高渤海,异闻百载每传疑。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原注:海宁陈氏有安澜园,高宗南巡时,驻跸园中,流连最久。乾隆中尝议复古衣冠制,不果行。)(按:海宁旧名盐官,海宁陈氏原姓高,郡望为渤海。)
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原注:福康安,孝贤皇后之胞侄,傅恒之子也,以功封忠锐嘉勇贝子,赠郡王衔,二百余年所仅见。满洲语谓后族为“丹阐”。)(按:福康安死后谥文襄。)
四、赵翼记乾隆喜作诗及用僻典云:“……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皆用朱笔作草,令内监持出,付军机大臣之有文学者,用折纸楷书之,谓之‘诗片’。遇有引用故事,而御笔令注之者,则诸大臣归,遍翻书籍,或数日始得,有终不得者,上亦弗怪也。余扈从木兰时,读御制‘雨猎’诗,有‘着制’二字,不知所出,后始悟《左传·齐陈成子帅师救郑》篇:‘衣制杖戈’,注云:制,雨衣也。又用兵时谕旨,有朱笔增出‘埋根首进’四字,亦不解所谓,后偶阅《后汉书·马融传》中始得之,谓‘决计进兵’也。圣学渊博如此,岂文学诸臣所能仰副万一哉……御制诗每岁成一本,高寸许。”乾隆从古书中随手翻到一个生僻典故,用在诗中,文学侍从之臣自然难解所谓;而纵明出处,也必佯作不知,或假装回家查书数日,斯知圣学渊博如此。大概乾隆一意要得香香公主,因此下旨:“埋根首进”。(金庸按:“埋根首进”之原意似非如赵翼之解为“决计进兵”。《后汉书·马融传》:“臣愿请……关东兵五千,……尽力率厉,埋根行首,以先吏士,三旬之中,必克破之。”《后汉书注》:“埋根,首不退。”“埋根”为“深植其根于地”,意为决不退后一步,“首进”为树枝树干则向前推进,意为“有进无退”。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臣请皇上派关东兵五千名,由臣率领,竭尽全力,奋勇进攻,有进无退,身先将士,三十天之内,必可破敌。”)
五、关于陈家洛、无尘道人、赵半山、福康安等人事迹,拙作《飞狐外传》中续有叙述。
后记
《书剑恩仇录》是我所写的第一部小说。从一九五五年到现在,整整二十多年了。
我是浙江海宁人。乾隆皇帝的传说,从小就在故乡听到了的。小时候做童子军,曾在海宁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边露营,半夜里瞧着滚滚怒潮汹涌而来。因此第一部小说写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自然的。但陈家洛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传说中或历史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香妃美得多了。
海宁在清朝时属杭州府,是个海滨小县,只以海潮出名。宋代有女词人朱淑真。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等,他们的性格中都有一些忧郁色调和悲剧意味,也都带着几分不合时宜的执拗。陈家洛身上,或许也有一点这几个人的影子。但海宁不大出武人,即使是军事学家蒋百里,也只会讲武,不大会动武。历史上海宁出名的武人,是唐时与张巡共守睢阳的许远。
历史学家孟森作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香妃为皇太后害死的传说也是假的。他主要的理由是“与正史不合”。历史学家当然不喜欢传说,但写小说的人喜欢。再者,对皇室不利的任何传说,决计不会写入“正史”。
乾隆修建海宁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这件事有厚惠于民。我在书中将他写得过分不堪,有时觉得有些抱歉。他的诗作得不好,本来也没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时候在海宁、杭州,到处见到他御制诗的石刻,实在很有反感,现在在博物院中参阅名画,仍然到处见到他的题字,不讽刺他一番,闷气难伸。